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央视曝光!你买的‘进口保健品’可能是乡镇作坊的出口转内销
冰彬兵

进口的东西就一定好吗?

这个反问,此刻,应该戳破了不少消费者心中根深蒂固的认知误区。当‘洋货崇拜’变成一门生意,那些披着所谓‘进口外衣’的保健品,也早已经沦为收割‘智商税’的重灾区。

央视曝光的假进口保健品黑幕,撕开的不仅是无良商家的‘遮羞布’,更是对整个消费观念的一记重锤!

保健品市场,挂着羊头卖着狗肉的戏码屡见不鲜。

有些自以为很聪明的商家,更是深谙消费者对‘进口’二字的盲目推崇信任,于是乎通过注册海外空壳公司、伪造报关单、虚构海外生产地,从而将成本低廉的国产保健品包装成‘洋货’处理给那些追求进口保健品的人群,某平台销量破10万的‘美国进口辅酶Q10’,在海外市场查无踪迹,号称‘澳洲原装’的护肝片,实际上是产自国内小作坊,成分虚标、质量堪忧。这些‘出口转内销’的三无产品,摇身一变,成为消费者高价追捧高大上的‘健康神器’,但是,其背后的安全隐患,却鲜少有人察觉。

你可知,这些‘假进口’不仅骗钱,更可能‘谋命’

想想看,那些虚标成分、添加不明物质的保健品,一旦吃进你肚子,轻则无效延误病情,重则引发肝肾损伤甚至中毒。曾有消费者长期服用‘进口降糖胶囊’,血糖不降反升,最终,被诊断为药物性肝损伤,还有老大爷轻信‘进口补脑神药’,结果吃出严重不良反应。当健康焦虑遭遇无良商家的精心算计,所谓的‘保健’反而成了伤害我们身体的刽子手!

这场‘自己人坑自己人’的闹剧,该停了!

有点讽刺的是,部分卖家,甚至利用消费者‘崇洋媚外’的心理,故意将产品名称设计得晦涩难懂,用英文缩写、拉丁文术语包装成‘高端进口货’......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与其迷信这些来路不明的保健品,还真不如回归健康的本质。每天吃点新鲜蔬果、优质蛋白,坚持适度运动,保持规律作息——这些最朴素的生活方式,那个不比进口保健品好?

央视的曝光,给进口保健品行业整治撕开了一道口子,如何治治,且等一个后续,不过,作为消费者,我们更该主动撕下进口滤镜,学会查看产品资质、验证成分信息,拒绝为‘洋标签’盲目买单。

健康,从来就没有捷径!

真正的‘保健品’,不在包装盒里,而在日常生活的点滴坚持中。请在座的各位,放下对‘进口’的盲目迷信,用理性和科学武装自己,才是对健康最负责的态度。毕竟,当我们不再为虚荣和焦虑买单,那些靠噱头牟利的黑产链,也终将会失去生存的土壤。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