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际军事局势风云变幻,中国海军山东舰的动向吸引了全球目光。一个月内,山东舰两次进入太平洋,而这一次,它更加靠近菲律宾列岛东侧,直接将“前沿阵地”推进到美菲的眼皮底下。这一行动对正在菲律宾举行“肩并肩”联合演习的美军而言,无疑是一记沉重的威慑,因为这意味着美军部署在菲律宾的“尖端武器”已被纳入歼-15的打击范围,若处于战时状态,至少一半驻菲律宾美军基地恐被战火吞噬。

4月22日,菲律宾军方率先捕捉到山东舰的踪迹。一架在巴布延群岛西南执勤的飞机拍到山东舰及6艘驱护舰正浩浩荡荡地穿过巴林塘海峡,与此同时,一艘舷号797的815A型电子侦察船也被发现。次日,日本统合幕僚监部发布消息,当天上午11时,海上自卫队在宫古岛以南约790千米处海域,即菲律宾吕宋岛以东的太平洋海面上,确认发现山东舰及随行的055延安舰,随即出动第5护卫队的村雨级驱逐舰“有明”号实施跟踪监视及情报搜集 。
美国海军学会新闻网(USNI)分析指出,解放军此次行动目标可能是演练如何摧毁部署在北吕宋岛和巴丹群岛的美国海军陆战队远征舰艇拦截系统(NMESIS)。4月17日,美国海军陆战队第3滨海作战团的中程导弹连在陆军第25战斗航空旅和空军第29战术空运中队的协助下,将数量不明的NMESIS发射器从菲律宾北部部署到巴丹群岛的多个岛屿 。不仅如此,第3滨海作战团的空中控制分队还操作AN/TPS-80地空任务导向雷达,为整个作战团提供空中和海上监视,试图全面建立起对巴士海峡和巴林塘海峡的监控,并使用可发射NSM反舰导弹的NMESIS系统实施封锁 。
NMESIS作为美国雷神公司与挪威康斯伯格公司联合开发的机动式岸舰导弹系统,看似“高大上”,实则存在诸多短板。它采用由无人物流车改装的轻型战术车(JLTV)作为底盘,搭载2枚康斯伯格生产的“海军打击导弹”(NSM)。这种导弹战斗全重410千克,战斗部为125千克,射程约185千米,速度约0.7到0.9马赫,采用惯性+GPS+末段红外成像的复合制导模式,弹体经过隐形设计,可采用低至3到5米的掠海飞行模式 。然而,其自身不具备远程探测能力,高度依赖卫星、侦察机、预警机或无人机提供目标参数,这就使得它极易被解放军的电子战手段压制,推测此次随行的815A电子侦察船就有干扰其探测的任务 。此外,巴丹群岛和北吕宋岛地域狭小,若没有建设坚固的地下掩体,NMESIS发射器很容易被察打一体无人机猎杀,就连为其提供监视的AN/TPS-80雷达也面临被反辐射导弹摧毁的风险 。即便成功锁定目标并发射导弹,以NSM导弹的速度,想要突破由海红旗-9B、海红旗-10和1130近防炮组成的解放军防空圈,难度极大 。
反观山东舰编队,其战斗力不容小觑。山东舰搭载的歼-15舰载战斗机,作战半径大、机动性强、载弹量多,可携带各种精确打击武器,无论是对海还是对陆攻击,都具备强大的打击能力。据公开数据,滑跃起飞的歼-15T若挂载2吨重的鹰击-12,作战半径可达800公里;若换上600公斤的鹰击-83K,打击范围能拓展到1400公里 。当山东舰在菲律宾东边活动时,距离菲律宾北部一些地区较近,如4月22日山东舰出现在巴布延岛西南约2.23海里处,从这个位置来看,歼-15舰载机完全有能力对菲律宾北部的相关目标实施打击 。此外,055型驱逐舰上配备的鹰击-21、鹰击-18等先进导弹,更是让山东舰航母打击群的战斗力如虎添翼 。
从战略层面来看,山东舰此次靠近菲律宾东边,是对美菲一系列挑衅行为的有力回应。美菲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试图在南海和台海问题上向中国施压,美国还在菲律宾部署所谓的“尖端武器”,妄图封锁中国舰艇和军机进出西太平洋的关键通道 。山东舰的行动表明,解放军不会给美军封锁巴士海峡的机会,有能力突破任何形式的战略封锁,捍卫国家的海洋权益和战略安全 。同时,这也向美菲两国表明,任何试图侵犯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遭到坚决回击,中国海军有实力、有决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
此次事件再次证明,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下,中国海军正不断发展壮大,具备在远海执行多样化任务的能力。山东舰航母打击群的行动,不仅展示了中国海军的实力,也彰显了中国维护地区和平稳定的坚定决心。未来,随着中国海军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将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为国家的发展和安全提供坚实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