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40%苯甲吡唑“万能杀菌剂”揭秘它如何横扫30+病害,9作物技巧!
耕见未来



一、作用机理:双管齐下,病菌无处可逃!

1. 苯醚甲环唑(三唑类杀菌剂)

  • 干啥的:专治真菌界的“钉子户”(如白粉病、锈病、叶斑病)。
  • 怎么干:破坏病菌细胞膜合成(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让病菌“饿死+干死”。
  • 特点:内吸性强,能渗透叶片正反面,持效期长达15~20天。

2. 吡唑醚菌酯(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

  • 干啥的:对抗霜霉病、疫病、炭疽病等“暴发户”。
  • 怎么干:切断病菌能量供应(抑制线粒体呼吸作用),让病菌“断电瘫痪”。
  • 特点:速效性好,喷后2小时下雨不愁,还能增强作物抗逆性!

复配优势

  • 杀菌谱翻倍:1+1>2,横扫子囊菌、担子菌、卵菌等30+种病害。
  • 防效升级:兼具预防+治疗+铲除,病害爆发期也能“力挽狂澜”!

二、防治病害类型:这些病用它就对了!

1. 高防效病害清单

  • 叶部病害: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褐斑病。
  • 茎秆病害:纹枯病、蔓枯病、疮痂病。
  • 果实病害:黑星病、轮纹病、疫病。
  • 土传病害:根腐病、茎基腐病(灌根使用)。

2. 一句话避坑指南

⚠️ 不擅长:细菌性病害(如角斑病、软腐病)、病毒病。
搭配建议:混配春雷霉素、中生菌素可扩大防治范围!


三、9大作物使用经验:农民亲测的“黄金配方”!

1. 小麦

  • 防治对象:赤霉病、白粉病、锈病。
  • 用法:扬花期初期,40%苯甲·吡唑醚菌酯20ml+25%氰烯菌酯30ml/亩,兑水30斤喷雾。
  • 效果:防效90%+,减少“赤霉毒素”,亩增产100斤!

2. 水稻

  • 防治对象:纹枯病、稻曲病。
  • 用法:破口前5~7天,20ml苯甲·吡唑醚+12.5%氟环唑20ml/亩,重点喷茎基部。

3. 果树(苹果/柑橘/葡萄)

  • 防治对象:炭疽病、黑星病、疮痂病。
  • 用法:谢花后至幼果期,2000~3000倍液喷雾,混配代森锰锌更安全。
  • 技巧:避开高温(>35℃)使用,防果面灼伤!

4. 蔬菜(黄瓜/西瓜/辣椒)

  • 防治对象:白粉病、霜霉病、疫病。
  • 用法:病害初发期,15~20ml/亩兑水喷雾,7~10天1次,连用2次。
  • 神操作:混配氨基酸叶面肥,修复病斑,叶片返青快!

四、使用技巧:3个关键细节决定成败!

  1. 时机为王:病害发生前或初发期用药,雨后补喷防复发!
  2. 浓度把控:果树幼果期慎用高浓度(建议>3000倍液),防药害。
  3. 混配禁忌:避免与强碱性药剂(如石硫合剂)混用,现配现用!

五、总结:一药多用,省钱又省心!

40%苯醚甲环唑·吡唑醚菌酯是病害防控的“多面手”,合理使用可实现“一喷多防”。记住:早预防、科学混配、轮换用药,才能延长药剂寿命,让作物远离病害威胁!

转发收藏本文,关注我获取更多《杀菌剂混配口诀表》!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