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由任嘉伦、宋祖儿主演的古装奇幻剧《无忧渡》迎来大结局,别人的大结局都是欢呼与喝彩,没成想它不仅没收获掌声,反而被观众骂上了热搜。明明前期口碑不错,怎么最后翻车了?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剧的结局到底踩了哪些雷!

强行BE,逻辑崩盘!
《无忧渡》前期主打“人妖共生”的主题,宣夜作为半妖,半夏的月纹胎记,以及单元故事里妖怪与人类的羁绊,都在铺垫一个“共存”的可能。然而大结局却突然来了个180度大转弯,强行用“人妖殊途”拆散主角,让观众直呼“看不懂”。

如果你真的要用“人妖殊途”这一招,那你前期就别搞“相亲相爱”一家人那一套,直接把妖整死就成,别给观众留希望,关键是编剧不知道从哪来了灵感,还临时加了个“12年之约”的限制,之前毫无铺垫,导致主角的牺牲显得毫无必要。

编剧真的没必要这样装大聪明,毕竟前面埋的伏笔一个没收,至少把伏笔收一下也比突然塞个新设定强,你不就是糊弄人吗?最让人意难平的是,明明可以HE(比如共建结界、打破规则),编剧却硬要写死主角。

这种为了悲剧而悲剧的操作,直接让整部剧的主题崩盘,难怪观众不买账!

平台干预,结局魔改!
有业内人士爆料,原本《无忧渡》的剧本设定是圆满结局,主角最终打破规则,实现人妖共存。但平台方认为BE(悲剧结局)更有话题度,于是强行要求修改,甚至用AI数据分析来“证明”悲剧更受欢迎。

结果呢?剪辑出来的版本支离破碎,关键过渡戏份被删,导致角色行为突兀。比如宣夜前一秒还在抗争,下一秒突然认命,你要是看了也得看得一头雾水:“这转变也太生硬了吧?”编剧都不想想,这样的人物逻辑成立吗?

更讽刺的是,平台本想靠争议结局炒热度,结果适得其反。点映后评分暴跌,从8.2直接掉到6.9,大量观众表示“被诈骗”,甚至发起“重制结局”的请愿,目前已有超50万人参与。这样的结局,估计爱奇艺想不到,AI更想不到。

没人喜欢悲剧,尤其是咱们中国人,就喜欢个团圆,听着舒心,寓意也好,你硬搞一个大悲剧,这不是逆水行舟吗?

古偶变虐剧,观众不买账?
古装偶像剧的核心是什么?是让观众在虐中找甜,最终得到情感满足。参考《苍兰诀》《星汉灿烂》,哪怕过程再虐,结局一定是圆满的。可《无忧渡》偏偏反其道而行,不仅主角BE,连配角也全员下线,彻底打破观众的期待。

有剧迷愤怒吐槽:“我追了30集,就为了看他们全死光?”这种“无意义牺牲”的写法,让整部剧的浪漫基调荡然无存,只剩下满屏的憋屈感。观众就像是被编剧戏耍了一番,前面用大量的糖和美好给了希望。

就等着在最后狠狠的捅观众一刀,这你谁受得了,这就好比是我已经对剧中的角色投入情感了,有了沉没成本了,你说抹掉就抹掉,说分开就分开,这不就是明目张胆的诈骗吗?我们都还等着最后的美好呢,就完了?

更糟的是,导演林玉芬过往作品(如《花千骨》《无心法师》)虽然也有BE,但至少逻辑自洽、情感充沛。而《无忧渡》的悲剧却显得刻意又仓促,像是为虐而虐。

口碑反噬,谁该背锅?
如今,《无忧渡》的争议仍在发酵。许多观众在看了大结局后,纷纷向身边人吐槽避雷,因为这真的是一次“透支观众情感”的特大失败案例,虽然角色和剧是假的,可观众投入的情感是真的。即便任嘉伦和宋祖儿的演技可以,但剧本的硬伤让整部剧功亏一篑。

最讽刺的是,平台本想靠BE制造话题,结果玩脱了。谁能想到看了结局之后,观众直接用脚投票,瞬间让剧集口碑崩盘,甚至影响主演的后续作品风评。说到底,观众不是不能接受悲剧,但得有理有据、水到渠成才行,没苦硬吃谁受得了。

现在的观众已经很不容易了,就想在下班的时候,找个电视放松一下,好不容易看到一个特效尚可,演员演技在线的,本想就这样好好追一下,结果追到结尾追到了一鼻子灰,这事搁谁身上都得闹心。

你看过《无忧渡》吗,是否觉得这部剧烂尾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