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内地最有权威的大学排名机构有三家,就是武书连、校友会和软科。这三家机构每年都会发布中国大学排行榜。

校友会的排名侧重于学校的规模和综合优势,武书连则更注重于学校声誉以及影响力等,软科排名更侧重于科研和人才培养等指标。
大家更相信软科的排名。
近日,软科发布了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排在前十名的分别是:
1.清华大学
2.北京大学
3.浙江大学
4.上海交通大学
5.复旦大学
6.南京大学
7.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8.武汉大学
9.华中科技大学
10.西安交通大学。

对于中国大学前十名,每个排行榜大同小异,“清北浙交复”前五名基本不变,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定格局,后五名略有变化,有时候西安交通大学下,哈尔滨工业大学上,这也算正常。
清北浙永远是前三名,几乎不可撼动,至于复旦大学和上海交通大学,第四、第五的位置这两所学校经常互换。
根据软科2025年最新的排名,前十名被三个城市瓜分了大半,比如北京占两所:北大和清华;上海占两所:上海交通大学和复旦大学;武汉占两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北京市总共65所高校,985和211大学数量很多。

北京市985大学8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央民族大学。
纯211大学18所:北京邮电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
上海市上海具备本科以上教学资质院校41所。

4所985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
11所211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科技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海军军医大学、上海音乐学院、上海体育大学。
武汉这座城市拥有82所大学,是全国拥有大学最多的一个城市。
985大学就有2所:武汉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
211大学竟然有5所!即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中农业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和中国地质大学。
这三座城市大学数量多,优质大学也多,排名前十的大学也多,这叫“锦上添花”。

根据软科2025年中国大学排名,特色大学榜主也产生了。
1.综合性大学榜主:清华大学、北京大学、浙江大学;
2.医药类大学榜主:北京协和医学院;
3.中医药大学榜主:北京中医药大学;
4.财经类大学榜主:上海财经大学;
5.语言类大学榜主:北京外国语大学;
6.政法类大学榜主:中国政法大学;
7.民族类大学榜主:中央民族大学;
8.体育类大学榜主:上海体育大学;
9.合作办学类榜主: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这次软科给新型研究型大学评分不算高,比如南方科技大学排32名,上海科技大学排41名,虽然高于许多985和部分211,但不算非常靠前。
这说明大学还需要积淀,影响力必须积累。
综合性大学榜主是3个,本来清华北大不分伯仲,如今浙江大学业跟清北平起平坐了,说明浙江大学影响力越来越大。
而其他几个特色大学,比如北京中医药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政法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上海体育大学,这些都是学科佼佼者,对高考生选择志愿是有帮助的。
这里我想特别说一下合作办学。

目前,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为合作办学榜主,合作办学前6名分别是:
1.香港中文大学(深圳);
2.上海纽约大学;
3.宁波诺丁汉大学;
4.西交利物浦大学;
5.昆山杜克大学;
6.深圳北理莫斯科大学。
2025软科中国大学排名的对象是中国1000多所本科层次的高校,软科将高校划分为综合性大学、8类单科性大学、4类非公办大学,采用差异化的指标体系分别排名。基本确保了公平性。
高考生和家长要认真了解一下各类大学的情况,然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确定今年的目标院校。
这个时候,高考生应该有目标大学了。
你对这件事情怎么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