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浅方营养师。前几天有位女性朋友来找我,说她尝试过很多方法控制体重,比如不吃晚饭、只吃水果,但结果要么没变化,要么第二天饿得吃更多。
后来我让她试试把晚饭时间提前到六点半前,其他习惯照旧。没想到两个月后,她的体重从135降到了120,整个人精神也好了不少。
她问我:“明明没饿肚子,为啥反而结果更明显?”其实答案很简单:晚饭早吃比不吃更容易掉秤。

国外研究证实:晚饭吃得早,体重变化更明显
日本大阪大学在2019年做过一项调查,追踪了1500名成年人的饮食时间与体重的关系。研究发现,晚上7点前吃完晚饭的人,体重变化的幅度比晚8点后吃的人低30%以上。
为什么晚饭早吃更好?下面从几个细节展开说说。
六点半前吃完晚饭更容易掉秤
咱们的身体就像一台机器,白天运转快,晚上逐渐慢下来。如果晚饭吃得太晚,食物还没完全处理完,身体剩下的能量更容易被存起来。
把晚饭安排在六点半前,吃完后还能活动3-4小时,比如散步、做家务,这些轻微消耗能帮助减少能量堆积。
晚饭搭配比“吃不吃”更重要
晚饭早吃的同时,要保证有足够的蔬菜和少量蛋白质,比如半碗糙米饭配清炒菠菜、手掌大的蒸鱼。蔬菜占盘子的一半,蛋白质和主食各占四分之一。这样既不会饿,又能避免过量。
晚上不建议碰油炸、甜食这类高能量食物。如果实在馋,可以喝半杯无糖酸奶或吃几颗小番茄解馋。

小分量、慢咀嚼,吃饱不吃撑
晚饭早吃后,很多人担心半夜饿。我的经验是:用小碗装饭,细嚼慢咽。比如把平时的大碗换成小碗,先喝半碗蔬菜汤,再吃菜和饭。每一口嚼15-20下,给大脑反应时间,更容易感知“饱了”的信号。
如果睡前确实饿,可以喝一杯温水,或者吃一小把原味坚果(不超过10颗)。
坚持一个月,身体会适应新节奏
刚开始调整晚饭时间,可能会不习惯。比如下午四五点就饿,或者晚上八九点想吃零食。这时候可以适当加餐,比如下午4点吃个苹果或煮鸡蛋,避免晚饭前饿过头。
坚持一周后,身体会逐渐适应早吃晚饭的节奏。一个月左右,你会发现到点自然有胃口,睡前也不容易饿。
参考文献
Osaka University. (2019). Association between late dinner and weight gain in adults. Journal of Nutrition Science, 8(12), 4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