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宴会上,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去哪了?溥仪的回答引起一片哗然
功标青史

1962年春节之际,毛主席邀请章士钊、程潜、仇鳌和王孝范等人到中南海颐年堂一起吃饭。

饭摆好了,毛主席却让众人再等一等,指着席间的一个空位说:“这人还没来呢,以前他不来我们可不敢动筷。”不一会儿,有人推门而入,此人竟是末代皇帝溥仪!

吃饭之际,毛主席问出的一句话,更是让人冒出一身冷汗。毛主席问溥仪:“传国玉玺哪里去了?”溥仪明显一愣,不敢继续动筷,他的回答也令在场众人大气一凛。

溥仪到底说了什么?

皇权的最后一棒

1908年冬天,三岁的溥仪被慈禧钦定为清朝皇权最后一棒的接棒者,此时的他连走路都还费劲儿,皇宫外,辛亥革命的烽烟已经在清朝的土地上飘起。

辛亥革命后,这个连奏疏都读不懂的小孩签署了第一份皇帝退位协议——《退位诏书》。满清的统治在这一刻画上了句号。

五年后在张勋复辟的闹剧中,11岁的溥仪在养心殿重新披上了龙袍,但这场闹剧仅仅持续了12天便黯然落幕。可能当时的他还以为在玩过家家。

1932年,溥仪成为日本关东军建立的伪满政府的傀儡皇帝。在长春伪皇宫里,这位“执政皇帝”的政令从未出过宫墙,连任命厨师都需要关东军批准。各种活动都处于日本人的严密监视之下,甚至喝水的温度都被日本人监控。

当日军战败,苏联红军逼近通化时,溥仪带着一箱珍宝仓皇出逃。最后并未逃跑成功,在沈阳机场成为苏军俘虏被押往苏联囚禁在伯力监狱,但仍享受着优厚的待遇。

当他得知要回国的消息后,不是开心而是惶恐,他向斯大林请求留在苏联,但斯大林漠视了他的请求,答应了中方的要求,把溥仪交给了新中国。

溥仪作为“头号战犯”被引渡回国时,在绥芬河车站吓得瘫软在地。在抚顺战犯管理所,这位习惯了别人伺候的皇帝甚至生活都无法自理,在这里学习自己穿衣、洗漱。

管教人员特意安排溥仪侄子担任学习组长,让他适应生活,亲身体验“人人平等”的含义。

在改造期间,他体验劳动,糊铅笔盒子、拔草、抬煤、倒夜壶。一开始缝衣服时,他能把袜底缝成麻花。

后来慢慢适应了劳动,通过劳动,溥仪饭量还增加了,身体素质都有了良好的改善,头不晕了,眼不花了。同时也接受思想改造,忏悔自己的过去。

毛主席在《论十大关系》中专门提到“溥仪这样的人都可以改造”他从最初的被迫认罪转为真心悔过。

这位皇帝曾参加过东北罪行展览,当他在展览上看到自己当年签发的《满日议定书》的时候,他曾当众痛哭,忏悔自己的罪行。

对于溥仪这个曾经的“皇帝”毛主席在1959年溥仪被释放的时候就想要见一见了,但奈何公务繁忙迟迟没有机会。

直到1962年春节的时候,毛主席才得了空闲,便想要私人宴请溥仪,并叫上一众好友在新年之际热闹热闹,正因如此,溥仪也成了这次宴会的座上宾。

宴席上,毛主席热情招待了溥仪,让他坐在自己身边。当时正值国内困难时期,餐桌上只有几道简单的菜肴,毛主席边吃边与溥仪交谈,还夹了一些菜给他。

毛主席说话幽默风趣、妙语连珠让在座诸位捧腹大笑。

就在众人谈笑之际毛主席问了溥仪一个问题,“传国玉玺哪里去了?”

听到这话溥仪立马是大气都不敢喘了,席间众人也是心头一颤,“传国玉玺,我也不知道哪里去了。”听到这个回答其他人才意识到,传国玉玺原来早已不知所踪。溥仪将事情一五一十道来。

传国玉玺之谜云

原来在冯玉祥进京,溥仪仓皇逃跑的时候传国玉玺就已经不翼而飞了,冯玉祥翻遍整个皇宫也没有找到,后来在伪满时期,他曾请求日本关东军去寻找玉玺,最后也没有结果。

传国玉玺不见了!玉玺是皇帝的印章,是至高权利的象征。公元前283年,楚人卞和献玉璞于楚王,剖出旷世宝玉,史称“和氏璧”。这块玉璧在战国诸侯间引发了血雨腥风,秦昭襄王愿以用十五座城池相换,蔺相如“完璧归赵”的故事世代相传。

秦始皇将和氏璧制成了玉玺,刻了“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字在玉玺上,从此开创了中国特有的“玉玺政治学”。玉玺被当作皇权正统的象征。

电视剧中常有皇位继承人持玉玺流亡谋划复国的戏码,玉玺成为各方势力争夺的重点。

流传的玉玺更是真假难分,乾隆年间曾证伪,清高宗曾搜集历代玉玺进行考证,在《国朝宫史》中直言“今之所谓秦玺者,皆后人慕仿刻造”。却默许臣民间流传“圣朝得玺”的传说以加强统治的正统性。

就算清朝的这块传国玉玺还在溥仪手中,这大概率也不是用和氏璧打造的那块,而是后来的仿制品。

溥仪退位时,藏匿了“皇帝之宝”檀香木玺,此物后来被用于签署伪满条约,现在藏于中国历史档案馆的条约原件上依然可以见到这枚玺印渗入纸张纤维的诡异油光。

在沈阳被苏军俘虏以后,溥仪也曾藏匿一枚玉玺,他把玉玺藏在鞋底的夹层中试图逃避检查,后来也曾将玉玺缝在棉袄里,差点因为暖气过热而暴露。不过最终还是被苏联方面发现当成战利品被缴获,至今仍未归还,但这枚也不是传国玉玺。

毛主席对此也没有表示奇怪,他说:“丢了就丢了,也没多大事情,你这个皇帝都成新中国的公民了,玉玺也就没用了。”席间众人纷纷大笑,此后便再也没有提起过关于传国玉玺的事情。

成为市民的皇帝

被赦免以后,溥仪成为了北京市民,得到了一份在植物园工作的机会。他工作时,总有游客把他认出来,用浓浓的北京腔感叹道:“呦,这不皇上吗?吃了没呀?”他笑着回答:“现在是同志了”。

有一次他参观故宫,在太和殿前站了很久,向身旁的工作人员感慨道:“当年我在这里登基,现在回来得买门票了。”

周恩来总理亲自为他牵线再婚。这是他的第四次婚姻,看着他与护士李淑贤的结婚照,周总理感慨:“你终于活成正常人了”。

后来,毛主席得知溥仪生活不太好,特意对章士钊说:“我想拿点稿费通过你送给他,改善改善生活,不要使他‘长铗归来兮,食无鱼’,人家是皇帝嘛!”。当章士钊将毛主席的稿费送到溥仪面前时,却出现了令人惊讶的一幕。

溥仪非常感动,但却表示钱不能收。因为他的自传《我的前半生》刚刚出版,也能得到一些酬劳以此来改善生活,但耐不住章士钊一再劝说,“这是毛主席的命令”。

溥仪推却不掉,只好收下。他内心十分感谢毛主席,当即做了一句诗曰:“欣逢春雨获新生,倾海难尽党重恩。”

1967年深秋,溥仪因尿毒症去世。他穿着深灰色中山装入殓,棺木里放着一本《毛泽东选集》。

守灵人发现他临终前在台历上写着一行小字:“我这一世,当过三次皇帝,最后才懂怎么做人。”这位清朝皇帝,最终以普通公民身份走完了61年的跌宕人生。

但到溥仪死后,人们也不知道传国玉玺究竟去哪了。

2004年香港拍卖会惊现“传国玉玺”,经碳十四检测为明代仿品。

2018年在洛阳工地出土带“既寿永昌”残片的玉器,引发一阵热潮,玉玺的余波仍未消除。

但在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今天,中华儿女的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不能被一块器物所决定。如果明天玉玺再次被人找到,它也只是一件具有纪念意义的文物,封建王朝的统治早已落幕,玉玺所象征的“受命于天”也早已被“受命于己”所替代。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