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印度对中国出手,美高官到访当天,宣布对中国钢铁加关税!
半历写书

印度这回对中国钢铁可真下了狠手,4月21日,趁着美国副总统万斯访印的当口,印度直接宣布对部分中国钢铁加征12%的临时关税,摆明要给本地钢企撑腰,这事儿挑的时机太微妙,明显是冲着中美印三方博弈去的。

印度想借着抱美国大腿,换点关税减免的甜头,可这步棋走得有点冒险,中印贸易那么深的纽带,1277亿美元的买卖,印度真敢和中国闹掰吗,再说了,靠关税保护钢企,治标不治本,印度自己的竞争力咋办?

文案|编辑:清

印度最近对进口钢铁动了刀,直接宣布从4月21日起,对部分钢铁产品加征12%的临时关税,政策一出就生效,打算先试行200天,消息一放出来,矛头直指中国,毕竟中国是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来源国。

这几年,中国钢铁源源不断地涌入印度市场,让当地钢企叫苦连天,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感觉被挤得喘不过气,印度钢铁部直接站出来说,这关税就是为了给本地厂家撑腰,挡住进口的洪流。

其实,印度对中国钢铁设限不是头一回了,2024年9月,印度财政部就对从中国和越南进口的不锈钢焊接钢管加了12%到30%的关税,期限长达5年,这次临时关税虽然时间短,但信号很明确:印度想把中国钢铁挡在门外,保住自己的市场份额,2024年,印度连续第二年成了成品钢铁的净进口国,数据摆在那儿,中国钢铁的竞争力让印度有点坐不住。

表面上看,印度这招是为了保护本地产业,但背后还有更深的算盘,加关税的时机挑得太巧,正好赶上美国副总统万斯访问印度,这让人忍不住怀疑,印度是不是在配合美国,借着关税的事儿向华盛顿表忠心,毕竟,美国最近在全球贸易场上四处点火,印度这时候跳出来,像是想在这场大戏里分一杯羹。

万斯这次访印,印度可是下了血本,莫迪亲自接见不说,还安排了仪仗队、欢迎广告牌,甚至连交通都管制了,排场拉得满满的。白宫那边放话,双方在关税谈判上有了大进展,还敲定了降低关税的路线图,这可是美国头一回对印度松口,愿意在关税上让步,谈判桌上,双方还聊了国防合作、关键技术、能源项目,甚至扯上了地区安全的事儿。

这背后,印度和美国各有各的小九九,印度这边,早就对美国的“无差别关税战”不爽,美国之前对印度商品加了26%的“对等关税”,后来虽然暂缓90天,但10%的基础关税还是没撤。印度急着让美国把这10%给免了,为此不惜放低身段,承诺大幅降低对美国商品的关税,甚至愿意多买美国的石油和天然气。

美国呢,目的更直接,华盛顿想拉印度入伙,壮大战线,减少对中国制造业的依赖,过去几年,美国在印太地区频频动作,试图通过贸易和安全合作,把印度绑上自己的战车。万斯访印期间,双方敲定的关税路线图,就是美国抛出的一个甜头,换取印度在战略上的配合,印度这次对中国钢铁加关税,多少有点“投名状”的味道,想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站队的心。

要说印度对中国钢铁加关税的影响,绕不开中印贸易这本账,2024年,中印贸易额高达1277亿美元,印度从中国进口1135亿美元,出口到中国的只有143亿美元,逆差足足992亿美元。电子产品、工业制成品、医药原料,这些印度市场上的关键货品,很大一部分都来自中国,印度要是真和中国闹僵,这些供应链可不是说换就能换的。

钢铁只是中印贸易的一个缩影,中国钢铁价格低、质量硬,印度钢企很难正面刚,2024年,中国成了印度第二大钢铁进口国,这让印度本地厂家压力山大,但光靠加关税就能解决问题吗?恐怕没那么简单。印度自己的钢铁产业,技术和管理上还有不少短板,靠贸易壁垒只能暂时喘口气,长远看,竞争力还是得靠自己练内功。

更关键的是,中印贸易的紧密程度,决定了印度没法轻易和中国翻脸,1277亿美元的贸易额,不是小数目,印度要是为了讨好美国,把和中国的大买卖搞砸,自己的经济怕是要先遭殃,中国商务部在万斯访印当天就放了硬话,明确反对任何国家拿中国利益做交易,还说会采取反制措施,捍卫自己的权益,这话的分量,印度不可能听不懂。

美国在背后推波助澜,目的再清楚不过:拉拢印度,孤立中国,过去几年,美国在全球贸易场上四处挥舞关税大棒,试图重塑供应链,减少对中国制造的依赖,印度作为世界第二大粗钢生产国,又是印太地区的重要玩家,自然成了美国眼中的香饽饽,通过降低关税,美国想给印度点甜头,换取印度在贸易和安全上的配合。

这套打法,美国已经玩得炉火纯青,华盛顿不光想让印度多买美国货,还希望印度在印太地区当个“马前卒”,帮着牵制中国,万斯访印期间,双方聊的那些国防合作、地区安全问题,摆明了是想把印度拉进美国的战略圈子,降低关税只是个引子,真正的目标是通过贸易和安全捆绑,削弱中国在全球的影响力。

但美国这招,真的能如愿吗?全球贸易是个大棋盘,印度有自己的算盘,不可能完全听美国的,中印贸易的深度,远不是几句承诺就能取代的,美国想用关税减免把印度彻底拉过来,恐怕没那么容易,毕竟印度经济对中国的依赖,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

印度这次对中国钢铁加关税,看似是为了护住本地产业,实则是在中美之间走钢丝,印度想通过配合美国,换取关税减免和更大的市场空间,但这步棋,风险不小。美国的信誉,在国际贸易场上一直是个问号,过去,美国和不少国家谈合作,翻脸的时候可没少见,印度指望美国兑现承诺,恐怕得打个问号。

印度钢铁产业的根本问题,不是靠加关税就能解决的,技术落后、管理低效,这些硬伤不补齐,印度钢企在国际市场上还是站不稳,2024年,印度已经是成品钢铁净进口国,这说明问题不光是进口多,本地产业的竞争力也得好好反思,长期躲在关税的保护伞下,印度钢企只会越来越懒得创新。

还有中印贸易这道坎,1277亿美元的贸易额,992亿美元的逆差,这些数字都说明,印度经济和中国绑得太紧。真要为了美国把中印关系搞僵,印度自己的供应链、制造业,甚至普通消费者的钱包,都得跟着吃亏。中国的反制措施,也不是说着玩的,印度这回的冒险选择,到底值不值,时间会给答案。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