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一根辣条竟成“国货之光”?中国最“脏”小吃靠一招狂赚15亿!
彤音

很多人都没意识到辣条江湖就要变天了。千亿辣条江湖激战震撼,一场龙口夺食的大戏正在悄然上演。

麻辣王子,作为辣条行业的老牌选手,正在快速崛起,用祖传的正宗麻辣来狙击卫龙的北派甜辣。蔓延在辣条行业的口味之战,可以说是非常精彩,这场辣条的南北战争最终会鹿死谁手呢?



根据沙利文辣条行业的报告数据,在各种口味的辣条当中,消费者对麻辣辣条的偏好已经达到了49.3%,成为辣条的首选口味。在销售端,麻辣辣条也实现量价提升,2023年的销售额增幅是24%,销量增长了20.8%。

2023年的销售额增幅

在麻辣的风口之下,麻辣王子的成绩十分亮眼。2019年麻辣王子的年营收还只有6亿,到了2024年,只靠一款单品营收就翻了两倍半,达到了15亿,市场份额占比一度达到了57.9%,成为麻辣辣条赛道上的全国销量第一。而为了庆祝这一成就,麻辣王子甚至还在深圳开了一场“辣条春晚”,热闹非凡。

年销破15亿元

麻辣王子为什么能够快速逆袭,成为卫龙的心腹大患呢?正宗的辣条到底应该是甜还是辣?甜辣之争的背后究竟谁才能成为真正的辣条之王呢?



麻辣王子逆袭成功的原因非常简单,因为它一直以来坚持的正宗麻辣,刚好撞上了消费者需求趋势的拐点,最终绽放出改写行业的力量。它麻得正宗,辣得纯粹,还辣出了科技含量,辣出了花样。要知道,不是辣条变辣,而是从辣条诞生的那天起,辣条就是麻辣味的。

辣条的发源地是湖南平江。懂行的人都知道,湖南的香辣那是出了名的。街边的各种小吃,几乎都闪着亮晶晶的红油,无论荤素,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麻辣。在湖南人的童年记忆里,“恰麻辣不咯”是小吃的灵魂之问,而辣条更是将“辣”刻在了骨子里。

1998年洪水过后,湖南的酱干行业遭到了史无前例的重创,大豆减产严重,价格不断飙升。为了寻找出路,一些平江人开始研究用面粉来代替豆粉,想看看能不能打开新局面。

结果,平江的李猛能、钟庆元等几位美食爱好者竟然成功了。他们结合平江传统的香辣酱干风味,再加上去四川吃火锅时被花椒惊艳的经历,最终制作出了第一根麻辣鲜香的辣条,辣条的麻辣灵魂就此奠定。


第一批辣条上市之后,很快就遭到了市场的疯抢,辣条变得供不应求。短短几年,平江90%以上的酱干小铺都改成了辣条作坊。平江人也纷纷带着技术外出,在全国各地开办工厂,以至于有“有天气预报的地方就会有平江人在做辣条”的说法。“南麻辣王子,北卫龙”的商业传奇故事也由此展开。



当年,卫龙前往河南,成为了北派辣条的代表;而麻辣王子选择留在湖南平江,传承正宗辣条的麻辣本味,这一留就是10年。麻辣王子凭借传承下来的正宗麻辣口味,成为了麻辣辣条领域的巨头。


谁也没想到,这两个品牌不同的抉择,最终竟然会改写中国年轻人十多年的零食消费习惯,甚至还掀起了一场辣条界的口味路线之争。


很快,辣条行业就迎来了一场危机。当时,麻辣王子的创始人张玉东在市场调研时发现,辣条消费的主力人群——小学生,总是偷偷摸摸买辣条,几乎不敢让家长知道。在销售端,小卖部应付卫生检查时,也往往第一个把辣条藏起来。辣条“不卫生、不健康”在当时几乎是一种共识。

原因很简单,辣条行业竞争激烈,产品同质化严重,价格多在0.5 - 1元一包。行业没有技术壁垒,也没有护城河,厂家要盈利,渠道要分红,最终只能在生产端降本增效。


麻辣王子深知,必须做出改变。于是,它果断淘汰了年营收3亿的核心支柱产品如意棒。这一决定让麻辣王子的营收暴跌到几千万,员工数量从1200多人锐减到300不到。大量厂房闲置,原材料堆积过期。


从上游的原料商到下游的经销商,从员工、股东到消费者,都不理解麻辣王子为什么有钱不赚。一些厂商更是趁机推出山寨货,“麻辣主子”、“麻辣芋子”等李鬼产品抢占市场空白。


虽然没了收入,但麻辣王子的开支却一点没少。2013年,麻辣王子建立了行业内首个制药级别的GMP洁净车间,又投资3000万元成立了业内首家健康辣条研发中心。

创始人只能咬牙坚持,赌新品能够成功上市,能够被市场接受。研发是个无底洞,随着资金不断消耗,麻辣王子的创始人一度到了卖车卖房,和公司高管凑钱举债发工资的地步。


坚持多年之后,转机出现了。在2019年的3.15晚会上,辣条的卫生问题再度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这一次,随着平江大量小厂和作坊被封查关停,麻辣王子却站到了台前。


晚会还没开始,它就宣传自己的GMP洁净车间,之后更是连续四天开放工厂,向大众展示生产过程。这次危机让麻辣王子获得了巨大的曝光,也稳住了摇摇欲坠的辣条产业。



除了在产品上发力,麻辣王子的营销也是创意十足。别看包装上是一群中年人形象,但它很懂年轻人的喜好。别的品牌搞跨界联名,麻辣王子玩跨概念结合。它把辣条和婚礼绑在一起,5.2米的超长辣条出现在接亲现场;还把辣条放进伴手礼盒,传递喜气。

超长辣条出现在接亲现场

麻辣王子还积极向年轻人靠拢,赞助草莓音乐节让嘉宾比赛吃辣条,赞助王者荣耀的AG超玩会战队,甚至开了辣条博物馆,推出各种二次元联名产品。

在产品升级方面,麻辣王子也紧跟市场需求。如果说当年行业的痛点是卫生安全,那么现在消费者在卫生安全之上,更在意健康。于是,麻辣王子成为了行业里第一个推出“四减”的辣条品牌:减油、减糖、减盐、减添加剂,实现减糖50%、减油23%、减盐32%,让辣条变得更健康,摆脱“垃圾食品”的标签。



回顾这几十年来辣条产业的发展史,当第一包辣条从湖南平江的作坊走向深圳CBD的便利店,当十万务工者因为面粉奇迹在家门口得以安身,当海外留学生把麻辣王子塞进行李箱,一根辣条成为了连接过去与未来、海内与海外的桥梁。

最乡土的往往是最具世界性的。在各路社交平台上,麻辣王子已经成为了一张中国美食的名片,立志要辣哭全球的小孩。

下一次,当你撕开麻辣王子的包装时,或许会想起,正是这股麻辣托举着10万人的生活,翻炒出一座县城的未来,书写着中国乡土最生机勃勃的当代工业史。


本文来源@牛顿顿顿

#财经##经济##商业大事议##社会##热点##时事热点头条说#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