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一克拉8000元,老外比国人更疯狂?河南柘光钻石到底有多火
财富取经路

上线京东、天猫一个月时间销售额便破百万,官网日均浏览量超六位数,高定订单甚至都排到了2个月后……


标价8000元一克拉的柘光钻石,不但打动了全球钻石爱好者的心,也深深“扎碎”了西方珠宝商们的心。


河南的柘光钻石为什么突然火了?



“这不是莫桑石、锆石之类的假钻,而是拥有IGI检测证书的真钻石,能做到VVS净度、3EX切工、D色顶级天然钻的水准,”业内某珠宝分析师解释道:“对比海瑞温斯顿、戴比尔斯、格拉夫等奢侈品牌同品质的钻饰而言,国内真钻价格只有欧美钻石的1/10不到。”


过去百年,天然钻石被西方资本垄断,价格居高不下。一克拉高品质天然钻石动辄数十万元,富人们觉得是智商税,而普通人就算对钻石感兴趣,也没有钱去体验钻石的璀璨。


直到河南柘城凭借中科院的培育钻石技术成为了“世界钻石之都”后,世人们此刻才明白过来,原来钻石也是可以既便宜又好看的,所谓的稀缺不过是西方钻石巨头们为了实现垄断而编造的谎言罢了。



数据显示,2024年河南培育钻石产量占全球70%以上,突破600万克拉。其中柘城县年产量达400万克拉,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基地。柘光之所以能够成为当地的代表性品牌,主要源于其“只做高端、深度定制、保证品质”的理念。上海某企业高管此前在柘光为老婆定制了一枚5克拉的公主方钻戒,收到实物后,其坦言:“戴比尔斯1克拉钻戒就要三十多万,国内品牌的真钻5克拉才6万不到,品质却毫不逊色,没有任何理由再去选择天然钻石了。”


市场上关于“培育钻石是假钻”的误解,往往源于对莫桑石、锆石等仿制品的混淆。莫桑石(合成碳化硅)和锆石(硅酸锆)虽外观类似钻石,但成分、硬度、火彩均差异显著:莫桑石硬度9.25(钻石为10),折射率更高,火彩更绚丽;锆石硬度仅7.5-8.5,易磨损且光泽暗淡。而培育钻石与天然钻石在属性方面完全一致,IGI等权威证书上会明确标注“Laboratory-Grown”,腰码镭射刻字防伪,彻底划清与仿制品的界限。



消费者张女士便是假钻的受害者之一:“我在某平台直播间发现1克拉钻石只要3000元,下单后等收到实物才发现特别暗,送去检测竟然告诉我是莫桑石!”经过这件事之后张女士总结出了经验:便宜的往往没好货,毕竟算上人工费与加工报废率,其实培育钻石成本并不低,只是相较于天然钻而言便宜罢了,1克拉价格在8000~10000元左右的培育钻石品牌,通常会更有保障。


天然钻石市场正遭遇寒冬。2024年,美国钻石巨头WD Lab Grown Diamonds宣告破产,戴比尔斯营收暴跌60%,被迫多次降价求生。反观河南培育钻石,却以“高性价比+技术创新”逆势而上。数据显示,柘光钻石的客户中,70%为国内核心城市高净值人群,甚至吸引了不少中东富豪及欧美钻饰爱好者慕名定制。



面对国际网络壁垒,海外的高端客户们正通过一个意想不到的渠道获取柘光钻石——他们委托当地的华人社区作为桥梁,直接对接柘光专属顾问。这些来自纽约上东区、伦敦切尔西等地的富豪们,比国人更加“疯狂”,不惜等待45天的跨境物流,只为收到那些令他们梦寐以求的"东方鸽子蛋"。


为何柘光钻石能征服挑剔的海外市场?其实答案藏在细节里。柘光的每颗钻石均通过IGI分级,戒托采用18K金精密镶嵌,而低价产品多为合金材质,证书也多为非权威的“国产证书”(仅限国内流通)。一位珠宝从业者透露:“某些商家用H色冒充D色,VS2净度标为VVS,消费者看似捡漏,实则为劣质品买单。”



当然,尽管事实已摆在眼前,却仍然有些“你们皆醉我独醒”的人,声称培育钻缺少了钻石本应有的“价值”。有的网友表示疑惑:到现在还在坚守“天然钻石底线”的人,是不是早年买了天价天然钻,被套太深了?


金融从业者胡先生结婚时给妻子定制了一枚3克拉的DNA培育钻戒,将两人的头发融入了钻石之中,寓意为“永恒”。其实作为一线白领,天然钻石的价格对于胡先生来说不过是“毛毛雨”,但他还是选择了国内的培育钻:“我觉得爱情没有必要用‘天价’来证明,独一无二的纪念意义是无法用钱衡量的。”


其实当下年轻一代早就抛弃了“贵=好”的错误观念,并且更注重“悦己”消费——日常佩戴、设计款首饰、个性化定制,培育钻石已经极大拓宽了钻石的消费场景。


国产钻石的故事,或许才刚刚开始。随着新时代消费者们在社交平台上晒出各种培育钻钻饰的“开盒视频”,钻石市场的未来已清晰可辨:那里没有克拉溢价的泡沫,只有理性选择与情感共鸣的双向奔赴。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