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具体资料赘述在文中和文末!
联合国成立之初,是希望建立一个国际组织来避免战争重演,并携手合作,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

但现在似乎发生了转变,4月25日,中国常驻联合国副代表耿爽在安理会会议上直接批评美国,原因是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理由,多次拒绝给中国外交官发签证,导致联合国的工作受到严重影响。

美国的做法被认为是在滥用作为东道国的特殊地位,对多边主义造成了损害,如果将联合国搬离美国,这种事情是不是就不会发生了,有这个可能吗?

联合国规则“破坏户”
二战结束后,世界一片狼藉,各国痛定思痛,在这种背景下,联合国应运而生,当时,美国是世界上的超级大国,因此联合国总部选址纽约,表明二战后美国在全球事务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也寄托着世界各国对和平发展的希望。

然而,近八十年时间过去,美国似乎发生了变化,它与最初的形象有所不同,它似乎从国际秩序的维护者,慢慢变成了某种程度上对现有秩序造成挑战的存在。
美国在联合国采取一种实用主义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有用就用,没用就扔”,如果联合国的决议或者行动符合美国的需求,美国就会积极利用它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目的。

相反,一旦联合国的主张与美国自身利益发生冲突,美国就会毫不犹豫地选择无视甚至抛弃联合国。
2003年的伊拉克战争就是一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虽然联合国安理会的大部分国家都明确反对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美国还是我行我素,绕过了联合国,单方面发动了战争,理由是伊拉克拥有所谓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这种做法明显违背了国际规则。

这场战争导致数十万无辜百姓丧生,也严重冲击了现有的国际规则,但最终,人们并未找到宣称存在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任何证据。
当时美国的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用一句“已知的未知”来为这场的战争辩解,这种说法反而更加清晰地展现出美国对于国际准则的漠视态度。

拉姆斯菲尔德
这种轻描淡写的态度未能掩盖其对国际规则的漠视,反而加深了人们对这场战争合法性的质疑,美国拖欠会费的行为,再次表明其试图逃避应有的国际责任,作为联合国会费缴纳最多的国家,美国理应承担更多义务,然而实际情况却是其成了最大的“欠款大户”。
数据显示,到2025年,美国积欠联合国的会费总额已高达26亿美元,这相当于联合国一整年预算的四分之一,数额巨大,影响深远。

就拿非洲的维和行动来说,因为缺钱,维和部队得到的物资和装备不够,这让当地的和平稳定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有些项目因此受到拖累,无法顺利进行。
除了拖欠会费,美国还经常插手联合国的事情,把联合国当成自己实现政治目标的工具,在一次中国主持的安理会会议上,会议主题是讨论“单边主义和霸凌行为对国际关系的影响”,美国代表的表现让人失望。

他们没有认真讨论会议主题,反而不断提到南海问题,企图转移话题,让人摸不着头脑。这种行为不够大气,也损害了联合国应有的权威和形象。
更让人觉得不可思议的是,某些美国国会议员公开指责联合国带有“反美”倾向,他们的言论让人感到非常震惊。

他们甚至主张停止对联合国的资金支持,这种观点显得非常狭隘和极端,这种论调反映出某些议员对国际合作的抵触,令人担忧,他们似乎不愿意理解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方面的重要作用。
美国将签证当成打压他国的工具,这又是它推行霸权主义的一个明显例子。美国常常以“国家安全”为借口,随意拒绝别国的外交官的签证申请,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联合国的正常工作。

数据显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国外交官申请赴美签证被拒绝的比例高达37%,而俄罗斯外交官的拒签率更高,达到了惊人的49.8%。
美国甚至一次性拒绝了俄罗斯代表团中六名重要外交官的签证,直接导致许多重要的双边会谈不得不取消。

2023年,伊朗外交部长计划参加联合国安理会关于中东问题的会议,但美国故意拖延发放签证,直到会议前一天才批准,导致伊朗外长不得不匆忙赶往纽约。
不仅如此,连美国的盟友法国也遭遇了类似情况,一位法国环保专家仅仅因为“可能窃取美国气候技术”这种没有根据的理由,就被美国拒绝发放签证。

这些事情都表明,美国正在把签证当作政治工具来使用,随意干涉别国内政,破坏国际合作,是典型的霸凌行为。
搬迁的呼声
美国总是喜欢耍横,很多国家越来越觉得,联合国待在美国不太合适了,认真考虑换个地方办公。

瑞士的日内瓦、奥地利的维也纳、新加坡,甚至中国的北京和上海,都有可能成为新的联合国总部所在地。
但是,联合国搬家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会遇到很多难题,比如资金、人员、新址选择等等,需要仔细衡量。

美国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手握否决权,想搬家就得过它这一关,之前俄罗斯提议搬迁就被美国和它的朋友们挡回去了。
各国各有各的想法,地缘政治、国家利益搅在一起,很难达成一致,而且搬联合国总部要花好多钱,初步估计就得一百到一百五十亿美元,还不算几千工作人员和家属的安家费,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纽约市坚决反对搬迁,主要是因为它担心失去联合国总部带来的经济收入和就业岗位,关系到实实在在的钞票和工作机会,谁也不想白白丢掉这块大蛋糕。
其实“双总部”机制可能也是可以实现的,也更稳妥,维持纽约总部,同时在别处设立新总部,这样能分散风险,避免过度依赖美国。

重要会议可以更灵活地选择举办地点,根据会议主题和实际情况来定,这样既能提高效率,又能节省开支。
这种“双总部”的安排,可以看作是一个过渡方案,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更加平稳,联合国总部搬迁并非小事,它关系到全球管理体系的未来走向,也是一个复杂的改革信号。

结语
签证风波背后,是旧秩序与新格局的激烈碰撞。美国若继续将“优先”凌驾于规则之上,终将沦为“孤家寡人”,真正的多边主义,需以平等、尊重为前提,当东道国将总部视为施压工具,这一组织的合法性便荡然无存。

文章信源:
原文刊登于央视新闻---2025.04.28:《中方:美国对特定国家外交人员拒发签证 违反国际法义务》
原文刊登于观察者网---2025.04.26:《耿爽:美方作法违反外交礼节,违反国际法义务,违反基本人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