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工十年还是工,生意虽小能成东”
这句话,藏着多少在外打工人的焦虑,以前,在农村除了种地,根本没什么收入,所以外出打工是迫不得已的选择。
而现如今,经济下行压力加剧,许多的制造业陷入困境,导致很多打工人陷入两难境地。
回农村吧!又不知道干点什么!
今天我就为大家分享一个适合在农村的小生意,投资不大,几千块就可以启动。
虽然看起来不起眼,小打小闹的,但有人靠这么一个小生意,让一家老小衣食无忧,甚至供出大学生。
这就是看似平凡的小生意——豆腐作坊

对于豆腐,相信大家都不陌生吧,它作为千年传统食材,是每个家庭餐桌上必备的,需求量大,所以投资一个豆腐小磨坊还是不错的。
其实制作豆腐看似简单,实则处处考验人的细致与耐心。
生在农村的都知道,以前老一辈人做豆腐要守着石磨转上千圈,那个豆汁顺着石磨要滴大半天。
压豆腐就是用百斤重的木头压制成型,一天下来腰酸背痛,而且产量又低,只够当天卖。
而现在随着技术的进步,这项传统的工艺艺实现了机械化转型了,磨浆机代替了以前的石磨,压榨机取代了人力承重。
原本需要一家人干的体力活,现在一个人就可以操作了,而且效益还挺高的。
以前一家人忙一天才做一板豆腐,如今机械化一天可以做五板以上。
所以我们只要投入几千块钱,购置一台打浆机与一台压榨腐机就可以了。

机器有了,我们以标准的一板石膏豆腐为例细算一笔账:
豆腐原料主要是大豆,我们精选22斤东北大豆作为原料,按市场价4元/斤计算,光豆子成本都88元,再加上石膏粉、滤布损耗、电费燃气等杂项支出,每板成本控制在95元。
因为大豆的转化效率,经过浸泡研磨过后,22斤的豆子能产出120斤豆腐,相当于每斤大豆变身5.5斤成品。
按批发价2.5元/斤计算,一板豆腐就有300元。
还有豆腐在制作过后,还会产生15斤豆渣,我们还可以卖给养殖户,按0.8元/斤,就是12元。
那么我们一板豆腐除去成本,净利润有217元。要是每天稳定产出3板的话,一天毛利也有650元。
但还要考虑设备折旧,运输等成本,一个月万元收入还是保守的。

豆腐的制作不难,重要的是销售渠道,我们可以选择流动零卖,选择5-8个比较密集村子。
固定每周一三五上午或者下午在各村中心位置停留一小时,以叫卖或喇叭方式,形成稳定的客源,建立好自己的口碑。
还可以对接一些中小学食堂、工地、以及农家乐等,建立长期合作。
总之,豆腐生意就像那口老磨盘——转得慢,但实实在在每一圈都碾出浆。人生没有捷径,不过是普通人咬牙磨出来的。
如果你不怕起早摸黑,还能抗得住200斤豆袋的话,或许真能从一块豆腐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