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女人到了中年,最怕的不是外在的衰老,而是精神和心态的枯竭。
然而现实生活中,见过一些人,总是习惯把目光放在旁人的一举一动上,把他人的看法当作自己生活的评判标准,时常深陷焦虑不安的情绪中,生活极尽煎熬。
仔细观察身边那些越活越年轻、日子越过越好的女人,往往有个共性:
她们从不窥探任何人的动态,总能保护好自己的能量,不管到了什么年龄,都保持稳定的内核,走好脚下的路。
人生下半场,真正聪明的女人,早已悟透了这3个处世秘诀。
01
不过度关注别人动态,是自救最直接的途径
不知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
只要一闲下来就会刷一刷朋友圈,看看身边人丰富多彩的人生,再对比自己的平淡生活,心中堆满了焦虑不安。
看到老同学每天吃喝玩乐,隔三差五就晒到处旅游的动态,总觉得别人的日子充满热情,而自己的生活索然无味。
看到亲戚家孩子不仅上了好大学,毕业后还找了个好工作,一大家人逐渐在大城市定居,反观自己家,似乎处处都不满意。
看到别人的丈夫在节日来临时,又是送花送礼物,又是一笔笔转账,心中羡慕不已,随之而来的就是对伴侣的怨恨。
有多少人,在这样与旁人的比较和对别人的羡慕中,再也无法看到眼前的美好,更难以感知自身收获的幸福,最后反倒把生活过得一团糟。
殊不知,人若是一味地仰望他人的生活,把所有目光都放在别人的动态上,注定会扰乱自己的节奏。
有时候想想,人生中大多痛苦,或许主要原因正是在于:
把自己的脚,伸进了别人的鞋里;把自己的精力,都耗费在无谓的攀比中。
作家中村恒子当了70多年的心理医生,后来她在自己的作品《人间值得》中,记录了大半生总结的处世智慧,让不少人受益颇深。
她在医院工作的那些年,遇到过很多深受人际关系、情感问题、人生选择等困扰的人。
有人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却因为想得到的更多,精神世界越来越空虚,而感到身心俱疲。
有人嫁入豪门,过上了亲朋好友眼中富足的生活,却在婆媳关系的问题上,一度陷入焦虑。
听了这些人的故事,在帮他们做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恒子愈发觉得:
人生在世,无需羡慕他人的风光无限,守好自身的节奏就是最好。
就像她在书中所写:
“无论是孩子还是家庭,不要试图追求完美,保持一种细水长流的态度,结果会更好。”
平日里,恒子不管遭遇了什么波折,总能保持淡定从容,对生活始终充满热情。
当别人都在忙于追求名利、金钱等欲望时,她总是不慌不乱,安心走好自己的路。
事业上,有比她更年轻的医生不断升职,待遇越来越好,她也不会因此受到影响,而是稳住自己的节奏,沉淀好内心。
在她看来,每个人的生活轨迹都是独特的,我们无需追寻他人的足迹。
很认同杨绛说过的一句话:
“人家挂着窗帘呢,别去窥望。宁可自己也挂上一个,华丽的也好,朴素的也好。
如果你不屑挂,或懒得挂,就敞着个赤裸裸的窗口。不过,你总得尊重别人家的窗帘。”
永远不要在别人的动态里,寻找自己的得失;更不要用别人的高光,对比自己的日常。
真正的成熟,不是处处都与他人比出个高低,而是趁早修炼“屏蔽力”,经营好眼前的生活。
后半生,无法得到的,要学会释怀;已然拥有的,请好好珍惜。
02
不轻易揣测旁人想法,是自愈最有效的方式
复旦教授陈果曾多次提到自己的人生观:
“喧闹任其喧闹,自有我自为之;我自风情万种,与世无争。”
在她的认知里,在不干扰别人的情况下,在不给别人带来麻烦的情况下,其实真不必那么看重别人的看法,不必那么看重别人的意见。
深以为然。你越在意什么,什么就越容易干扰到你的情绪,扰乱你的内心。
你若是把任何人随口的一句话都放在心上,迟早有一天会因为心里堆了太多垃圾而压垮自己。
行走于世间,不是所有人的评价,都值得重视,也不是所有人的想法,都值得你费心揣测。
很多时候,人之所以活得太累,就是因为掉进了人际关系的陷阱中,习惯于用别人的标准,衡量自己的对错。
被誉为先锋文学代表人物的作家残雪,时常因为特立独行的处世习惯遭受非议。
当其他作家都追求合群,想要融入主流文学的圈子时,她却选择远离喧嚣,享受独处。
面对旁人的评价,她从不在乎;对于世间的非议,她也毫不关心。
她不喜欢繁杂的人际关系,便不会强求自己去合群,也很少去参加其他作家组织的活动。
旁人喜不喜欢她,交际圈子是否广泛,对她而言,无关紧要。
日常生活中,所有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她主要用来认真生活、继续学习,精进自己、修炼灵魂。
远离人群,减少了外界的打扰,给了她更多积蓄能量的时间,自然也更利于创作出优质的作品。
现实生活中,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心境:
听到别人随口发出的一句感慨,就会反复琢磨这句话是不是在暗示自己。
发出一条信息后,对方没有及时回复,就会辗转反侧,担心人家是不是不高兴,会不会对自己有什么意见。
人生痛苦的一部分根源,就在于此。
就像那句老话说的:言未出,结局已经演了千百遍;行未果,假想不断愁眉不展;事已毕,过往还在脑海中反复上演。
内心戏太多,内耗太深,折磨的只有自己。
太在乎身边人的评价,希望得到所有人的认可,终究是一场自我消耗的争斗。
毕淑敏说的很对:“你想让世界上所有人,都对你有好评,那是绝不可能的。
如果你想取悦所有的人,你不但达不到目的,而且使你自己的一生,成为一个悲剧。
活不出自我,会变成一个没有个性,没有色彩,也没有自我价值体现的那种人。
如果你不愿意做这样的人,那就做自己的掌舵人。”
与其执着于活成别人口中的完美之人,处处揣测他人的想法,不如多一点“钝感力”,适当地放过自己。
心简单了,脸上的笑容就多了,人的状态自然也会越来越年轻。
人生下半场,不强求认同,不费力讨好,才能活得自在,步步坦荡。
03
不设想还没发生的事,是自渡最必要的修炼
为什么有的人常常觉得不快乐?
《躲在文字后面的大象》中写到的一句话或许正是这个问题的答案:
“因为你面对一件很小的事情,就会胡思乱想一整天。
你要知道,除了生病之外,你所感受到的痛苦,都来自于你的价值观。”
同一件事,有人耿耿于怀,整日沉浸其中,想的越来越多,忧思越来越重,最后甚至伤及身心健康。
而有的人却能停止过度想象,让自己的精神得以休息,懂得“未来不迎,当下不杂”的智慧。
著名作家张德芬一直拥有着极佳的状态,脸上几乎看不到岁月的痕迹。
有人请教她保持年轻的秘诀,她分享到:
“首先,不要压抑负面情绪,想哭就哭,想笑就笑。
其次,不要处于担惊受怕的状态。”
其实她一路走来,也经历了不少大起大落,迈过了无数坎坷。
但不管面对什么变故,她都不会让那些负面能量拖垮自己,而是及时翻篇,不做过多的设想。
热播剧《我的阿勒泰》中,张凤侠也是这样一个拥有极高精神境界的聪明女人。
丈夫离世后,她孤身一人带着婆婆生活在阿勒泰,通过经营小卖部谋生。
深夜一家人刚入睡,床就塌了,女儿惊慌失措,可她却淡定表示:“又不是天塌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带着女儿李文秀和婆婆外出时,文秀因为没有照看好老人,导致老人不慎走丢,恐慌不已。
幸运的是,老人最终安全找回,而在此期间,张凤侠全程充满耐心,也没有责备女儿,还安慰道:找到了就行,最糟糕的结果毕竟没有发生,所以不必太过自责。
谈了一段新的恋爱,却遭到对方的欺骗,还拐走了她的货物,她却没有哭也没有闹,反倒笑着回应:“男人没了再找一个嘛。”
她从不会把烂人烂事看得太重,心态足够轻松,生活才能过得简单美好。
李文秀觉得人生太过失败,总怕不被他人认可,认为自己活得没用,她认真开导:
“啥叫有用?你看看草原上的树啊草啊,有人吃有人用,便叫有用,没有人用,它就这么待在草原上也很好,自由自在的嘛。”
她的人生始终秉持着一个态度:拒绝一切消耗,从不反复纠结,享受当下就好。
到了一定年龄,渐渐明白:心态决定生活的质量,心情影响人生的进程。
你拥有什么样的心态,人生就会收获什么样的美好。
▽
演员刘晓庆有句话说得好:
“今天再大的事,明天就是小事;今年再大的事,来年就是故事;今生再大的事,来生就是传说。”
前行路上,凡事看开一点,难事心宽一点,烂事离远一点,日子便会过得舒心很多。
允许一切发生,停止过度忧虑,人生这段旅程才会遇到源源不断的风景。
《玫瑰的故事》中有句台词:
“人要学会自我成长,自我成全,任何时候都不要把笑的权利交给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