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集王圣教序》第个字中八字头作为字头在上部时撇捺要舒展宽放,使下部笔画皆覆盖于其下,见“容、俗”。行书中亦有借鉴草书写法,两点相连,见“公”;调整笔顺,见“分”字。

《集王圣教序》第287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358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252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1815个字
倒八字头“丷”亦称“曾头点”,左右相向,左点向右,右点向左,两点写法灵活多变,笔意不可相同,牵丝连带或笔断意连较为明显,甚至可直接连写为一笔,同时应该注意其与下部笔画的关系。
左点做竖点,右点作撇点,出锋向左,两点齐平,如“義”字。或左点带钩,顿笔后即向右上挑出,左低右高,交相呼应,如“前”字。或连写,左点起笔略向右上,如“道”字;或连写取平势如“帝”字,直连右笔的起笔,右点取纵势,出锋收笔。

《集王圣教序》第27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474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189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1089个字
在《集王圣教序》中八字底“ハ”作字底时通常写成两个点笔,短小精悍,形态与字头截然不同,两者之间的距离可适当拉大,以增加字形的稳重感。两点均是左右相向,左点向右,右点向左,两点的笔意不可相同。四种写法:
一是左点多做挑点,顿笔后即向右上挑出,右点作撇点,出锋向左,左低右高,见“奧”字。
二是左点写成撇点或垂点,右点写成侧点。如“其”字,一般左右分开距离较大。
三是左侧与横画连写成横撇,以撇带点,右侧写成独立的侧点或折锋点,如“貞”字。
四是草书写法,笔画连绵,左边撇画收笔连带右侧点画,如“真”字。

《集王圣教序》第928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102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1513个字

《集王圣教序》第479个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