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际关系中,一个人说话的方式,做事的行为,往往折射出他的修养和品性。
微信作为日常沟通的工具,透过聊天对话框,有多少人际关系正在慢慢降温。
以下7种人的行为,轻则让人皱眉,重则想拉黑,看看你遇到过几个?

01
语气冷淡敷衍
当你充满热情,给对方分享,满怀期待对方回应时,等来的却是“嗯”,“哦”“呵呵”简短的回复。
那些冷淡的字,就像一道铜墙铁壁,将你的热情阻挡在外。
热脸贴上冷屁股的尴尬,让你感觉犹如被泼了一盆冷水,炽热的心瞬间冷却结冰。
对方敷衍的语句,要么对你的话题不感兴趣,要么就是根本不在意你这个人,还是少联系吧!
02
常常“已读不回”
有没有遇到这样的情况?你发出的消息等待了很久,却如石沉大海。
你以为对方在忙,没有及时看到,直到看到对方刚刚发了朋友圈,或者给别人点赞和回复。
被忽视,被晾置的感觉,比直接拒绝更让人生气和难过。
不是没时间回复,只是不想回复,你在对方心里并没有那么重要而已。

03
把你当情绪回收站
有一种人,无论何时,也不管你在做什么,只要心情不好就向你倾诉。
开始,你会耐心倾听,安慰对方,无论多晚也会陪着对方聊天。
久而久之,对方却把你当成了情绪回收站,满满的负能量倒向你,让你苦不堪言。
人的情绪是会被感染的,经常和这样的人聊天,也会让你受到负面情绪的影响,心情变得低落焦虑。
04
有事相求才联系你
最讨厌有一种人,平常不怎么主动联系你。你和对方联系,回应也很冷淡。
但如果对方遇到问题,或有事相求,会突然表现得很热情,频繁来找你。
和你说话也很客气,当你给对方解决了问题,他又突然消失,很久不再联系你。
忽冷忽热的感觉,让你有种“呼之则来,挥之则去”的愤怒。
这种被利用的感情,根本没有继续的必要。

05
语音轰炸式交流
即使是小事,也懒得打字,喜欢发语音过来。
少则十几秒,多则60秒的语音一条条发送过来,如同紧箍咒,让人产生一种压抑感。
只图自己方便,根本不考虑别人是否在公众场合,或是在开会,方不方便听。
你只能转化为文字来看,如果对方口音不标准,翻译出来也很费神。
这种只顾自己,懒惰的沟通方式,真的让人感到尴尬和厌烦。

06
刷屏式追问你
“在吗?”“在干嘛?”“为什么不说话?”“人呢?”“有没有看到信息?回个话。”
你可能此时在忙,没注意看手机,等你拿起手机发现对方发来了好几条信息。
你以为有什么急事,打开一看,原来只是问你在不在?
这些一连串,犹如机关枪扫射般的追问,简直让人喘不过气来。
一些隐私问题,你不方便回答,对方却毫无界限感,一直追问不停,真是让人无语。
07
道德绑架要求你
相信每个人都遇到这样的情况:
平常很少聊天,和你说话就是各种“求转发”“帮忙砍一刀”“帮忙投下票”。
如果你不乐意,对方就会用“这点小事也不帮我,真不够意思”来对你进行道德绑架。
将自己的需求凌驾于他人之上,强人所难,将人际关系利益化,会让彼此的感情变得廉价和功利。

写在最后:
微信聊天的本质是情感的双向流动,通过沟通增加彼此的感情。
如果一些行为和语言让对方感到反感,就会消耗彼此的感情。
高质量的关系,是建立在彼此尊重,换位思考的理解的基础上的。
远离那些消耗你的人,拒绝无效社交,把时间和精力留给真正值得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