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行为是一面镜子,映照出的是背后的家庭教育和父母的素质。”
深圳某小学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令所有家长都闻之色变的负面事件。
在这所小学一个47人的班级中,竟然有45个人都遭受过一个男生的暴力殴打。
这样的殴打经常无缘无故的,仿佛施暴者正在以此为乐。

当有孩子反抗或者告老师,下一次就会被打的更狠。
有家长表示,自己的孩子满身都是抓伤;另一个小孩被这个霸凌者用圆珠笔在脑袋上扎了一个洞。

甚至班上还有个女同学,被霸凌者打得左眼出血。
有这样的孩子,整个班级学生几乎随时随地都处于危险之下。
无奈,校方和老师只得将孩子的父亲请来,可是说到自己的孩子,这位父亲却眼也不眨地说:
“我家孩子很老实的,胆子也很小,那些伤都是孩子们之间玩闹的磕磕碰碰。”
“我的孩子并不是故意想伤害他们,就是在交流和表达的方式上有差异。”

面对这个爸爸睁眼说瞎话的行为,网友们怒了:
“说什么孩子之间的磕磕碰碰,那怎么别人家孩子受那么重的伤,你家孩子啥事也没有?”
“果然地上降不住的妖精,都有一个天上的老子。看这个爸爸也知道,他教不出什么好东西。”
镜像自我
刚出生的孩子就是一张白纸,除了先天性的“超雄”和“反社会人格”,几乎所有的熊孩子都是被熊家长教育出来的。
在现代社会,无论什么岗位都要考证:
教师、医生、律师、公务员、技工、保安……可唯独做父母不需要考证,简直是门槛最低的一种“职业”。
2023年5月,在四川成都的一辆高铁上,一女子的后排坐了一家几口人,两个大人三个小孩;
小孩一直在打游戏,打着打着就开始踢椅背,弄得女子很是烦躁。

女子忍了很多次后,回头提醒了小朋友几句,没想到小孩的妈妈立刻开始和女子理论,张口就是典型言论:
“怎么了,他们是小孩子,你至于吗?”
小孩的爸爸嘴里不干不净骂着女生,小孩的妈妈举起手机录视频。
在列车长过来之后,这两个家长还是不依不饶,非要女子换座位离开这里;

被女子拒绝并回骂之后,小孩的妈妈竟然冲上来给了女子一巴掌。
随后这件事就演变为两拨人的互殴,可惜的是因为变成互殴,这两个“熊家长”最终只被罚款了200元。
被誉为“法国的的弗洛依德”的心理学家拉康·雅克提出:
个体时常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观念和反应来形成对自己的评价,并改进自己的行为。
如果家长的行为蛮横无理、冷漠自私,孩子不仅会学习到这些品质,更会得到家长的鼓励。
因此在内心中形成对这种行为的正面评价,从而更加变本加厉。
责任分散的家庭教育
除去父母的直接教育之外,在现代家庭模式之中,还有一种普遍教养方式容易养出熊孩子。
当父母两方工作繁忙,不得不将孩子交给上一辈来抚养,这种“隔代亲”和眼界学识造成的错误教育,就有可能让孩子变得嚣张跋扈、自私自利。

讲一个小故事:
一个小女孩受到全家的宠爱,要什么好吃的好穿的都会给她买。
买完之后,爷爷奶奶就会轮番上阵,笑眯眯地问女孩:“把你的好吃的分给我一点行不行啊?”
女孩就会大方地说可以,然后把吃的递到爷爷奶奶的嘴边。
这时候,爷爷奶奶就会摇摇头说他们不吃,全都给宝贝孙女吃。
某一天爸爸回家了,看到这其乐融融的一面,也问了女孩相同的问题,女孩于是照例把好吃的举到爸爸嘴边,爸爸张嘴咬了一大口。
女孩瞬间就怔住了,随即开始大哭:“谁让你真吃的!谁让你真吃的!”
在三代同堂的家庭里,祖辈对孙辈的溺爱就会形成这样的情况,分享的本质变成了爱的证明,却从来没有让孩子真正体会到分享的快乐。

同时,父母辈试图管教时,祖辈的袒护又会削弱管教的效果。这时候,教育的责任就在这个家分散了。
父母无法对抗祖辈的溺爱,就会让孩子找到权威的“保护伞”。
扭曲的封闭牢笼
其实,家庭就是一个小社会,孩子在这里发展出对长辈、对同龄人和幼龄人的人际关系模式。
我们所熟悉的教育方式:孩子磕到打桌子,孩子摔倒打地板;孩子哭闹就赶紧满足,孩子就是这个小家最大的皇帝。
那么这个孩子一旦进入了社会,不会再有这么多人哄着他,他面临的结果将是什么呢?
心理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的“回声室效应”指出: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中,一些观念相似的声音不断重复;
以夸张或者扭曲的方式重现,就会令处在这封闭环境的人坚定地认为这就是全部的事实。
不仅仅是家庭教育方面,现代互联网的便捷性也让我们陷入这样的“信息茧房”中,错误地以为认同自己观点的人有许多。
而没有是非分辨能力的孩子在接受了封闭式的错误家庭教育后,又在互联网或者其所处的环境中听到了同样偏颇的事实;
那么他的三观就会像从根上腐烂的树一样,和其他人背道而驰。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教师,也是对孩子进行言传身教最好的镜子;
社会需要的也是高质量的人才,而不是营养过剩的温室里培养出的自私冷漠的花朵。
每一位家长都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在育儿之前做了足够充分的准备;
是否“持证上岗”,有没有在孩子面前控制好自己的情绪,树立了好的榜样。
孩子的成长道路只有一次,如果现在不改变,将来自然会有社会教他做人;
而改变孩子的行为,首先就要从改变你自己开始。
-The End -
作者-专序
图片源自网络,侵权请联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