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财长要求中国让步,27国也突然对华加税,外交部四个字说明一切
安珈一

前言

印度局势紧张,可以说是把莫迪放在了火上烤。

随着中国下场公开支持巴基斯坦,美财长贝森特也有点坐不住了,逼着莫迪站队,可这并不符合印度的“不结盟”的政治主张。

那么莫迪将会如何应对?

中巴“铁兄弟”情谊升温

近些年来,中国与巴基斯坦之间的合作越来越密切,两国的友谊可以说是“日益升温”,特别是在中巴经济走廊的框架下,两国的合作成果越来越明显。

就拿中巴经济走廊来说,这个项目自从2013年启动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两国合作的核心。

如今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投资力度越来越大,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更是成功显著,这其中瓜达尔港就是一个代表。

在中国没有投资之前,瓜达尔港就是一个不起眼的小港口,但随着中国的注资,该港口现在已经成为了连接中东、非洲和亚洲的重要物流枢纽。

而巴基斯坦自己,也随着瓜达尔港的不断扩大,经济不断提升,这无疑就是与中国合作双赢的结果。

另外除了基建外,中国与巴基斯坦在能源上的合作也十分亮眼,巴基斯坦长期面临电力短缺问题,可在中国通过投资建设水电站等项目后,巴基斯坦的电力供应开始变得稳定。

如今,中巴经济走廊为巴基斯坦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据统计这一项目已经为巴基斯坦创造了超过20万个就业岗位,为众多家庭带来了稳定的收入。

同时在就业过程中,巴基斯坦也培养出来了大量的专业技术人才,这为巴基斯坦的产业升级打上了非常好的基础。

除了与巴铁在经济上的合作外,近些年中巴之间在安全领域的合作也在不断加强,尤其是在反恐和区域安全方面,中巴两国进行了多次联合演练。

而通过这些演练,巴基斯坦的安全防卫能力得到了巨大的提升,同时中巴双方在反恐上感歌的协同作战水平也得到了增强。

那既然和我们如此合得来,在小兄弟受到欺负的时候我们自然不会坐着不管,所以在这次的印巴冲突中,我国是唯一一个力挺巴基斯坦的五常国家。

但正是因为在中国的帮助下,巴基斯坦的实力不断增强,让印度感受到了威胁,这其实就很没道理,你自己发展强大,还要经过别人的同意。

可印度并不怎么想,因为印度一直将南亚视为自己的“后院”,可随着中国与巴基斯坦的合作,让印度觉得自己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美国向印度抛下“橄榄枝”

在看到中巴合作不断加深的情况下,美财长贝森特突然对印度“喊话”,希望印度能够与其合作,共同对抗中国。

这次贝森特开出的条件不可谓不优渥,从经济上来说,美国是当前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之一,而美国直接提出愿意与印度签署贸易协议,给予印度进入美国市场的机会。

这代表着如果印度真的能够进入美国市场,印度的出口量将大大增加,不管是其国内的制造业,还是印度的农业,都能从中获得不小的好处。

但美国也不是傻子,人家不可能平白无故的给印度这么多好处,所以贝森特的下一个条件就是要求印度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期望印度在经济、外交甚至军事领域与美国保持一致。

说白了美国就是要求印度在贸易上减少与中国的往来,限制中国企业在印度的发展,外交上美国说什么就是什么,印度要打好配合,可这样的条件却与印度长期奉行的“不结盟”政策相悖。

要知道印度自独立以来,在国际上一直秉持着不结盟的外交政策,目的就是在大国之间保持独立自主的地位。

这样的政策对于印度来说,不仅能够帮助其在国际上灵活应对复杂局势,也确保了其能够在大国竞争中获得最大的战略空间。

冷战时期,印度就是凭借这项政策在美苏两大阵营中混的如鱼得水,不仅和苏联保持着军事合作,而且与美国也保持着正常的经济往来。

现在美国的拉拢,确实让印度陷入两难境地,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与美国合作,对印度来说确实有很多的好处。

在美国的帮助下,印度确实能够在短时间内得到飞快的提升,这样一来,自己在南亚的“霸主”地位就能得到稳固。

但如果说为此放弃与中国的合作,那印度也会吃上不少亏,虽然近些年中国与印度之间虽然在边界上存在着争端。

但在经济上两国的合作其实是在不断加深的,就拿2024年来说,中印双边贸易额接近1500亿美元,如今印度市场上很多方面都需要中国商品和供应链的支撑。

一旦说印度下定决心和中国进行脱钩,完全站到美国的阵营当中,那么印度的制造业和经济在短时间内也会受到冲击。

再说了印度自己给自己定的路是要在国际这个大餐桌上吃饭的,而不是随随便便当别人小弟的,要是完全倒向美国的话,那么自己就会在国际上失去话语权,这明显不符合自己给自己制定的发展道路。

尤其是现在中美两国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现在印度要是直接选择站队,那肯定不是一个明智的。

而且现在来看,美国在国际上的口碑并不算好,毕竟其推行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单边主义外交举措和频繁的军事演习让其“朋友圈”变得越来越小。

反观中国在“一带一路”倡议的框架下,与其他国家的合作越来越好,而且是实实在在的改改善了这些国家的经济条件,“朋友圈”在稳步扩大,所以印度现在选择站队并不合适。

莫迪的抉择

不得不承认,在莫迪上台之后,印度在国际上的存在感确实有些提升,但莫迪如今还想要靠着“脚踏两只船”平衡策略在中美之间谋取利益,可能会变得越来越困难。

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在中美两国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美国在印度身上施加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对于印度的要求也越来越明确,那就是你现在必须要站队了,不然就会面临美国贸易和军事合作的限制。

而如果要是真的站队美国,那中国也不会坐视不管,如果印度真的听从美国的,做出一些对中国不利的举措,那么必然会采取反制措施。

所以现在莫迪政府就像是站在了国家命运的十字路口,一旦其做出选择,那么对于印度的影响可不仅仅再是短期的了。

假如说印度现在彻底倾向于美国,那么在短时间内,美国可能会放宽对印度的军事技术限制,推动印度军事现代化,并加强经济合作。

但有得到就有损失,印度不仅会失去中国这个庞大的经济伙伴,在国际事务中的战略自主性也将受到极大限制。

也就是说,一旦站队美国,印度将失去作为不结盟国家的独立性,成为美国制衡中国战略的一个棋子,甚至在某些时候还会加剧与中国的紧张关系,增加军事冲突的风险。

与之相对的是,印度若继续与中国保持良好的经济合作,不仅可以继续享受来自中国的技术、资金和市场支持,还能在国际事务中保持较大的自主性。

但这一选择也会让美国减少对印度的支持,甚至在军事合作和经济援助方面设置更多障碍,而且还会让印度国内一些强硬派势力加大对莫迪政府的政治压力。

信息来源: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