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4月22日,董明珠在格力电器临时股东大会上讲出了一番话。其中再次提到小米汽车,具体为:小米汽车“烧死人”你们看到了吧,但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从没有火灾事故,这就是实力,这就是技术。

如何看待董明珠的这一番观点?
首先笔者认为有关小米汽车“烧死人”的交通事故截至目前尚无准确鉴定结果,车辆的起火原因还没有确认;虽然发生于池州段交通事故客观上造成3人死亡,但是没有确认事故原因就轻易下结论称“小米汽车烧死人”是非常不负责任的。

如果可以这样下结论的话,那么假设一间屋子里有安装格力空调但因为其他电器故障起火导致人员伤亡,是不是也可以说“格力空调烧死人”呢?
当然这也只是一种假设,因为现在没有确定造成车辆起火的原因。
所以现在只能不下结论,静待结果确认。
反之,作为知名企业家和公众人物,董明珠这样的观点很容易引起公众的误解,不应该这么不负责任;而且董明珠的一些观点看起来已经不像企业家的水平,某些观点甚至可以称之为癫狂,比如其曾经对国产汽车的恶评,而这个时间节点应当是与格力合作的银隆汽车严重走下坡的阶段。

“格力在北京大1路跑了十几年”的车是什么车,又究竟跑了多长时间?
在看到这一段话的时候实在是有些记忆错乱的感受,十几年前的汽车领域里有格力吗?似乎根本没有它的事情。
今年是2025年,十几年前显然是2015年之前才对。
格力和汽车行业产生交集的时间节点应当是2016年,彼时董明珠计划以130亿元收购珠海银隆,但是由于股东反对所以并未成功。而珠海银隆新能源成立的时间确实更早,量产车也确实有超过十年的时间,只是这个阶段里和格力还是没有什么关系的。一定要说格力银隆汽车在大1路现身,那些纯电动大客车到来的时间应当是2017年。

格力汽车近期的相关资讯说明该企业并不打造乘用车,打造的车辆主要以工程车为主;所以一般汽车爱好者对于格力汽车业务并不熟悉,格力汽车业务与小米汽车等乘用车生产制造企业也没有竞争关系。
理论上从格力发出的声音应当是有一定参考价值的,因其在没有竞争关系的前提下发出的观点应当会客观。
但是从董明珠对小米品牌和雷军的态度来看,其明显有主观恶意情绪。
一个过了古稀之年的、71岁的老太太,戾气不应该如此之重了;格力电器似乎也应当考虑换一换人喽,笔者认为任由董明珠不分场合的大放厥词,对于格力的品牌形象绝非是好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