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盛佩玉:丈夫出轨她愤然离家,晚年公交车上重逢,掏出俩肉包送他
历来现实

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按钮,方便以后第一时间为您推送新的文章,同时也便于您进行讨论与分享,您的支持是我坚持创作的动力~

文|徐 来

编辑|徐 来

《——【·前言·】——》

1968年上海20路公交车上,盛佩玉摸出两个冷肉包,指甲掐进包子皮里渗出的油,和五十年前婚书上按手印的朱砂一样红

当年用30箱嫁妆,买下的“金玉良缘”,怎么就剩这点热气?

葬礼仪式的血色契约

盛宣怀的尸身,在水晶棺里摆了七七四十九天,上海法租界空气都是腐臭味。

11岁的盛佩玉,跪在灵堂最前排,膝下垫着苏州绣娘,赶制的金丝蒲团身后三十七个姨太太的哭声像钝刀割肉。

“表姐,吃块糕”,邵云龙从孝服袖口,掏出块压碎的桂花糕,糕屑混着棺材漆的碎末,在盛佩玉掌心堆成个小坟包。

男孩脖颈挂着长命锁,锁芯刻着“盛宓”二字——那是他母亲、盛家四姑奶奶的闺名,二十年前被盛宣怀拿去,换了汉冶萍公司三成股份。

这场葬礼埋下两个祸根,邵云龙偷走盛佩玉的素银发簪,躲进藏书楼翻烂《诗经》,找到“佩玉锵锵,洵美且都”八个字;

盛家账房先生,却在本子上记着:“四房邵氏借白布三十匹,赊账。”

十年后,邵洵美攥着婚书,闯进盛家祠堂。

盛恩颐的枪管顶在他太阳穴上:“抽大烟、玩女人、赌牌九,你拿什么娶盛家九姑娘?”

邵洵美突然扯开西装,胸口文着盛佩玉的侧脸像:“用上海滩的印刷厂,和这条命。”

1927年1月的婚礼,南京西路被看客挤爆。

三十个嫁妆箱,首尾相连两公里,压箱底的是一沓泛黄明信片——邵洵美留学剑桥时,写的152封情书,每封落款都按着血指印

证婚人梁启超,念完“天作之合”,邵洵美突然抢过婚书添了句毒誓:“若负佩玉,当如宣怀公般腹穿肠烂!”

鸦片灰里的三重背叛

霞飞路公寓的西洋钟,敲响凌晨三点,盛佩玉盯着烟榻上,交缠的四条腿。

美国女人项美丽,穿着她送的绛紫旗袍邵洵美承诺戒掉的鸦片枪,正插在那女人抹着丹蔻的脚趾间

“佩玉,快给艾米丽倒茶!”

邵洵美翻身坐起,鸦片烟灰簌簌,落在婚前协议上,盖住“不纳妾”三个烫金小楷

项美丽的中文,比鸦片膏还黏糊:“邵太太,您家烟榻比我家沙发舒服。”

这场背叛早有预兆。

三个月前,盛佩玉亲手,给项美丽戴上翡翠耳坠:“艾米丽孤身在沪,妹妹多照应。”

转头就在当铺账本,看见“美籍女客典当翡翠一对,活当十日”——当期截止日,正是邵洵美说去杭州收账的日子。

更狠的刀扎在1946年中秋夜。

盛佩玉推开保姆房门,女佣陈茵眉肚兜下,隆起五个月身孕,真丝被面上,淌着邵洵美的怀表链

“太太,少爷说您身子冷,让我帮着暖暖。”陈茵眉抓起盛佩玉的貂皮大衣擦汗,九颗鎏金纽扣崩落在地。

盛家九小姐的陪嫁皮箱再次打开,五个孩子、九件衣裳、三盒首饰,黄包车夫数到,第九个箱子时,邵公馆传来砸瓷器的脆响。

项美丽留下的波斯花瓶,终究没逃过,和英国骨瓷一样的命运。

南京“盛记酱园”开张那日,邵洵美正在典当《论语》杂志版权。

日本人的支票,压着项美丽的分手信,编辑林语堂在当票背面写:“文化汉奸,每字五元。”

而盛佩玉攥着酱缸木盖,在四十度高温里,熬出第一锅酱油——黑褐色的浆液咕嘟冒泡,像极了邵洵美烧烟泡的阵势。

提篮桥监狱的桂花糕

1958年深秋,提篮桥监狱的探视窗,结了层冰霜。

盛佩玉摸出油纸包的桂花糕,狱警瞥见糕点上的“邵”字印章,冷笑一声:“汉奸家属也敢送吃食?”

玻璃那头,邵洵美的手指,在划痕累累的桌面上抽搐——当年为项美丽描眉的手,现在只能数清监狱饭里的砂砾。

三年前公私合营,邵洵美把印刷厂账本,塞进项美丽留下的打字机,连夜逃往香港。

海关搜查行李时,箱底滑出当年为鲁迅印的禁书,此刻成了铁证。

盛佩玉在酱园后厨接到逮捕令时,酱油缸正飘着邵洵美,最后一封家书:“佩玉吾妻,速汇三百块,项美丽要出版费。”

信纸被酱汁浸透,“妻”字晕成团黑影。

伙计看见老板娘抡起铁勺,把整缸酱油泼进阴沟:“这黑心钱,喂狗都不给他!”

邵洵美在狱中过足了烟瘾,看守所发的窝头里,能抠出鸦片膏,代价是给狱警抄写。

某天深夜,他用牙膏在墙上画了幅地图:从提篮桥到盛家老宅,途经项美丽住过的霞飞路公寓,铅笔线断在南京酱园门口。

出狱那天下着冻雨,邵洵美攥着破棉袄,站在酱园对面,橱窗里摆着新出的“九小姐秘制腐乳”。

玻璃映出的人影让他愣住:秃顶、驼背、满嘴烂牙,当年为盛佩玉写情诗的薄唇,现在哆嗦着啃食垃圾桶里的馊饭。

肉包与寿衣的生死债

1968年清明,20路公交车在福州路急刹。

盛佩玉被惯性甩向前排座椅,怀里的肉包,滚到乞丐脚边——那只长满冻疮的手,还留着当年按婚书血印的断甲

“洵美?”

邵洵美蜷缩在车厢角落,破棉鞋露出三根脚趾。

盛佩玉翻遍布兜,掏出粮票的手,被死死按住:“佩玉…项美丽上个月死了…死在纽约出租屋…”

两个冷包子,在颠簸中滚进污水桶

盛佩玉到站时,听见身后传来呜咽——邵洵美正捞起泡涨的包子往嘴里塞,面皮上的指印,比当年婚书上的还清晰。

三个月后,盛家老仆在苏州河桥洞,找到邵洵美的尸体。

裹尸的破席里,藏着半块桂花糕,蟑螂啃食着糕点上的“洵美”印章

盛佩玉翻出压箱底的婚书,发现背面用血写着“来世换我等你”——墨迹新鲜,像是邵洵美出狱后添的。

葬礼那日,盛佩玉给棺材铺老板拍了九件寿衣:“他这辈子换了九个女人,到下面还得接着换。”

入殓时,长子发现最里层,寿衣缝着块碎玉——正是1916年盛宣怀葬礼上,邵洵美偷走的素银发簪嵌玉。

1989年病榻前,盛佩玉盯着电视里的《上海滩》突然笑出声。

许文强中枪倒地的镜头,叠着邵洵美偷吃包子的画面。

儿女们听见老人最后一句嘟囔:“三十箱嫁妆…还不如两毛钱的肉包子顶饿…”

参考资料

上海市公安局1958年刑事档案《邵洵美案卷宗》(编号:沪公刑档1958-0488)

盛佩玉1984年口述回忆录《邵洵美与我》(《上海文史资料》第57辑,P.23-47)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