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印巴冲突告诉中国一个道理,该硬就硬
猫哥知识分享

中国该硬就要硬,中国周边不稳定,印度莫迪学习以色列丧心病狂无人性,是对中国地缘政治的严重考验。

不久前印控克什米尔地区恐袭事件,印度将袭击责任归咎于巴基斯坦,再次引发印巴冲突。4月25日,印度宣布对巴基斯坦暂停履行《印度河河水条约》,关闭印度河某处控制河水流量的水闸。

实际上印度和巴基斯坦矛盾也是搅屎棍子的杰作,从二战后,已经发生三次大规模战争。但是把水资源作为战略武器的行为,是开了全世界人类冲突不好的先河。印度人,或是准确的说莫迪政府,已经超出了正常人的所作所为,一定会遭此反噬的。

今天我们分享的主题是《水资源与核武器的双重绞索:印巴78年对抗如何重塑世界秩序》

来,关注猫哥知识分享,用不同的视角看世界,精彩点评在评论区。

印巴对抗的根源可追溯至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殖民后,英国一贯采取地图划线的手法,实施“蒙巴顿方案”,将印度地区的穆斯林和印度教划线分治,形成了印度和巴基斯坦两个国家,而特意将了克什米尔地区模糊化,造成两国因克什米尔主权、宗教矛盾及地缘战略竞争,开始了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长期对峙。

事实上,印巴克什米尔地区实际上就是成为了亚洲的“巴尔干火药桶”。

先后于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战争,1947年印巴分治时,克什米尔土邦归属争议引发第一次战争,最终形成印度控制65%、巴基斯坦控制35%的格局。1965年巴方试图夺取克什米尔失败,1971年印度支持东巴独立为孟加拉国,彻底肢解巴基斯坦。三次战争后,双方于1998年先后进行了核试验,实质上拥有了核武器,于是奠定了“以核威慑为底线、常规冲突为常态”的对抗模式。

虽然再也没有发生大规模战争,但是相互之间的摩擦不断,经常发生恐怖袭击事件。

2025年4月克什米尔恐怖袭击事件后,印度采取断水、关闭边境等极端措施,使局势再度紧张。

这次冲突之所以引发了全世界的关注,主要原因还是因为印度突破了《印度河河水条约》的约束,将水资源武器化,为未来在跨境河流(如雅鲁藏布江)博弈中积累经验。此举可能引发南亚小国(如孟加拉、尼泊尔)对“水资源安全”的担忧。

《印度河河水条约》是在1960年,在世界银行斡旋下,印巴签署条约:印度控制东三河,巴基斯坦享有西三河的80%水量。但印度近年通过修建巴格利哈尔水电站、克里桑加水电站等项目,逐步侵蚀巴方水权,条约形同虚设。

这次印度切断印度河流域水源,造成了巴基斯坦60%的农田,正值春耕灌溉,30%的水力发电,和60%的人口饮用水造成困境,影响到2.2亿人的生产和生活。

说实话,这个就有点不厚道了。

从常规军力来看,印度要强于巴基斯坦,从双方拥核后,双方共有核弹大概340颗,相对造成了战略平衡,但是没有想到的是阿三竟然拿水利作为武器。

估计是莫迪并没有考虑到突破这道底线的后果。

别忘了,印度河起源于中国青藏高原的冈底斯山冈仁波齐峰北坡,最初称为狮泉河(森格藏布)。它绕过南迦帕尔巴特峰后,穿越克什米尔地区,流入巴基斯坦,最终汇入阿拉伯海。

印度的母亲河,恒河虽然与中国关系不大,但是中国西藏境内的雅鲁藏布江,流入印度后被称为“布拉马普特拉河”,对印度的影响非常大,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的水资源开发长期是中印两国的争议焦点,印度对其依赖度较高,尤其在农业和民生用水方面。

因此,印度因为中国在雅鲁藏布江上游修建水库水坝,也曾经一度引起了印度的不满和抗议。

如果印度打破了这个底线,那么是否也有可能以后同样受到同样的对待。

这就与中国不同意太空武器化,他们说可以,那么中国就在太空搞了武器,中国说不同意填海造地,他们说可以,那么中国南海就出现了多个大型人工岛,中国说不同意机器人武器化,他们说可以,那么好了,中国机器狗战士满地跑。

目前,对于中国的影响还没有显现出来,但是由于美国在南亚问题上,为了遏制中国,所以是支持印度的,俄罗斯对印度的太多比较暧昧,但是出于地缘政治和来自西方的压力,不会过多的偏向印度,而中国长期以来是巴铁。

不仅仅是与印度的战略抗衡,更是与巴基斯坦的战略合作,大家知道的“一带一路”关键项目,瓜达尔港、能源管道等设施位于巴控克什米尔及俾路支省。

印巴关闭边境导致瓜达尔港货运量下降45%,科哈拉水电站项目暂停,损失达37亿美元。“俾路支解放军”趁机袭击中国设施,4月19日瓜达尔港油轮遇袭致12人伤亡。

这个项目对中国打开印度洋出海口至关重要。所以无论是印度还是美国都会暗中搞些动作。我们了解的俾路支解放军曾经针对中国人员的恐怖袭击,背后就是他们的影子。

并且,印度借口巴基斯坦问题,在中印边境增派两国山地师的兵力,要引起中方的警惕。虽然不会发生直接冲突,但是癞蛤蟆跳脚面,也很难受。

中国目前还不能直接与印度撕破脸,因为印度作为地区大国,无论是地缘政治还是经贸往来,还是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2024年中印贸易额达1300亿美元。

按照现在的情况来看,印度用水资源武器化,也至是一种试探和威慑,应该不会持续发展,一个是来自国际社会的压力,一个是如果真的使印度河断流,那么将造成全世界的粮食价格上涨,由于俄乌战争造成的大粮仓的乌克兰粮食出口几乎断绝,再造成印度平原的粮食大规模减产,印度暂停出口加剧供应链危机,埃及、黎巴嫩等依赖进口的国家面临社会动荡。将造成大规模的人道主义饥荒灾难。

同时还可能造成国家能源上涨。

这就不仅是地区问题了,是国际社会不愿意看到的。所以各方的斡旋和外交努力,会给印度造成一定的压力。

印巴对抗不仅是两国的历史恩怨,更是全球治理失效的缩影。当核武器与水资源成为政治工具,任何误判都可能引发文明级灾难。唯有打破“零和博弈”思维,在“生存权”与“发展权”之间找到平衡,才能避免南亚成为世界动荡的火药桶。

中国作为毗邻大国,抛弃老好人思维,为了地区和本国的利益。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