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印度月船4号要取5公斤月壤?超嫦娥采样量2倍,比中国更先进?
宇宙天文馆

2024年,《印度斯坦时报》报道了一篇文章,称印度的探月工程有了新进展,如果成功便可一举超越中国,如此大的口气倒让人眼前一亮,印度到底哪里来的自信?

原来印度“月船四号”探测任务已经启动,将会在2027年发射,预计要取回5公斤月壤,足足是嫦娥六号采样量的2倍之多。

乍一看,“月船四号”的确比“嫦娥六号”要更加厉害,但事实真是如此吗?

计划中的“月船四号”

月球向我们展示的永远都是同一个半球,所以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月球对人类的神秘感始终都存在。

从美国的“阿波罗计划”到苏联的“月球计划”,经过一次次的近距离接触,月球的神秘面纱也掀 起了一角。

在他们之后,中国的“探月工程”也在悄然追赶中,从嫦娥一号到嫦娥六号,中国在月球探测方面取得的成就早已超越了其他的航天大国。

这让处于同一起跑线的印度着急坏了,总想紧追中国的步伐,试图证明自己也拥有探测月球的能力。

这不,就在嫦娥六号返回地球不到三个月的时间内,印度新的月球探测器“月船四号”横空出世,预计在2027年投入使用。

当然,这个“出世”仅仅指的是它的概念已经诞生,但实际的月船四号还在实验中。

不过根据它宣传的噱头来看,这个月船四号可“不简单”,据说印度已经投入了210亿卢比的预算。

如果能够登月成功,可以取回5公斤月壤,所以这项任务被印度视为“实现太空探索目标的重要基石”。

5公斤月壤?这个数字还挺让人吃惊的,可仅仅也只是诧异了那么一下,毕竟这对印度的探月工程来说的确算是一个天文数字了。

要知道,早在几十年前,美国“阿波罗计划”前前后后就带回了将近400公斤的月壤,区区5公斤月壤就有点小巫见大巫了。

至于与中国的嫦娥六号相比,虽然月船四号采样量是我们的两倍之多,但嫦娥六号的采样区却非同一般,位于月球的背面,这是美国“阿波罗计划”都无法抵达的地方。

美国布朗大学学者詹姆斯·黑德说道:“如果没有月背带回的样本,科学家们就无法彻底了解月球作为一个完整天体的情况。”

由此可见,嫦娥六号带回月背样本的含金量是非常高的,那么你知道嫦娥六号是怎么实现的吗?

实际中的“嫦娥六号”

1959年,苏联月球三号拍到了一张月球背面的照片,这是人类第一次见到它,与正面不同的是,月球背面的地形要更加复杂,有很多的陨石坑和山脉。

几十年以来,很多航天国家想要去背面一探究竟,但都因为技术不过关被“拒之门外”。

2019年1月,嫦娥四号实现了在月背软着陆,突破了世界难题,为嫦娥六号在月背采样提供了准确的数据。

5年之后,长征五号火箭带着嫦娥六号飞向了月球,为了能在月背成功降落,需要通过中继星进行地月连线,为此鹊桥二号中继星提前两个月出发,在环月冻结轨道上等待了很久。

此次,嫦娥六号的月背着陆点选在了南极艾特肯盆地,至于为什么会选择这个地方,原因其实很简单,就是为了寻找“水源”,这可以为之后建设月球基地提供保障。

一些靠近南极的区域,因为长期处于阴暗之处,所以被称为永久阴影区,而艾特肯盆地是月球上公认的最大、最古老的盆地,其面积堪比半个中国,所以在艾特肯盆地采样,对之后中国的月球科研工作有很大的帮助。

2024年6月2日,在经历主减速、接近、悬停避障、缓速下降等一系列高难度动作后,嫦娥六号终于在这15分钟内稳稳降落在了月球背面。

“精彩一落”成为很多国家的意难平,有了第一步的成功,嫦娥六号接下来的“挖宝之旅”就非常顺利了,主打一个快准狠。

在完成打包装箱后,嫦娥六号便开始起飞返回了,与来时路一样,在鹊桥二号中继星的辅助下,嫦娥六号上升器成功与轨道器和返回器合体完成月球轨道交会对接。

2024年6月25日,一顶巨大的降落伞降落在内蒙古的草原上,嫦娥六号成功带着1935克“宝贝”回家了。

历时53天,38万公里的太空之旅也落下了帷幕,但它的“蝴蝶效应”却一直存在。

嫦娥的国际合作

嫦娥六号返回之后,带回的月背土壤震惊了整个世界,各个国家对中国航天的看法也在不断刷新,有人羡慕有人嫉妒,但是这都无可厚非,毕竟中国的航天实力是板上钉钉的厉害。

与此同时,中国航天也开始了国际合作,不仅将稀有的月背土壤借给了18个国家,还准备将他们一同带上月球。

2025年4月24日,在“中国航天日”这一天,中国航天公布了一个好消息,目前已经和50多个国家以及国际组织签署了航天合作协议。

未来,嫦娥七号执行探测任务时,将会搭载埃及、意大利、泰国、瑞士等国家的载荷一同飞往月球。

而这仅仅只是中国航天国际合作的起步,在之后中国空间站的飞行任务中,一名来自巴基斯坦的航天员将会作为载荷专家,与中国航天员一起前往空间站工作,这样历史性的一幕值得被铭记。

其实说到这,关于印度“月船四号”和“嫦娥六号”的对比就已经很明显了,他们之间的差距就是印度和中国之间的差距。

当印度还在月面打转的时候,中国早已绕到月背先一步探测了,而且,像这样的差距在之后会愈发明显,因为现在的中国航天已经不再是“跟跑”和“并跑”,而是实现了“领跑”,我们再也不会轻易受制于人了。

【1】印度内阁批准“月船4号”任务,计划2027年实现月球采样返回,观察者网

【2】月背“挖土” “广寒”探秘——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纪实,新华社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