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2025》三公来了,这次公演前期路透打得很凶,也是浪姐系列录制至今未播却争议先出圈的一次公演,相信不少观众应该会好奇正片是怎么样。
先聊聊不那么抓马的上半场。
上半场是三个团队舞台加一个双人PK秀。

双人PK秀舞台属于李晟和vava。
两位姐姐的唱乐作品《茶花开了,该回家了》层次很饱满,给出的舞台完全是专业歌手的效果,是观众有兴趣循环听的好作品。
针对个人表现,vava作为专业歌手的实力没得说,很稳很扎实,但客观来说,更让七话惊艳的是李晟,在这个舞台,她展现出了“黑马”该有的实力。

唱功强、音色有辨识度、情感也饱满有感染力,相当抓人耳朵。
很多人说歌手的唱商与颜值博主的美商一样重要,如果从这方面来看,李晟的唱商真的可以走职业歌手路线,在特邀嘉宾莎拉·布莱曼面前也HOLD住了。
团队舞台由侯佩岑组、李艺彤组、叶童组进行PK。
侯佩岑组表演歌曲是《向云端》,原本是个纯唱乐作品。

大家对这首歌太熟悉了,其实想唱出新花样还蛮难的,唯一的创新可能便是为了满足管乐的唱跳梦想,也为了让舞台更好看,专门设计了一个单人舞。
在效果上,《向云端》舞台保持住了侯佩岑组一贯的视听很稳水准,唱上面没人拖后腿,视觉上面又有很多美丽的镜头,尤其是开头录播的水上高歌画面。
姐姐们在帆船上静静歌唱,漂亮的脸配漂亮的风景,极为养眼。

后续镜头回归主舞台,虽然镜头有点乱,画面单独来看还是美的。在音乐上面,也有种长辈们在我们耳边轻轻吟唱一个童谣的感觉,整体是舒适的。
但缺点也很明显,这个舞台歌唱的太平,还是缺少了真正的VOCAL质感加成,镜头衔接也没侯佩岑团前两个舞台那么丝滑,算是比较中规中矩的唱乐舞台。
第二个表演的是李艺彤组的《Cheap Thrills》,开场活力满满。

这个舞台很有青春少女团的风格,从色彩搭配到姐姐们造型,再到舞台表演,都充满元气,歌曲也是唱跳舞台里难得好听的,是一个会让人觉得轻松愉快的舞台。
最难得的是这组姐姐们镜头表现力都很出彩,不仅黄英、李艺彤这样的专业选手亮眼,连月亮、房琪、卡琳娜这些跨界选手都给出了舞台生命力。

每个姐姐的单人镜头,都有专业女团的那种抓人感,嘉宾个人魅力呈现还是突出的,但这个舞台的短板也是上半场舞台里最明显的。
二公的时候大家应该也看出来了,这一季浪姐的户外舞台,日间表演的话很难有什么好的舞美加成,而唱跳舞台对舞美的依赖又非常高。

《Cheap Thrills》恰好是日间舞台,没了灯光各方面效果,成员们的干跳感就出来了,再加上舞台明显有点滑,舞蹈动作拉全景便没有什么力量感了。
没有舞美加成,姐姐们又不敢跳的太用力,这便导致镜头切全身效果时,大家的舞蹈看起来就略显单调,没什么层次感,感觉舞台有点浪费嘉宾的表演。
叶童组的《跳楼机》,很燃。

无论主持还是网友对叶童玩唱跳都有点担心,但《跳楼机》出来后,你会发现姐姐选择突破自我还是正确的,在不同风格的舞台,她也能带出不同的精彩。
《跳楼机》这个舞台,算是上半场舞台里音乐、舞蹈、舞美三个元素综合搭配起来效果最好的,姐姐们唱的有味道,跳也没有拖后腿。

两帅两美的镜头搭配,更发挥出了姐姐们的个人特色,江一燕、彭小苒的镜头韵味十足,叶童和蒋一侨的镜头让人直呼帅气,两两组合,效果翻倍。
上半场离家出走很久的舞美,也终于在夜间舞台里上线,张扬的火玫瑰设计搭配白衣的姐姐们,看起来居然不会太俗气,让整体效果更燃了。
当然,缺点同样存在。

《跳楼机》舞台运镜保留了本季常见的稀碎风格,有些镜头衔接很难理解导演是什么想的,这对荧屏前的效果来说会有一些影响,以及叶童的眼妆也略显夸张。
如果让七话给上半场舞蹈进行排名的话,可能《跳楼机》会更胜一筹,《向云端》《Cheap Thrills》在后,但现场票数《向云端》最高,《Cheap Thrills》最低。
这个结果,或许是受歌曲的传唱度影响?

《跳楼机》这个某音神曲虽然在神曲里算好听的,但跟《向云端》这种耳熟能详的爆款比还是缺点魅力,这可能是影响现场效果的一个元素。
当然,每个人喜欢的风格不一样,现场观众投票也一向很谜,在舞台感染力没有特别巨大差距的情况下,无论哪个舞台获胜,其实都可能存在。
但整体来看,三公上半场舞台还是缺了点味道,几乎每个舞台都有遗憾之处,与舞台效果相比,上半场更能调动观众的讨论,可能还是陈德容的“洗白”剧本。

不是说她真的拿了剧本哈,此处“剧本”是描述剪辑故事线。
三公训练刚好发生在一公播出时期,当时陈德容在节目里与王蓉发生冲突,网上骂声一片,大众普遍不太能理解陈德容作为队长的态度与对队员建议的抵触。
到了二公,热情的队长吴宣仪把陈德容当宝贝哄,虽然她仍旧觉得优秀的队员理解不了她这个“外行”的压力,却也在队员情绪价值滋养下没让冲突再现。

三公陈德容继续受宠爱,侯佩岑、管乐、邓翠雯三个情绪价值拉满又嘴甜的姐姐,直接把陈德容哄成了胚胎,她对其他姐姐开启夸赞模式,团队相处十分融洽。
如此一来,陈德容由“不好搞的前辈”变成了“好哄的姐姐”,弹幕里不少观众已经开始觉得她进步很大,直接把陈德容看顺眼了。

很“励志”的观感逆袭线,可以预见陈德容接下来口碑会反转不少,也能让观众看到与其内耗自己不如外耗大众,爱自己才能有好结果。
但这条逆袭线也存在一些争议,因为“炮灰”挺多。
一公的队友王蓉、黄英算是这条逆袭线的炮灰,当陈德容态度转变夸赞新队友包容、鼓励她时,很难不让人猜测她是在内涵一公态度差是因为队友“不爱”她。

陈德容似乎尚未意识到她想要的“爱”,更像是需要人哄,而不是平等的情绪回馈,也没有意识到一公她是队长,她“哄”队员的责任更大一些。
后续的队员也间接失去了故事线,当每个队伍的训练日常都是“哄姐姐”让陈德容感受爱时,其他队员便没有什么故事线发挥了,重心都在陈德容身上。

不过,浪姐最重要的还是舞台,只要能让陈德容认可团队,在舞台上发挥出全部力量,训练故事线上的一些剪辑侧重,对其他姐姐来说也是相互成就。
就像三公观众可能被陈德容的故事线说服,但被说服的观众,一定会欣赏侯佩岑等三位姐姐高情商与热情,为她们的团魂点赞,大家都有话题,大家都“有爱”,也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