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朋友,警惕骗子别上当
作者:杨俊亮
在我们社会中,老年人往往是温暖、智慧和经验的象征,值得我们尊重与关爱。然而,一些居心不良的骗子却将黑手伸向了善良的老年群体,利用他们的信任与单纯实施各种骗局。不怕丢脸,我也曾多次受骗,损失惨重。这个沉甸甸的话题在我心中埋藏许久了,下面我就结合我的经验教训和众多被骗老年人的经历以及报刊网络上的一些防骗宣传,揭露一些常见的骗术,帮助老年朋友提高警惕。
养生保健类骗局
随着年龄增长,几乎所有的老年人都更加关注自身健康,寻求有效药品和保健品,期望“延年益寿”。骗子们便抓住这一心理,举办各种所谓的“健康讲座”“养生论坛”。他们先免费为老人提供鸡蛋、挂面等小礼品吸引参与,接着夸大保健品功效,声称能治愈各种疑难杂症。很多老人出于对健康的渴望,花费大量积蓄购买毫无效果的保健品。网上推销各种药品、保健品的广告更是铺天盖地,他们请来名星名医名人做虚假宣传,编造了各种证件和案例,甚至走关系在各类媒体上做宣传,把他们的产品说得神乎其神、“药到病除”,不排除有些药有些疗效,但大多数是吃不坏也吃不好,没啥用处。
投资理财类骗局
一些骗子打着“高收益、低风险”旗号,向老年人推销虚假理财产品。他们以养老项目、原始股投资、为银行做票据等为诱饵,承诺高额回报,让老人投入大量资金。实际上,这些所谓的投资项目根本不存在,或者是骗子设下的骗局,用新投资者的钱支付老投资者的回报,一旦没有新资金注入就会崩盘。有的初期确实有丰厚的回报,但后期绝对会发生各种变故,你的投资绝对收不回本钱。不少老人的养老钱血本无归,甚至把唯一的房子也作为了投资抵押。不少人多年举报告状无果,生活陷入绝境,有的因此一病不起,有的甚至走上绝路,境况十分悲惨。
冒充亲友类骗局
骗子通过各种手段获取老人及其亲友信息后,冒充其子女、孙子孙女或者是好友等,以突发急事需要用钱为由,让老人转账汇款。比如有的骗子冒充老人的孙子,称在外地出车祸急需手术费,老人因担心孩子安危,匆忙转账,等发现被骗已追悔莫及。有的骗子冒充朋友,谎称因某种事情急需一笔钱,并称短期内一定偿还,但钱到手后,立无踪影,再也无法联系。
中奖退税类骗局
骗子会冒充税务、邮政等部门工作人员,告知老人中了大奖或者可以领取退税补贴,需要先缴纳一定手续费、税费等才能领取奖金或补贴。一些老人信以为真,按照骗子指示汇款,最终被骗。
帮助出手变现类骗局
许多老年人多年来积攒了一些钱币、邮票、书画等藏品,还有的本人会书画,有许多作品。年老了,他们急于变现,一方面存些养老钱,一方面帮子女补贴家用。一些骗子看中了这个机会,利用各种手段诱骗老人上当,如承诺帮助拍卖、请名家鉴定、帮助联系买家、帮助网上销售、代开特行发票等等,让客户交付高额的拍卖手续费、专家鉴定费、中介介绍费、藏品保证金、代开发票费、入驻平台费等等,等等,其结果都是所有承诺全落空,所谓的公司或倒闭、或跑路走人,或被公安查办,其投资血本无归,根本无法讨要,即使报了案,基本也是石沉大海,根本别指望把钱收回来。
现社会已经进入到了高科技、高智能时代,骗子骗术也上升到了高智能,他们往往利用先进技术和人们的心理弱点实施诈骗。综合网上提供的资料,目前需要特别警惕的高智能骗局有以下九种。
1.AI 合成声音诈骗:骗子利用 AI 技术模仿亲友和子女声音,通过电话编造突发紧急情况需钱,诱骗老人转账。例如伪装成孩子声音说在国外遇麻烦急需费用,老人听到一定十分着急,根本不加思考就去转钱。银行人员发现不对头加以劝阻,还会招致老年人不满。这样的案例不在少数。
2.深度伪造视频诈骗:借助 AI 技术深度伪造视频,让知名人士或熟悉的人“现身”推荐投资项目或产品,利用名人效应和人们的信任骗取钱财,像伪造知名企业家推荐虚假理财产品。这种骗术让一般人难以识别,很容易相信。
3.精准信息定制诈骗:不法分子通过网络收集个人信息,针对特定人群定制诈骗内容。如对股民发送看似专业的股票分析和内幕消息,诱导购买所谓“潜力股”,实则是他们操控的股票,等股民大量买入后便操纵股价下跌获利。
4.虚拟货币投资诈骗:以新兴的虚拟货币为幌子,宣传超高回报率吸引投资者。创建虚假交易平台,让投资者在平台上买卖虚拟货币,先给些小利,等投资者投入大量资金后,关闭平台卷款跑路。
5.网络贷款诈骗:利用网络贷款平台,声称能提供低息、无抵押快速贷款。要求贷款人先缴纳各种费用,如手续费、保证金等,一旦缴纳,便失联消失。还可能获取贷款人个人信息后,进行其他诈骗活动。
6.政务类 APP 诈骗:制作虚假政务类 APP,如社保认证、税务申报等 APP,仿冒官方页面,骗取用户个人信息和银行卡信息。用户在上面操作时,个人信息泄露,资金被盗取。
7.智能家居漏洞诈骗:随着智能家居普及,骗子利用智能家居设备安全漏洞,控制设备获取家庭信息,如摄像头监控家庭情况,然后威胁用户转账,否则公开隐私信息。
8. 区块链项目诈骗:打着区块链技术旗号,推出各种项目,如区块链养老、区块链医疗等。吹嘘项目光辉前景和回报率,吸引投资者投入资金,实际上项目无实际运营,只是骗取钱财的手段。
9、打着帮助人的旗号实施诈骗。冒充知名企业,如中国移动、抖音、拼多多等,声称你不小心缴纳了某项资金,每月要自动扣除几百几千元,你不想扣除,你自己是取消不了的,他声称帮助你取消,便指导你在电脑中进行操作,不知不觉中你的微信信息便全部暴露,你的绑定银行卡里边的钱便会被全部转走。
以上骗局,多么让人触目惊心!老年朋友们,中招的不在少数,成千上万哪!各个公安局的经侦部门,每天排队报案的人都是人山人海啊!我敢肯定的说,报案是必要的,但通过破案把钱找回来的可能微乎其微, 因此有许多人就自认倒霉,也不去报案了,这样实际上是为犯罪分子减轻了罪责,但这也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有不少人怕被人知道丢了脸面不去报案,也有的人深知报了也是白报。他们的心情我深深地理解。
为什么诸多的老年朋友们会受骗,包括我在内,究其原因,我感到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老年人心地善良,容易轻信,架不住骗子温情的假相和关心的话语。
二是急需用钱,当骗子承诺能为自己解决困难时便轻易相信,不加考虑地按照骗子的要求去做。
三是贪图小便宜,得一些小礼品却花大价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赚小便宜吃大亏。有些人被骗子高额的回报宣传打动了心,期望一下子能够脱贫致富,却在虚幻的兴奋中上了大当。
四是骗子骗术太高明,让你防不胜防。有些骗子长得很漂亮,言语很温柔,对人关怀备至,老年人很快被俘虏,言听计从,一步步走向陷阱。
有人说,被骗的老年人都是文化低的没见过世面的,可不是这样的。被骗的老人中不乏有老专家、老教授,还有很精明、很精明的人。骗子有很多是高智商的人,他们的骗术很高超,具有很高的欺骗性和迷惑性,稍不注意就会中招,生意场上被骗的事例不是比比皆是么,被骗者许多都是精英吧?
查办骗子是专门部门的事,但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有义务加入到反诈骗斗争中去。首先我们要认真学习反诈骗知识,掌握反诈骗本领,不上当,不给诈骗分子可乘之机 ,同时要积极宣传反诈,让更多的人少上当受骗。骗子心黑手辣,没有道德底线,致无数家庭破败,一定要与他们作坚决的斗争,配合公安机关把他们绳之以法。以下几点要特别注意:
一是当遇到陌生人以各种理由索要钱财时,一定要保持冷静,多与家人沟通商量,不要轻易转账汇款。
二是戒除贪心,不占小便宜,当遇到事先要你拿钱的事时,就可能是骗局,绝对不要上当交钱。
三是不要轻信网络宣传,要通过正当渠道购买诚信商家的产品。特别要戒掉疯狂购物的嗜好,少买不买那些“三无”产品。
四是对亲友们的理财宣传,要理性地分析。有些亲友,可能就是骗子,要引起警惕,防止“杀熟”;有些亲友,确实出于好心,但他们可能是上了骗子的当,帮了骗子的忙。如果你觉得不对劲,就要客气地拒绝,并且说服亲友也不要上当。
我在这里呼吁老年朋友:陌生的电话千万别接!网上出现的不明链接千万别联!网上虚假的宣传千万别信!那些乱七八糟的“三无”保健品千万别买!那些不靠谱的理财千万别做!一定要相信天下没有掉馅饼的好事,如果你有的是的钱,可以去尝试去做一些事情,如果你只是靠退休工资过日子,那你务必要保住这点“老本”,不做任何没有把握的事情,导致它轻易流失。
此外,我希望子女们也要多关心老人,了解老人们的生活情况,提高他们的防骗意识,常给老人讲讲常见的诈骗案例。让我们共同努力,为老年人营造一个安全、和谐、幸福的生活环境,守护他们的晚年安宁。
(二○二五年四月十八日)

作者简介:杨俊亮,退役军官、北京市机关退休干部。自幼喜好文学艺术,数十万字文学、数千篇书法和摄影作品在各类媒体发表,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出版政论、诗歌、摄影作品集10余部。现为中国社会书画院会员,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顾问,中国教育电视台《水墨丹青》书画院会员、《水墨丹青》《名家讲堂》栏目签约艺术家,中国文化艺术发展促进会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全国艺术家公示系统认证入网艺术家,中国馆藏级艺术家网首席艺术顾问。中国摄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家俱乐部理事会会员。编写军事教材曾被评为全军科技成果一等奖,音乐作品(歌词创作)曾获得全军一等奖,全国三次金奖、一次银奖,被授予“中国优秀音乐(歌词)指导师”称号。先后被有关艺术部门授予“2021年当代书画界杰出贡献人物”、“优秀人民艺术家”、“中国书法终身成就奖”、“献礼香港回归艺术大使”,“作品最具收藏价值艺术家”、2023年“聚焦两会、德艺双馨书画名家”等荣誉称号。著有摄影书籍《书影心声》《美在心中》《灵动瞬间》,出版《石子集》《零落心香》诗歌散文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