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面粉不蒸馒头了,教你老一辈吃法,爽滑劲道又解馋,比凉面还简单
张大神美食

第一章:老面新吃法,厨房小白也能玩转的凉皮手艺

哎,我说各位看官,您家里那袋面粉是不是又准备蒸馒头了?前阵子我二婶来串门,看见我家案板上堆着半袋子高筋粉直摇头:"现在的年轻人啊,就会蒸个死面疙瘩!"说着从裤兜里掏出块蓝布手帕,抖落出张泛黄的油纸——嘿,敢情是五十年代国营食堂老师傅传下来的凉皮方子!

要说这凉皮啊,可比凉面省事多了。您看那凉面得掐着表煮面条,过凉水还得甩干抖散。咱这老方子凉皮,头天晚上把面和好,第二天睡个懒觉起来直接上锅蒸,连浇头都不用现炒,黄瓜丝儿一拌就成。最关键是不挑面粉,您家那袋快过期的中筋粉照样能用,保准做出来透亮儿筋道,筷子挑起来能弹三弹!

去年我第一次试手,图省事用自发粉,结果蒸出来的凉皮活像饺子皮泡发了,气得我家那口子连说三天"败家媳妇"。后来才摸着门道,原来凉皮要滑溜,得靠面筋和淀粉的完美分离...

第二章:手把手教您玩转"洗面魔法"

咱们现在撸起袖子开干!先准备个大汤盆,倒进去两碗普通面粉(约500克),撒一撮细盐提筋性。这时候重点来了——加水得跟哄小孩似的,少量多次地添。右手倒水左手搅,搅到盆里全是面疙瘩就停手,这时候面还糙得很,别急着揉。

揉面讲究"三光政策":手光、盆光、面光。您就想象在给面团做马杀鸡,先是用掌根往前推,再叠回来转方向。揉到面团表面跟小婴儿屁股似的滑溜,盖块湿布让它睡个回笼觉。夏天醒半小时,冬天得捂个把钟头,这期间您该追剧追剧,该遛狗遛狗。

重头戏来啦!接半盆凉白开,把睡醒的面团泡进去,开始施展"洗面大法"。两手抓着面团轻轻揉捏,跟搓羊毛衫似的,眼看着清水变牛奶。这时候可别犯强迫症,洗到水发浑就换水,前两三遍的淀粉水要单独留着——这可是凉皮的魂儿!

面筋洗到只剩弹牙的黄色团子,加指甲盖大的酵母揉匀,搁温暖处发着。这时候该伺候淀粉水了,把几遍洗出来的"牛奶"倒进大锅,静置四小时以上。您要是急性子,放冰箱能缩短到俩小时,就是得记着盖保鲜膜,别让冰箱味儿串了。

第三章:老师傅不会写在纸上的诀窍

1. 洗面水温有讲究:凉水洗得慢但筋道,温水省时容易散。我折中用25℃左右的温水,既不让面筋发黏,又能保住淀粉的滑溜劲儿。

2. 沉淀分层要看天:夏天湿度大,淀粉沉得快;冬天得给盆底垫个热水袋。分层好的淀粉浆应该是上层清水能养金鱼,下层浓浆搅起来像融化的冰淇淋。

3. 蒸盘抹油有门道:别直接用油刷,撕块肥猪肉在热锣锣上一蹭,"滋啦"一声油膜均匀还不挂浆。没猪油用熟油也行,就是得等油凉了再抹。

4. 火候掌控生死线:煤气灶要调成内圈小火,电磁炉开1200W最合适。蒸的时候盖严实,冒大气就坏事了。见着凉皮起大泡,赶紧连锣锣浸冷水,一揭一个准。

没有专业铁锣锣?不锈钢托盘、蛋糕模具底都能凑合。我邻居更绝,拿电饼铛当蒸锅,铺张油纸直接烙,虽说没蒸的透亮,倒也别有风味。

第四章:浇上一勺生活滋味

端着刚出锅的凉皮,我突然明白为啥老一辈把这当看家本事。您看那透亮的皮子叠在青花瓷碗里,抓把焯过水的绿豆芽,水萝卜丝码得齐整,最后浇上三勺秘制料水——头勺蒜水提香,二勺陈醋开胃,三勺油泼辣子画龙点睛。

昨儿个给楼上王奶奶送了一碗,老人家吃着吃着抹眼泪:"跟我老头子当年在国营食堂尝的一个味儿..."要我说啊,这凉皮最妙的不是滋味,是洗面沉淀时的期待,是揭皮那刻的惊喜,是让快发霉的面粉重获新生的魔法。您要是看馋了,赶紧翻出那袋落灰的面粉,咱们厨房见真章!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