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外卖三国杀再添猛料!饿了么携 “超百亿” 强势参战
刀马物语


2025 年的外卖江湖,可谓风云变幻,战火纷飞。在京东外卖如一匹黑马强势闯入,与老牌霸主美团杀得难解难分之际,饿了么终于在五一前夕,带着 “超百亿” 补贴计划,高调宣布参战,瞬间点燃了整个行业的火药桶。这一场迟到的参战,究竟暗藏着怎样的玄机?又将给消费者、商家、骑手以及整个外卖行业格局带来哪些翻天覆地的变化?

饿了么缘何此时入局?


京东外卖自 2025 年 4 月大张旗鼓入场后,其扩张速度之快,令人咋舌。短短时间内,日均订单量便如火箭般蹿升,迅速突破 1000 万单,直逼饿了么的 1500 万单,而美团则依旧以 7800 万单的绝对优势稳居榜首。曾经稳坐行业第二把交椅,雄心勃勃 “坐二望一” 的饿了么,如今却面临着被京东后来居上的严峻危机。京东凭借一系列极具吸引力的激进补贴策略,诸如 “满 25 减 20 元”“1 元爆款套餐” 等,再加上自家自营物流强大的配送能力,达达骑手甚至能实现 “9 分钟送达” 服务,迅速从饿了么手中分流了大量用户。不少商家反馈,在同一时段,京东的接单量竟能达到饿了么的 3 倍以上。市场份额也从 2018 年的 40% 一路滑坡,到 2025 年已不足 20%,在如此巨大的压力下,饿了么已然退无可退,参战成了必然选择。


此前,京东与美团在补贴战场上你来我往,双方投入了大量资源,打得昏天黑地。京东的百亿补贴让自身成本高企,压力如山;美团的千亿计划同样让其负重前行,苦不堪言。而且,激烈的竞争不仅让双方在资金上捉襟见肘,品牌口碑也在这场混战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损伤。饿了么恰似一位精明的猎手,一直在等待最佳时机。五一消费旺季,消费者的消费热情本就高涨,而此时对手们已呈现疲态,饿了么果断入场,不仅能以相对较低的成本吸引大量市场关注,还能借助五一假期的消费热潮,将补贴效果放大到极致,实现 “四两拨千斤” 的奇效,正如网友形象比喻的那样:“老大和老三打架,老二先蹲下躲过火力,再站起来收割战场。”


长期以来,阿里对饿了么的资源倾斜力度不足,这一点为人所诟病,被指 “反应迟缓”。京东那边,刘强东亲自挂帅督战,展现出破釜沉舟的决心;反观饿了么,其 CEO 由于还需兼顾物流等其他繁杂业务,在投入精力上远不及刘强东亲自操刀,难免顾此失彼。加之近年来阿里内部频繁进行业务整合,使得饿了么的定位变得模糊不清,在用户投诉处理上效率低下,商家质量也大不如前,问题层出不穷,这进一步加剧了饿了么市场份额的流失。此次饿了么加入补贴大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阿里对本地生活业务的一次 “亡羊补牢” 式的强力加码。

参战带来的连锁反应


饿了么参战,最直接受益的便是广大消费者。随着饿了么 “超百亿” 补贴计划的推出,外卖市场上的价格战瞬间进入白热化阶段。京东此前推出的 “咖啡 7.8 元”、饿了么的 “新人 18 元三菜一汤”,以及美团为应对竞争而跟进的 “神抢手 1 亿月补贴”,让外卖价格仿佛坐上了时光机,一下子回到了 “10 元时代”。消费者只需花费极低的价格,便能享受到丰富多样的美食,曾经那些让人望而却步的高价外卖,如今变得触手可及,实实在在地提升了消费者的消费体验。


骑手们也在这场大战中迎来了福利升级。饿了么率先迈出关键一步,取消超时罚款,为骑手们卸下了沉重的心理负担;在恶劣天气下,还为骑手提供保底时薪 25 元,保障他们的收入。京东也不甘示弱,宣布为全职骑手缴纳五险一金,让骑手们有了更稳定的保障。美团见状,也开始试点养老保险,提升骑手待遇。整个行业的用工标准在这场竞争中被大幅拉高,而那些实力较弱的中小平台,由于无法承担如此高昂的用工成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骑手纷纷流失,加速走向出局。


对于商家而言,平台之间的佣金战也进入了白热化阶段。京东率先打出 “0 佣金” 的王牌,试图吸引更多商家入驻;饿了么和美团也不得不迅速调整抽成比例,降低商家负担。在这场博弈中,连锁品牌的议价权得到了显著提升,曾经困扰商家许久的 “二选一” 难题,也随着平台间的激烈竞争而彻底成为历史。商家们终于可以根据自身需求,自由地选择在多个平台上开展业务,拓展销售渠道。

行业格局将走向何方?


美团作为外卖行业多年的霸主,凭借着高达 70% 的市场份额以及构建起的强大生态闭环,涵盖到店、酒旅、闪购等多元业务,在这场混战中依然占据着显著优势。京东凭借其强大的品牌影响力、优质的物流配送能力,成功在高端市场站稳脚跟,吸引了一大批对配送时效和商品品质有较高要求的用户。而饿了么,虽然目前市场份额有所下滑,但它拥有支付宝这一强大的流量入口,且在区域深耕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深厚的根基,依然具备一战之力。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参考网约车、共享单车等行业的发展轨迹,平台的高额补贴往往难以长期持续。为了覆盖骑手福利、商家让利等不断攀升的 “不可逆成本”,平台上调终端价格似乎成为了必然趋势。美团此前已经出现了 “会员价比新人贵” 的试探性操作,这或许就是一个信号。若补贴战持续下去,京东极有可能复制当年 “王老吉 vs 加多宝,和其正出局” 的商业案例,进一步挤压饿了么的市场空间。


在这场看似单纯的烧钱补贴大战背后,实则隐藏着更为深刻的技术竞争。饿了么推出 AI 路线规划系统,通过智能算法优化骑手配送路线,大大提升了配送效率;美团强化 “透明厨房” 建设,让消费者可以实时看到商家的制作过程,加强品质监管;京东则依托自身强大的仓储网络,进一步提升配送时效。未来,外卖行业的竞争将不再仅仅局限于价格和补贴,而是在技术创新、服务质量、用户体验等多个维度展开全方位的较量。


饿了么的参战,无疑给本就硝烟弥漫的外卖市场注入了一剂 “强心针”。这场激烈的竞争究竟谁能笑到最后,我们拭目以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无论最终格局如何,消费者都将在这场混战中享受到更多的实惠和优质服务,而整个外卖行业也将在竞争的推动下,不断创新、进步,迎来新的发展阶段。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