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单反时代来到无反时代,老镜头是“传家宝”还是“电子垃圾”?
比起单反,无反相机轻如鸿毛、快如闪电,但单反玩家最头疼的问题来了——那一柜子老镜头,到底该留还是该扔?
以佳能、尼康为例(索尼:谢邀,没啥单反),转接环成了“救命稻草”,但老镜头转接后画质、对焦、兼容性全看缘分。今天咱们就掰开揉碎,聊聊哪些镜头值得当“传家宝”,哪些该趁早挂某鱼止损。

先来看看下面这些镜头,请“焊死”在你的防潮箱里!
大光圈定焦镜头(f/1.8及以上)
光学素质能打,虚化效果感人,转接后画质损失尚可接受;
比如佳能EF 50mm f/1.2L、尼康AF-S 85mm f/1.4G;
同规格无反镜头价格翻倍,转接环才千把块,这样四舍五入下来差不多等于白嫖。
300mm以上超长焦镜头
单反时代售价三五万,现在二手骨折价;海鲜市场上佳能EF 400mm f/2.8L II暴跌至2万+,而同规格RF镜头价格则相当坚挺6;拍鸟、打月亮够用,对焦慢点?咱就当锻炼耐心了。
特殊镜头,比如移轴、微距、鱼眼
这类镜头新品开发少,二手市场相对稀缺;例如佳能TS-E 24mm f/3.5L II移轴镜头,二手大概1.2万,转接成本约2000元;但这类镜头玩的是“小众刚需”,别指望保值,但用一次回本一次。

下面这5类镜头正在疯狂贬值,赶紧处理!
标准变焦镜头(如EF 24-70mm f/2.8L)
现在二手价差不多腰斩至5000元,同规格RF镜头二手仍要1.2万+;即使转接,对焦拉风箱,视频追焦直接摆烂。
入门级“狗头”
典型代表:佳能EF-S 18-55mm f/3.5-5.6;画质本就“马赛克”,转接后边缘崩成毕加索画风。
早期超声波马达(USM)镜头
对焦噪音堪比拖拉机,图书馆拍照?直接社死现场。
副厂“孤儿镜头”
据传腾龙某型号转接尼康Z9烧主板……兼容性玄学,轻则功能阉割,重则相机变砖。
胶片时代老古董
手动对焦+无电子触点,转接后测光靠猜,EXIF信息全空白。当然,留着收藏也不是不行。

那么,到底留or扔?也可以看完这张表再决定
镜头类型 |
留的理由 ✔ |
扔的理由 ✘ |
大光圈定焦 |
性价比之王,虚化真香 |
重量劝退,自动对焦慢 |
超长焦 |
省下3万买机票拍雪山 |
对焦速度不如无反原生镜头 |
特殊镜头 |
小众需求无可替代 |
使用频率低,吃灰概率90% |
标准变焦 |
暂时没钱换RF镜头 |
二手价暴跌,早扔早解脱 |
副厂镜头 |
偶尔凑合用 |
兼容性风险,可能烧主板 |
如果你是实用党,只留高频使用的镜头,其他统统换钱买无反新宠;要是专情的情怀党,把防潮箱当博物馆,偶尔拿出来抚摸,也可以回忆单反黄金时代;真的是不差钱的话,也可以当一名投机党,囤积稀有镜头,赌十年后成古董(器材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换门无反不是“断舍离”,而是“精准投资”。留的镜头要能干活,扔的镜头要能回血——毕竟这个年头,钱也不是大风刮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