
上册说到,群雄大破铜旗阵后,赶往扬州,参加武科场大会。众反王和各路豪杰齐聚扬州,不巧的是正逢天降大雨,水深三尺。当下,监军官宇文化及出城迎接,将众反王和来参加武状元考试的英雄们引到校场安歇。
次日天空放晴,众反王与群雄都来到演武厅,三声炮响过后,杨林升堂,吩咐将武状元盔甲袍带摆在厅上,传令各方英雄,比武夺魁开始。
早有定阳王刘武周的先锋大将甄翟儿,提斧纵马出场大叫道:“待俺先来夺取这状元,不知谁敢与俺比试武艺!”
东镇王王世充的元帅段达,忍不住持戟出马喝道:“让我来和你比试比试!”言罢,两人战在一处,斗不数合,段达力怯,一不留神被甄翟儿挥斧砍为两段。
随后,知世王王溥手下大将彭虎、净秦王徐元朗的元帅暴天虎等将先后出马交战,都因为不敌甄翟儿而被杀。
瓦岗寨虎将王伯当手持银枪白马出阵,他与甄翟儿大战二十回合未分胜败。于是他拨转马头,佯装败走,甄翟儿催马紧追过来,伯当取出弓箭射去,正中甄翟儿的咽喉,翻身落马而死。
突厥王手下大将铁木金,早已按耐不住,手持一根镔铁棍,纵马出阵来战王伯当。两下交锋,战不到七八回合,王伯当气力不足,渐渐有些抵挡不住,只得败回本阵。
伍云召策马持枪出阵,大叫道:“待我来取这状元袍!”说罢就和铁木金战在一处。战至第五回合,伍云召挺枪刺来,铁木金举棒相迎,没料到伍云召转换枪式,一枪把他挑落马下。
高丽国大将左雄见铁木金败死,手执板斧,催坐下马“无尾驹”出阵大叫道:“留下状元,我来也!”直奔伍云召杀去。
伍云召与左雄激战在一起,二人来往战至三合,左雄假装怯阵,拨转马头就走,伍云召不知是计,随后紧紧追去。
左雄见伍云召追近,就在“无尾驹”屁股上连拍两下,那马屁股内一声响,将紧夹在腹下的长尾撒出,正打在伍云召的马头上,那马受惊将伍云召掀翻马下,左雄回身一斧砍死了伍云召。
瓦岗元帅秦叔宝见左雄使出如此下三滥的手法十分气愤,催坐下良驹“呼雷豹”出阵来战左雄,两人大战数合,不分胜败,左雄故伎重演,再次回马佯装败走,叔宝在后紧紧追来。
看看叔宝追近,左雄又连拍两下“无尾驹”屁股,“无尾驹”又撒出隐藏的尾巴,叔宝看情势不好,急忙把身子向后一侧,“无尾驹”的长尾正扫在“呼雷豹”的头部。
哪知“呼雷豹”是一匹宝马,它负痛一声嘶,其声鸣如飓风狂飙呼啸一般,“无尾驹”被吓的匍匐在地,叔宝挺身,手起枪落刺死了左雄。
楚国大将金德明,持大刀出阵来战叔宝,战至三合,金德明料难取胜,就暗暗取出铜锤,偷偷向叔宝砸去,叔宝未曾提防,伤及左手,只得回马就走。
瓦岗阵中罗成早就跃跃欲试,他见叔宝败下,挺枪出马迎战金德明,战不到两合,罗成一枪刺中金德明咽喉,死于马下。
那罗成乃是隋朝第七条好汉,枪法精湛,武艺高强,场中无人是他的对手,其他反王的四十二将纷纷出马,都被他杀败,剩余的都不敢再上前了。
罗成已无敌手,遂夺得状元。杨林一面令众举子齐集校场中心,一面命中军给罗成奉上状元盔甲袍带,又暗中传令引爆炸药。
只听演武厅后三声炮响,是点燃炸药的信号,只是校场内埋藏的炸药引信因被水浸湿,未能引爆。众王和群雄,闻听三声炮响,情知有变,大家一齐飞身上马,冲出校场。
当大家奔出校场不远,忽地一彪人马拦住去路,为首一员女将,正是靖旋飞公主。罗成一见飞马上前道:“公主别来无恙,为何挡住我们的去路!难道你也助纣为虐帮助杨林吗?”
公主道:“我不过奉命虚与应付而已,公子等快出城,若千斤闸放下,就很难再出城了,咱们后会有期!”说完,就吩咐手下让道,放罗成和众王、豪杰过去。
众人急忙奔至甘泉门,但见千斤闸正在轰隆隆放下。此时雄阔海恰好赶到城门口,他急忙用双手托住千斤闸,大叫道:“众位王爷,里面有变故吗?”众王异口同声答道:“正是!”
雄阔海答道:“既然如此,趁我托住千斤闸,你等速速出城。”十八家反王和众英雄豪杰,遂一齐奔出城来。
谁知雄阔海因连日赶路,肚内饥肠辘辘,身子困乏,众王爷和英雄豪杰刚出城门,他不觉头一晕,手一软,被千斤闸压死在城门下。
众反王与英雄豪杰出了城夺路而行,才奔到龙鳞山,猛听得一声炮响,伏兵齐出。原来,杨林见几计俱不成功,便领着太保殷岳等,抄近路来此埋伏,准备拦截众反王和英雄豪杰。
杨林当先出阵,手提囚龙棒奔过来。这边罗成出阵,挺枪迎战,两下交手战至五合,罗成回马就走,杨林拍马紧紧追赶。
眼看杨林将要追上,罗成反身一枪正刺中杨林的咽喉,杨林死于马下。叔宝远远看见,不禁大声为罗成叫好:“兄弟,好一个回马枪!”
太保殷岳一见杨林被杀,不禁大怒,拍马舞狼牙棒杀来,叔宝出阵接战,换下罗成。二人大战十余回合,不分胜负。正斗间,叔宝拨马就走,殷岳哪里肯舍,随后追来。
即将迫近,叔宝抽出金锏,突然扭身一锏,朝殷岳打来,殷岳不曾提防,被打的脑浆迸裂死于马下。罗成看见也大声喝彩道:“哥哥,好一个杀手铜!”二人相视而笑,与反王将伏兵杀退,各自回归本国去了。
炀帝见阴谋未能得逞,杨林又死于非命,此时天下大乱,中原不保,情知朝不保夕,索性也不回中原,就在扬州日夜与嫔妃寻欢作乐,根本不理朝政。
太师宇文化及见时机已到,便和儿子宇文成都领兵入宫,缢死炀帝,杀尽皇室宗亲,隋朝灭亡。没过多久,宇文化及登基,自立为皇帝,国号大许。
炀帝缢死的消息传到长安,恭帝杨侑遂禅位于李渊。公元六一八年,李渊头戴冠冕,身披黄袍,在百官簇拥下升殿即帝位,国号大唐,李渊成为高祖皇帝。
李渊登基后封世子建成为殷王,立为太子领东宫。次子世民为秦王,三子元吉为齐王,四子元霸为赵王。文武百官,各有封赏。
再说西魏王李密,得知宇文化及弑君称帝,不禁大怒。发下数十道矫旨,遍约各家反王,兴兵讨伐宇文化及。
李渊也得到李密的矫旨,即派李元霸领兵前去讨伐宇文化及,伺机夺取传国玉玺。李元霸得令,率领着三万铁骑,星夜往潼关而来。
宇文化及得到战报,派宇文成都领兵十万,前往潼关拒敌。宇文成都兵到潼关,在紫金山安下营寨。
唐军很快来到,李元霸一马当先杀入,横冲直撞,杀得许国兵将丢盔卸甲,狼狈逃窜。宇文成都见元霸如此勇猛,只得硬着头皮,举凤翅鎏金铛与李元霸杀在一起。
二人厮杀了几个回合,元霸力大锤猛,成都只能疲于应付。眼看元霸双锤又砸下来,宇文成都躲闪不及,只得以鎏金铛往上架,只听“当啷”一声,鎏金铛被大锤震飞。
元霸弃锤,乘势一把抓住宇文成都,将他提过马来,向空中一抛,随后用双手接住,将他两腿一撕,劈为两半。其余兵将见主帅已死,都四散奔逃。

再说众反王得到李密矫旨,汇聚一起,公推瓦岗程咬金为十八路反王元帅,合兵十万,浩浩荡荡杀奔江都而来。
宇文化及闻知十八路反王合兵杀来,惊恐万状,他留下兄弟宇文士及领兵守扬州,自己则带着肖后、宫娥、珠宝和一部分兵将,连夜逃奔,入淮而去。
众反王来到扬州城下,宇文士及看大势不好只得开城投降。程咬金下令众将不分昼夜,追赶宇文化及。
经过多日的追赶,这日黄昏时候,众将终于追上宇文化及,经过一番激战,杀得宇文化及抛下家小和金银珠宝,落荒而逃。传国玉玺为西魏王李密所得。
宇文化及拼命奔逃,不料,前面灯火照耀通明,当先一将把他拦住,正是李元霸。宇文化及一见,吓得魂飞魄散,转身拨马就跑。
宇文化及没逃多远,又遇到夏明王窦建德领兵来到,宇文化及措手不及,被窦建德拦腰一刀斩于马下。
众反王正在追赶宇文化及,突见李元霸从山后抄出,堵住山口大叫道:“何人得到传国玉玺,快快献出来,否则休想过去!”
程咬金大怒道:“我们十八路反王战将众多,你一个黄毛小厮,竟敢口出狂言。”于是,他命令众将一起杀过去。
李元霸大吼一声,挥锤冲入阵中,犹如虎入羊群,锤落处,只见兵将纷纷落马,马到处,个个身亡,可怜这十八路反王的人马,竟遭此劫难。
西魏王李密无奈只得交出传国玉玺,求李元霸放他们回国。元霸还不依不饶地说道:“尔等回国,必须立刻写下降表献上长安,否则定要讨伐,绝不饶过!”
众反王只得忍气吞声,答应回去一定写好降表呈递到长安。元霸取了传国玉玺,这才率兵奔潼关回长安去了。
程咬金指着远去的李元霸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小畜生,愿你此去遭雷劈,那时俺再杀上长安,叫你老子认得俺的斧头!”众王只得各自领着残兵败将,灰溜溜回归本国去了。
却说山西朔州善阳县有一布衣,复姓尉迟名恭,字敬德。身长一丈,腰大十围,面如锅底。他少年时得异人传授,善使两条竹节钢鞭,有万夫不当之勇。
敬德虽以打铁为生,但胸怀大志,眼见朝廷无道,天下群雄并起,遂托咐妻舅照看家小,自己准备投奔朔州刘武周部为伍,以图建功立业。
当他行到乌龙山时,发现在皎洁的月光下,树林中有一黑兽,毛色乌亮,再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匹黑马。敬德乘其不备,飞身骑上,那马虽然嘶鸣腾跳,但终被敬德降服。
敬德得了乌龙神驹,满心欢喜,精气神大增,乘着乌龙驹,直奔山后的刘武周大营。
天光大亮,敬德来到刘武周大营,他递上投军状。元帅宋金刚接见尉迟恭,见他长得如烟熏的太岁、火燎的金刚一般,十分威武,不禁生出爱惜之心。于是命令他演习武艺。
尉迟恭演习了一番武艺,宋金刚见他武艺娴熟,功夫了得,认为是难得将才,随即就将他引见给定阳王刘武周。
刘武周询问敬德行军布阵之事,尉迟恭对答如流。又令其当殿演练钢鞭,敬德当场舞动钢鞭,嗖嗖作响,看得刘武周和宋金刚眼花缭乱, 心中赞赏不已。
刘武周大喜,当即赏赐给敬德盔甲袍带,加封他为前部先锋。令宋金刚为大元帅,兵发雁门关,抢夺大唐的边关。
尉迟恭作为先锋率兵杀至雁门关。守关唐将张永寿出关迎战,两人战至不到三合,尉迟恭一矛刺死张永寿。随后,宋金刚指挥大队人马抢占了雁门关。
尉迟恭又带兵杀向柏壁关。守关将领江荣率军出关迎战敬德,两人战不到五回合,江荣被尉迟恭一鞭打下马去,生擒活捉,刘武周军又攻占了柏壁关。
尉迟恭得胜回来,押着江荣来见定阳王刘武周,刘武周大喜过望,令主薄范君章为尉迟恭记大功头等。
随后,江荣投降了定阳王刘武周,并当场写了一封劝降书给镇守宁武关的胞弟江华,派心腹之人送去。
宁武关守将江华接到胞兄江荣的书信,情知刘武周势大,料不能敌。于是,率本部献出宁武关,并亲自迎接定阳王刘武周入城。
定阳王刘武周率众进驻宁武关后,降旨令江华仍镇守宁武关,江荣仍回到柏壁关镇守,派部将张万年前往雁门关镇守,宋金刚总镇三关。
没过几日,刘武周又命尉迟恭率领一万铁骑,去夺取浑源、沁水、云魔等八寨,自己亲率大队人马督队在后接应。
唐王第三子齐王李元吉,奉命总镇雁门、柏壁、宁武三关和浑源、沁水、云魔等八寨。他上任后不司练兵排阵,专事声乐酒色。这一日,他正在饮酒作乐,忽闻紧急战报。
报子报道: “报齐王千岁,大事不好,定阳王犯我边界,先锋官尉迟恭十分骁勇,已经连克三关,现已发兵来攻打八寨,请千岁定夺!”
齐王李元吉一听战报,不禁大惊失色,但是事已至此,他只得整顿军马,硬着头皮率领八寨诸将开城门迎战。
两军对阵,尉迟恭当先出阵,挺长矛朝李元吉冲去。八寨总管于筠等人率众将一拥而上,将尉迟恭团团围住厮杀。
尉迟恭毫无惧色,他东挡西杀,如虎入羊群一般,奋起神威矛,力挑八寨总管于筠,鞭打大将独孤怀。八寨兵马一时大乱,四散溃逃。
尉迟恭乘势挥兵掩杀,又活捉了永安王刘基。齐王李元吉一看大势不好,率领着残兵败将,向长安方向逃去。一夜之间,尉迟恭连续夺取八寨。
齐王败回长安,跪伏殿前,向高祖李渊陈述定阳王兵马来势凶猛,尉迟恭日抢三关,夜夺八寨,杀死大将数十员,无人能敌,请旨定夺。还呈上了尉迟恭的画像。
高祖见尉迟恭画像威猛,犹如黑煞神下界一般,忙问众文武有何良策。徐茂公出班奏道:“必须秦王前去方能收服此人。”高祖准奏,即刻令秦王领兵前往征讨。
秦王遂率领五营兵马,来到柏壁关外扎营。世民问茂公破敌良策。茂公道:“自古都是寡不敌众,千岁明日可令众将轮番上阵与之交战,尉迟恭纵然勇猛,也难敌我众将!
翌日,两军对阵,茂公命前营金刀无敌段志雄和画戟王史乃宝等七员战将轮番挑战尉迟恭。尉迟恭披挂整齐,大吼一声,飞马出战。
尉迟恭神勇异常,犹如黑煞神下界,一人连续力战七将,毫无惧色,不大一会功夫,就矛挑鞭打,杀得七员大将非死即伤,纷纷败退回阵。
唐军再次派出左营长枪独霸齐国远、双剑无敌李如珪等七员战将,连续上阵和尉迟恭厮杀。尉迟恭面不改色,仍然奋力厮杀。眼看左营七将也是堪堪不敌。

秦王回到大帐中闷闷不乐道:“孤三十六员上将都奈何不了他,这可如何是好?”茂公道:“依臣看,若能请到秦叔宝来,此人必可降服。”秦王大喜道:“孤早就耳闻秦琼是盖世英雄,就请军师为孤求之。”
又从唐军阵中杀出双刀李玄通、常胜将殷开山等继续接战,尉迟恭却是越战越勇,虽然唐营派出多员战将轮番上阵厮杀,却占不到半点便宜。徐茂公只得吩咐鸣锣收兵。
茂公说道: “自从西魏王李密败后,秦叔宝、程咬金和单雄信等人就投到洛阳王世充麾下,须设计才能求得!”秦王听了茂公的计策后,不禁大喜道: “那就有劳军师辛苦一遭,办成此事!”
于是,徐茂公扮作游方道士,带着尉迟恭的画像,往洛阳而来。来到城门口,守城军士盘查甚严,不许他进城。
徐茂公见进不了城,便在城门口处唱起道情,引得过往的民众纷纷驻足听他歌唱。
正在此时,恰逢程咬金骑马出城,他对着围观的民众乱叫乱嚷,吓得民众四散奔逃,乱挤乱拥,现场一片大乱,茂公趁机混进城去。
茂公进得城来,打听到叔宝住在三贤馆,便径直找上门来。叔宝一看是茂公,大喜过望,当下两人见过礼,他急忙把茂公让进馆舍。
茂公问及叔宝近况,叔宝不禁叹口气道:“自投奔王世充处,谁知他心地狭小,猜忌疑心,并不信任!”茂公道:“秦兄何不择贤主而事之?”叔宝却说要与单雄信和程咬金两位商议。
正说话间,单雄信和程咬金正好走进来。咬金一见茂公不禁笑道:“兄长如何这等打扮,莫非在唐营不如意?”茂公就把秦王如何仰慕人才以及命自己前来聘请叔宝、咬金、雄信前往唐营建功立业的事说了一遍。
叔宝点点头道:“不知二位兄长意下如何?”单雄信明确表示不去。咬金接过尉迟恭画像,笑道:“尉迟恭原来是灶王爷托生的呀!秦兄若去,俺就随去,也让这黑炭团尝尝俺老程斧头的厉害!”
茂公道:“秦、程二位仁兄都去,岂能独留单兄在此!”雄信顿足道:“茂公兄,难道你忘了家兄在楂树岗被李渊那厮射死之事吗?俺岂能在仇人殿下称臣。”
叔宝道:“兄既然不去,弟岂能忍心与咬金离你而去。”雄信说道:“秦兄此言差矣,弟亦知秦王是明主,奈何大丈夫岂能事仇为主,兄等莫虑及小弟,当以图大业为重。”
翌日清晨,单雄信等人谎称去郊外狩猎,骗过王世充城门的守将,雄信送叔宝三人至郊外,茂公、叔宝、咬金与雄信洒泪相别。欲知后事,请看下册《征讨定四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