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规范格式,以及更多中高考语文复习资料,请移步「链接」
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古诗文(35分)
(一)默写与运用(13分)
1、念天地之悠悠, 。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 , 西北望, 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3、 , 不舍昼夜。 (《 <论语> 十二章》) 论语>
4、东东随家人参加农家乐活动,农家款待客人的盛情让他想到陆游《游山西村》中“ , ”的句子, 倍感欢悦。
(二)阅读下面选文,完成第5-8题(22分)
【甲】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乙】爱莲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 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丙】
所南字忆翁,初名某,宋亡乃改名思肖,即思赵①。画兰不画土,人询之,则曰:“地为番人夺去,汝不知耶? ”疾时属其友唐东屿④曰:“思肖死矣,烦公书一位牌曰: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语讫而绝。
贵要者求其兰,尤靳③不与。庸人孺子颇契④其意者,则反与之。邑宰求之不得,知其有田, 因胁以赋役取。先生怒曰:“头可断, 兰不可画!”
思肖尝有诗《寒菊》云:“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未穷。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
【注释】①郑思肖:字忆翁,号所南,南宋末诗人、画家。古人评述:“乃在野之文天祥。”②唐东屿:郑思肖的朋友。③靳:吝惜。④契:符合。
5、根据汉字形旁推断词义。 (4分)
【乙】文中“濯清涟而不妖”中,“濯”的偏旁为“氵”,可推断其义与 相关,意思为 。
【丙】文中“语论而绝”中,“绝”的偏旁为“纟”,可推断其本义与( )
(A.丝线 B.颜色)相关,文中可引申为“断,断绝”。下列句中“绝”的意思与之相同的选项是( )。
A.佛印绝类弥勒 B.伯牙破琴绝弦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 奇山异水, 天下独绝
6、结合选文【乙】和【丙】,完成下列表格。 (10分)

7、结合选文【甲】和【丙】,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3分)
A. 两人身份地位不同, 一个“处江湖之远”, 一个“居庙堂之高”。
B.从【甲】 【丙】中可以读出两人都有对国家忠贞不渝的高尚品格。
C. 【丙】文中“大宋不忠不孝郑思肖”表明他认为自己背叛了国家。
D. 【甲】 【丙】两文表明了两人都处于风雨飘摇、社会动荡的时代。
8、寄情于物,以物品人,古今皆然。 【乙】文作者爱莲, 【丙】文郑思肖爱兰,东东同学想送一幅书法作品给【甲】诗作者文天祥,你建议他送哪幅作品? 请说明理由。 (5分)

二、现代文(35分)
(一) 阅读下文, 完成第9-12题(16分)
人类嗅觉与AI嗅觉技术
①嗅觉作为人类最古老的感官之一,承载着复杂的生物机制。
②大脑感知气味的过程就像一场“邂逅”。
③鼻腔内的嗅觉上皮聚集着约400种嗅觉受体细胞,当气味分子进入鼻腔并与特定受体结合时,电信号通过嗅觉神经直达大脑的一个特定区域————嗅球。嗅球传递至海马体、杏仁核等区域,将分子信息转化为带有情感与记忆的气味体验。这种由分子结构到语义表征,如“咖啡香”“玫瑰味”的转化过程,如此神奇, 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乐趣。
④AI“闻到”气味,就像是一场根据分子结构进行的“猜谜游戏”。
⑤AI 嗅觉技术的核心在于建立分子结构与气味属性的关联。AI依赖于一个庞大且被精细整理过的图神经网络模型GNN数据库。要预测某种物质所带来的气味,先辨析分子的组成和结构,通过收集已知分子的结构特征与对应气味数据进行匹配。除了基本的结构匹配,AI还会综合考虑其他化学性质,从而全面预测新分子的气味特性。
⑥分子结构输入到模型中后,GNN会优化不同化学结构在特定气味中的权重,最后通过预测层对分子的气味进行判断,输出对应的气味描述词。例如,当输入一个未知分子时,系统会匹配结构相似的已知分子,结合化学性质权重分析,输出“果香”“焦糊味”等描述词。这个过程不仅快速,还极为精确。实验显示,AI在53%的化学分子识别和55%的气味描述准确率上已超越气味专家。
⑦人类嗅觉的优势在于生物神经系统的灵活性与主观体验。气味专家能结合环境、经验解析复杂气味,如区分烹饪阶段产生的焦香层次,或识别葡萄酒中微妙的产地特征。这种能力源于嗅觉与情感、记忆的深度绑定,使人类对气味的理解具备情境化的丰富维度。然而,主观判断易受情绪、健康等因素干扰,导致描述一致性较低。
⑧AI 则以快速精确的数据处理能力见长。面对百万级气味分子数据库,AI 可快速完成跨维度比对,在环境监测(如有毒气体预警)、食品安全(如变质成分检测)等需要大数据处理的场景中优势显著。但其局限在于:一、依赖数据完备性,对罕见或复杂混合气味易出现误判;二、无法复刻人类嗅觉的情感关联,例如无法理解“雨后泥土味”唤起的怀旧情绪。
⑨当前,两者呈现互补态势。医疗领域正探索结合 AI 的病原体挥发物检测与医生的临床经验提升疾病诊断效率;香水行业则利用 AI 筛选原料组合,再由调香师赋予气味艺术内涵。人类对气味的独特解读,始终是技术无法替代的生命体验。两者的协同,或许才是打开嗅觉奥秘的终极钥匙。
(有删改)
9、以下关于人类嗅觉信号传递路径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气味分子→嗅球→嗅觉神经→海马体→杏仁核
B.气味分子→嗅觉上皮→嗅觉神经→嗅球→海马体和杏仁核
C.气味分子→嗅觉神经→嗅球→海马体→杏仁核
D.气味分子→嗅球→嗅觉上皮→杏仁核→海马体
10、根据文中信息,填写下表。 (5分)
对比维度 |
人类嗅觉 |
AI 嗅觉技术 |
核心 |
嗅觉受体细胞感受分子 |
(1) |
优势 |
(2) |
(3) |
局限 |
受健康和情绪因素干扰 |
(4) |
11、文中将人类嗅觉感知过程比作“邂逅”,AI嗅觉预测比作“猜谜游戏”,请简析其表达效果。(5分)
12、结合文中信息,请提出一个利用AI嗅觉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设想。 (3分)

(二) 阅读下文, 完成第13-17题 (19分)
星海归途
①洪佳点燃两盏从地球运来的油灯,宝蓝色为主的房间因这橙黄光亮多了几分暖意。她念念有词朝着眼前闪烁红点的投影鞠躬,只求跳出订票成功的提示信息。
②火星永居地刚刚建成 20 年,生活体验自然比不上月城。地火星际间的民用通信因为行星运动轨迹延迟15天,又赶上地球农历的新年,直达回地球的航票不好买。横跨3个天体的大规模人口流动,调度起来的难度要比百年前人们面临的春运问题还要高上几倍。黄色字体的信息终于弹了出来,直飞的票已被抢光,她还要从月城转站回地球。
③已经连续两年多没回家,今年无论如何要在地球过年。眼前的随身投影器震动了一下,弹出新的信息:“您乘坐的星际航班将于3 小时后启程,请您尽快入站等候。”像是头发间有电流穿过一般,她恍惚了几秒。时间紧迫,她只得甩开还未收拾的行李箱,把最重要的电子产品塞入背包,小跑着冲出公寓。穹顶上的人造阳光随着外部岩尘风暴的出现,调整至最低亮度。整片天空昏沉沉压在一块儿,罩住下面排满了的胶囊隧道车。只有低空飞行的老式出租车还能越过这钢铁海洋朝市中心的航站飞去。
④洪佳在疲劳与焦虑中等了 20 分钟,终于坐上飞行的士前往航站。车窗外的天空愈加昏沉,赤红色的土石间隐约闪烁出电光。洪佳见状又宽心了许多,这种程度的磁暴加上岩尘往往会延迟星际航班的启程时间,最慢的的士也来得及。
⑤在航班启程前8分钟,洪佳赶到航站,走迟来通道成功入座。在随身设备变为星际旅行模式前,她给母亲发了一张航船内部照,以示今年能够回家过年。这时,母亲突然发过来许多张有待加载的图片,她心想可能只是日常生活的分享,便关机进入睡眠模式。
⑥经过15天的深度睡眠,洪佳精气神回来不少。出站时打开手机,发现母亲发来的第一张图竟然也是星际航船内部照。她快速下翻记录,看到后续照片是父母做的地球传统菜肴,有她最爱吃的馄饨,还有各式炸货、炖肉、炒菜等等。深深感动的同时,洪佳反应过来——自己和父母都选择登上跨越星际的航船前往对方所在地。
⑦她马上给母亲发起语音通话,却无人接听。看来,父母已经坐上直达火星的航船。即使恰好错过,也权当父母去火星新年旅游。在站口,洪佳突然闻到了一股熟悉的味道——那是荠菜、鲜肉、春笋、木耳还有面皮交融时散发出的特殊香味,那是她小时候总能在周六下午闻到的味道。循着这股味道,洪佳慢慢走向航站入口区。两个熟悉的身影正站在安检口——母亲一边数落父亲没查好行李的载量限制,一边左右手各捧着一摞光凝胶盒子选择保留哪些。
⑧洪佳冲过去与家人团聚。三人欢快地聊了半天,打算购票回地球,却发现月城也刚好进入春运两天,回到地球的栗早已售罄。虽然没有回到地球上那个熟悉的住所,但家人决定了家的方位,她已经跨越星海归途回到了家。在未来不知还要经历多少年的跨星春运中,还会有更多开拓者会努力回到家所在的方位——那里有他们的根。 (有删改)
13、第①段加点词“鞠躬”在文中的含义是 。 (2分)
14、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以下表格。 (4分)

三、综合运用(2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第18-22题(20分)
2025年4 月23 日是第30个世界读书日。4月,某社区举办了主题为“让名著‘潮’起来”的活动。
18、社区官方微信公众号推送了文章,标题是一副对联: ( ),名著踏春潮涌云端。请选择最合适的选项,补全标题。 (3分)
A.经典焕彩墨润书海 B.风卷古籍月映案头
C.诗篇逐浪笔耕玉笺 D.凄风沐雨灯伴窗前
19、公众号文章推送后,社区居民报名“名著角色扮演”异常踊跃。下列角色扮演不合理的一项是( )。 (3分)
A. 《朝花夕拾》中鲁迅父亲:身着清末民初旧式长衫,配瓜皮帽;表情严肃,训诫儿子。
B. 《简·爱》中简·爱:身着素色高领长裙,低盘发,无华丽装饰;手持书本和羽毛笔。
C. 《骆驼祥子》中祥子:身着长袍马褂,脚蹬皮鞋,腰间系汗巾;弯腰弓背,奋力拉车。
D. 《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身着制服,穿皮质长靴,腰挂单筒望远镜;手持航海图。
20、活动策划组拟邀请知名导演担任“短视频”制作大赛的评委,请修改邀请函中的错误。
邀请函
xx老师:
暮春时节,墨香盈城。为宏扬经典名著的文化魅力,我社区“名著新浪潮”短视頻创意大赛将于4月23 日(世界读书日)正式启动,诚邀您担任大赛评委,希望您不吝受教,与创作者共探文学与影像的交融之道。
敬候佳音!
社区组委会
2025.4
(1)画线句中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后改正:“ ”改为“ ”。 (2分)
(2)邀请函中有一处表述错误,请改正:“ ”改为“ ”。 (2分)
四、写作(60分)
23、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 (60分)
生活中,我们经常追逐捷径,却忘了最朴素的智慧往往藏在“笨办法”里。笨办法不是低效,而是对过程的坚守,对规律的敬畏……
请结合生活经历,以《“笨办法”也有大智慧》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要求:(1)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2)不得抄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