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全面解读2025河南高考政策及变化
点金石志愿

近日河南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它详细规定了河南省2025年高校招生的各项工作,包括报名条件、考生电子档案、思想政治品德考核、身体健康状况检查、考试科目设置、招生章程、志愿填报、录取流程、信息公开公示、新生入学资格审查、招生经费、违规行为处理等。

由于报名和体检已经结束,这里重点给大家介绍志愿填报相关的信息。

考生志愿分三次进行:

(1)6月26日8:00—28日18:00。

填报:军队招飞、普通本科提前批(专科层次公安类、司法类随该批填报)、艺术本科提前批、体育本科批志愿。

(2)6月30日8:00—7月3日18:00。

填报:普通本科批(含特殊类型志愿)和艺术本科批志愿。

(3)7月5日8:00—7日18:00。

填报: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普通高职(专科)批、艺术高职(专科)批、体育高职(专科)批志愿。

  1. 普通本科批志愿填报时间增加了 1天,又原来的3天增加到4天

志愿设置

(1)普通类。

(1)普通本科提前批各类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64个“专业+院校”志愿(“1个专业+1个院校”为1个志愿填报单位,不设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下同)。高职(专科)层次的公安类、司法类随该批录取,分别设置12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

普通本科提前批各类不能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行业类中三所高校不能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所。

设军队招收飞行学员志愿,考生可填报1个高校志愿和1个专业志愿,海、空军招飞全面检测合格的考生方可填报。

(2)普通本科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1个院校专业组为1个志愿填报单位,内设6个专业志愿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下同)。其中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少数民族预科班、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班等,仅限取得相应资格的考生填报。

普通本科批单设特殊类型志愿,设置1个院校专业组志愿,已取得高校专项计划、高水平运动队相应资格的考生,可在以上2类中选报1类,不得兼报。

(3)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各类均实行平行志愿,设置64个“专业+院校”志愿。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各类不能兼报,考生只能选择其中一类。

(4)普通高职(专科)批实行平行志愿,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志愿。

(2)艺术类。

(5)艺术本科提前批设置1个院校志愿,内设4个专业志愿及是否同意专业调剂选项。

(6)艺术本科批和艺术高职(专科)批均实行平行志愿,分别设置64个“专业+院校”志愿。

(3)体育类。

(7)体育类专业各批次均实行平行志愿,分别设置64个“专业+院校”志愿。

(8)艺术类和体育类不能兼报。

艺术本科提前批、体育本科批、普通本科提前批不能兼报;

艺术高职(专科)批、体育高职(专科)批、普通高职(专科)提前批不能兼报。

其他批次如出现兼报,按照各批次投档录取时间顺序进行投档。

2025年河南高考志愿设置

2025是河南新高考第一年,变化非常的大,但我们发现很多家长的思维还停留在老高考,新高考填报的逻辑完全不一样,一定要改变思路。

志愿政策变化

1.录取方式

改革前:提前批大多采用顺序志愿(公安 司法 定向军士等)。

改革后:提前批采用“专业类院校”64个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没有调剂风险,录取更加公平

2.投档方式

改革前:普通批以“院校+专业”为单位填报志愿。

改革后:采用“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允许考生在同一院校内选择多个专业组,减少调剂风险。

3.录取分类

改革前:按文科、理科分别划线录取。

改革后:按“物理类”“历史类”分类划线,“物理类”“历史类”不同与理科、文科,各类计划新增选科要求。

4.批次合并

改革前:本科批分为本科一批、二批二批,另还有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均为单独批次。

改革后:取消本科一批、二批分批录取,合并为本科批次,本科批次包含原本科一批、二批二批和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


5.专业要求调整

改革前:仅限文科或理科背景报考对应专业,文科和理科均可报考对应招生的全部专业。

改革后首选科目:部分专业要求必选物理/历史,或两者均可。再选科目:部分专业限选1-2门(如化学必选),或无限制,无论哪个选科组合均不能涵盖全部专业。

6.军校/体育类/艺术类志愿

改革前35个“专业+院校”志愿(平行志愿)。

改革后64个“专业+院校”志愿(平行志愿),仅志愿数量增加,往年数据产考价值大。

7. 公安/司法/提前批其他类

改革前5个顺序志愿

改革后64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模式变化往年数据产考价值不大

8. 公费师范生

改革前地方公费师范生:12个“专业+院校”志愿;国家公费师范生;5个顺序志愿

改革后64个“专业+院校”志愿,整合国家公费师范生、国家优师专项、地方公费师范生、地方优师专项,同样国家公费师范生往年数据产考价值不大,地方公费师范生往年数据产考价值大。

9.国家专项计划

改革前12个“院校+5专业”志愿(提前批单独批次)。

改革后:国家专项计划合并到本科批48个“院校专业组”中,捡漏机会大大降低。

10.本科批

改革前本科一批、本科二批地方专项计划:12个“院校+5专业”志愿,分批填报,多次投档。

改革后合并为本科批,统一设置48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原4个批次合并一个批次只有一次投档机会


11.专科提前批

改革前军士类、师范类、医学类、航海类、空乘类:5个顺序志愿(按顺序录取)。

改革后军士类、师范类、医学类、航海类均64个“专业+院校”平行志愿,取消空乘类外。取消顺序限制,提高录取公平性。


12.专科批

改革前12个“院校+5专业”志愿(以院校为单位填报)。

改革后48个“院校专业组”平行志愿,专业选择更精准

13.网上志愿填报时间

由原来的 30 分钟改成了 50 分钟。

14.同分不同位的考生排名方法:

依次按语文数学两科之和、语文或数学单科最高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首选科目单科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最高成绩、再选科目单科次高成绩由高到低排序投档。

15. 失信考生填报志愿数量

失信考生填报志愿数量不超过 24 个,有原来的4个增加到24个。

16.专项批次线

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均执行普通本科批录取控制分数线,国家专项计划和地方专项计划原来要求一本线,现在降低为本科线,优惠能惠及更多考生。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