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汇泉学校:消逝的校园,永恒的记忆
听说读写全冠军

随着时光的流转,一所承载着六十余载悠悠岁月的学校,今年缓缓地关闭了校园的大门。闻听此讯,感慨万千。我曾在这里度过三年初中时光,那时的欢声笑语、青涩懵懂的回忆,至今还历历在目。参加工作后,我有幸以教师的身份再度踏入这片熟悉而亲切的土地,在此默默耕耘,一晃便是三十多个春秋。每一次站在讲台上,望着那一双双求知若渴的眼睛,心中就充满无比满足和自豪。这所学校,便是沂源县徐家庄中心学校,几代人心中魂牵梦绕的汇泉学校。

徐家庄中心学校,宛如一颗明珠镶嵌在沂河的源头,坐落于鲁村镇西南一隅。东西南三面有马头崖、寨山、艾山三山环绕,附近有邢家庄、埠西、乐村三村相邻,勾画出一幅宁静祥和的乡村学府画卷。该校始建于1959年,最初名为红卫农中。若追溯其根源,早在民国八年,当地政府便在汇泉寺遗址上设立公立学堂。1971年,在此建立沂源县第十四中学,开始招收高中生,校名历经多次更替,先后为沂源县红卫农中、沂源县第十四中学、沂源县徐家庄中学、沂源县徐家庄中心学校。该校因当初建在汇泉寺遗址之上,周围十里八乡的村民,习惯称它为汇泉学校或者汇泉十四中。随着学校的不断发展壮大,先后建起四座教学楼、一座学生公寓楼、一个学生餐厅和一个塑胶操场。学生最多时达到1800多人,教师最多时达到百余人。

步入校园,绿树成荫,花草繁茂,到处洋溢着浓郁的书香气息。校园内,有一棵千年古柏,是山东省重点保护古树。传说它于宋朝时期栽种,历经千年风雨霜雪,却依旧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它高耸入云,宛如一位穿越千年时光的老人,静静伫立在校园,见证了徐家庄中心学校的起起落落,目睹了徐中人的拼搏奋斗历程,它象征着徐中人坚韧不拔、无私奉献的精神。校内还有一眼古泉——汇泉,其历史更逾千年。宋朝时,在此建一寺院,因这泓清泉得名汇泉寺。汇泉千年流淌,水声潺潺,如同一曲永恒的乐章。它象征着徐中人滴水穿石、持之以恒的拼搏奋进精神。古柏和汇泉精神,是校园文化的灵魂;这两个微景点也是同学们学习之余休憩的乐园。课余饭后,同学们或三三两两围坐在树下,畅谈理想;或漫步于泉边,听泉水潺潺,静享校园的美好时光。

徐家庄中心学校始终秉承“以人为本,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积极倡导“情趣教学”。立足“以爱育人、以情动人、以趣促学”的教育模式,通过情境引导、兴趣驱动、活动展现等方式,为孩子们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让知识的汲取如春风化雨。在语文学科,学校开创了课前演讲与阅读教学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口语表达与写作能力,全方位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优化育人环境,学校精心组织开展各学科社团活动,让学生的兴趣和特长得以发展,培养学生高雅的艺术情趣。学校创办了《汇泉文学报》和《数学学习报》,还不定期举办各类比赛活动,为学生搭建展示才华与学习交流的广阔平台。学校荣誉展室里,那无数奖状和奖杯熠熠生辉,无声地诉说着全校师生曾经的努力与拼搏。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变迁,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市流动、迁徙,导致农村学生逐渐减少,在此背景下,合班并校已经成为社会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这所具有60多年历史的汇泉学校,缓缓闭上了校门。2023年6月,该校中学部并入鲁村中学;2025年3月,小学部合并到鲁村中心小学。至此,汇泉学校这个名字,将退出历史的舞台,只能永远存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在过去的六十余载,一代代教师如辛勤的园丁,在这片土地上默默耕耘,青丝变白发;一代代学子如青青的幼苗在这里拔节孕穗、茁壮成长,在这座知识的岛屿上沐浴阳光雨露,从这里扬帆起航,奔赴远方,追寻新的梦想。

那熟悉的校园里,每一寸土地都留着同学们深深浅浅的足迹,每一个角落都回荡过他们清脆悦耳的欢声笑语。曾经,他们在教室里全神贯注地聆听老师的谆谆教诲,如饥似渴地汲取知识的养分;在操场上尽情地挥洒着青春的汗水,绽放生命的活力。校园里那棵千年古柏,恰似一位沉默的历史见证者,见证了无数的风雨变迁。它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学校的历史与沧桑。那粗壮的树干,承载着岁月的厚重;那繁茂的枝叶,记录着时光的痕迹。在古柏树荫下,曾有多少梦想如种子般生根发芽,向着天空奋力生长。那眼千年的汇泉,依旧潺潺流淌,如一位不知疲倦的歌者,曾经给校园增添了一份灵动与诗意。学生们曾在课余时间来到泉边,感受那清凉泉水带来的惬意与舒畅。泉水的叮咚声,宛如一首古老而悠扬的歌谣,伴随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成长,成为他们青春岁月中动人的旋律。

汇泉学校历经60多年的发展,如一座人才的摇篮,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优秀人才,可谓桃李满天下。一代代汇泉学子从这里出发,升入全国各类大学,其中不乏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国家名牌大学的佼佼者。有些学生虽未能考上理想的大学,却也凭借自身努力,成为某一领域的优秀的祖国建设人才。他们的身影遍布全国各地,在各自的岗位上为国家建设贡献着力量。这里,曾是他们知识的殿堂,是梦想的起点,他们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最美好的青春岁月,收获了知识,快乐地成长。

如今,汇泉学校已然成为一个时代的记忆。那熟悉的校园,宛如一本青春的相册,珍藏着无数美好的瞬间;那默然矗立的古柏,恰似一位梦想的守望者,静静守护着学子们的理想;那流水潺潺的汇泉,犹如一首记忆的歌谣,在岁月的长河中永远传唱……

汇泉学校虽然将成为一段渐行渐远的历史,但汇泉精神,如同璀璨星辰,将永远熠熠生辉,并在时光的流转中得到继承和传播。汇泉学校培养的学生,将会在各个领域发光发热,继续发扬汇泉的优良传统,让汇泉精神的火种,在新时代的天空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最后,附上以前写就的一首《汇泉学校赋》,愿与曾在此执教过的老师和从这里毕业的校友,一同缅怀曾经的校园时光。

汇泉学校赋

古寺遗基立杏坛,汇泉学校史悠绵。

千年翠柏凌云耸,千载灵泉映日涓。

钟声昔时禅意绕,铃鸣今岁学声传。

师恩滋润桃李茂,学子扬帆追梦远。

(沂源县鲁村中学沂源县融媒体特约记者孙晓)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