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家好,我是忻闻访谭。
关于5月2日宁波余姚发生的这起涉嫌危险驾驶事件,由于AI平台给出了类似“宁波交警抖音注销系因评论沦陷”等一系列错误信源,导致经社群圈层、公开平台等互动环节传播的消息出现大面积失真、偏离,已经有许多省市外朋友发来“聊天记录”和“消息截图”。作为一名网民,经线下途径求证,从信息对称、观点对称的角度,向读者作一澄清。
1.关于宁波交警抖音账号真实注销原因的澄清核实。经线下途径核实,宁波交警抖音账号注销于2025年2月6日,真实原因为当前政务新媒体账号过多、运营成本过高、花费精力过大,导致政务信息出现了重复传递、同质传播等“性价比”过低的问题,于是宁波交警保留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两大平台,而非网传的“因为受不了评论沦陷而选择注销”。事实上,这个新媒体平台资源整合的工作,各地都在贯彻落实,而非宁波一地,这点我相信读者侧面问问业内人员,应该就能得到答案。

2.关于网传犯罪嫌疑人曾撞死其他人而未受惩罚的澄清核实。我曾在以前文章反复讲过一个观点:当人们基于社会公平的道德底线被伤害时,舆情就会发生“燃爆”效应。也就是说,当网上开始出现针对犯罪嫌疑人周某此前有类似的恶劣情况,且通过“2024年8月”“舟山撞人”这些具象细节说得“有模有样”时,就会让人信以为真,进而不自觉地触发舆情爆点。然而,需要向大家澄清的是:经过反复核查,周某之前真的没有类似“前科”,这点央广网已经做了新闻报道。(参考链接如下:
https://apicnrapp.cnr.cn/html/share.html?id=29911784&ui=
ZhiC0r3azHRJj5Cclvw8ho3Xx6S0bkXFaU6rgo8Ab2/IcR4DnltocQm7MoJOwbpb&action=share&type=1)。
3.如何应对当下AI平台一本正经胡说八道的新课题应当加以重点研究。再次向大家亮明一个观点:豆包、DeepSeek、文心一言等等这些已经涵盖多个领域的AI软件,都是基于大数据“平均数”“平均值”的分析逻辑,可以作为数据统计、知识整理、工作总结这些基础信息的文字工具,但只是一个基础工具而已,无法替代人类的思考。这种情况下,AI在一些语料的针对性影响下,就会给出错误答案,出现“信息污染”。现在“全民AI”的热潮下,似乎全社会都在专注于AI技术给社会带来的正面作用,但如何避免其沦为传播虚假信息、干扰传播秩序的黑色工具,似乎少有人提,这其实相当危险。其实,我们已经看到了一些苗头,比如换脸、换声、文案拼接、新闻嫁接这些新问题新动向,应当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加以研究破解,毕竟任何技术在展现促进社会发展优势那一面的同时,势必会伴随滋生各种各样的风险,AI也不例外。
本文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