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请知悉。
10年前,科学家们在距离地球120光年外的狮子座,发现了一颗极有可能育有外星生命的系外行星,并将其称之为K2-18b。
后续几年中,尽管天文学家们先后在该星球上发现了水蒸气、二氧化碳和甲烷等诸多证实生命迹象存在的佐证,但科学界对该行星的生命存在依然持有巨大质疑,直到近日科学家们有了新发现。

英国剑桥大学国际研究团队近日宣布,他们在K2-18b的大气中检测到了生命活动所产生的化学物质,这极有可能是太阳系外生命存在的最有力证据!这原本应该是科研界可喜可贺的好事,未曾想舆论上再度流言四起,人们纷纷猜测:这会不会又是一起“狼来了”的故事呢?
K2-18b星球探索
2015年天文学家首次发现了系外行星K2-18b的存在,它的质量是地球的8.6倍,直径是地球的2.6倍,相隔地球长达124光年,具体位于狮子座方向的一颗红矮星宜居带上。光年是指光在空中传播一年的距离,大概是9.5万亿公里,因此K2-18b相距地球大概有1173万亿公里。

K2-18b每隔33天环绕恒星一周,所接收的恒星光照与地球相当,平均温度预测为-2℃。宜居带又让K2-18b有了液态水存在的可能性,因此K2-18b自被发现之初,就被天文学家定义为极有可能存在外星生命的行星。2017年有研究者将其称为“放大版地球”,也有人称之为超级地球,水和宜居温度的特性是其孕育生命的关键要素之二。

2021年美国国家航天局发射了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并于次年正式投入使用。天文学家通过韦布望远镜在近红外光下对K2-18b的大气层进行了观测,并发现了水蒸气、二氧化碳以及甲烷等物质,这是人们首次在恒星宜居带系外行星大气层中发现了碳基分子。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二甲基硫醚(DMS)。这是一种在地球上只有生物才能产生的分子,且主要是海洋浮游植物,被人们视作生命存在的潜在标志。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人们共计在太阳系外发现了5800颗行星,这些行星被统称为系外行星。科学家在研究猜想中,假设了一种名为“氢海世界”的系外行星,这种行星的表面被液态水覆盖,十分适合微生物繁衍,且大气层富含氢气。
科学家们现在猜测,K2-18b就是一颗孕育着无限生命的氢海行星。在科学家猜测中,如今的K2-18b应该类似于地球早期海洋微生物的形态,复杂智慧生物的存在可能性较低。

尽管如此,相关研究负责人尼库·马杜苏丹依然十分激动的表示:这对于人类系外行星生命探索而言,是一个历史性的转折时刻!
但同时,K2-18b上的DMS迹象也十分微弱,因此也有人质疑这是否是仪器的误判,相关研究者需要拿出更有力的证据来验证DMS的真实存在。而在前不久,英国剑桥大学团队通过韦布望远镜发现了一个更加强烈的DMS信号,并且探测到了另外一种相关分子——二甲基二硫化物(DMDS)。

二甲基二硫化物在地球上同样只能由生物产出,它与DMS实则同属于一个化学家族,能被充作系外行星生物存在的重要佐证。科研团队表示:我们在不同波长范围内,通过不同仪器证明了K2-18b可能存在生命。
研究结果表明,剑桥大学团队本次的观测数据准确性高达99.7%,这极大提振了科学家们外星生命探索的信心。马杜苏丹教授惊讶的表示,我们可以初步估计K2-18b中这两种气体的含量至少是地球的上千倍,如果它证实与生命确实有关,那这颗行星一定充满了生命。

然而根据物理学真相定律,剑桥大学想要正式宣称在系外行星探测到了生物标志,依然需要将准确度进一步提升到99.99999%。99.7%的数据是无法说服整个科研界的,因为从客观角度分析,这项数据依然有0.3%的可能性是统计上的侥幸。
眼下而言,依然有不少科学家对于这次观测结果持予怀疑态度。美国密歇根大学的Ryan MacDonald评价道:韦布望远镜的观测结果自始至终都没有提供足够信服的数据,来证明DMS和DMDS的确于K2-18b的大气层中。

苏格兰皇家天文学家海曼斯也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即便K2-18b的大气层的确存在这两种物质,我们又如何来证明它们的来源问题是和地球保持一致的呢?在地球上它们由海洋微生物产出,但在系外行星中,我们又该如何确定它们的起源?
美国NASA艾姆斯研究中心的沃根博士甚至认为K2-18b是一颗没有表面的迷你气态巨行星。但这种说法也遭到了世界其他知名科研团队的质疑,原因是该言论与韦布望远镜的观测数据严重不符。

系外行星的生命探索是无比艰巨的重任,上百光年的长远距离令每一观测都犹如大海捞针。今年下半年,韦布望远镜将采取更先进的仪器,届时或许能为K2-18b的生命迹象探索带来更有力的证据。
而目前,剑桥大学团队也秉持坚韧细心的态度,他们表示:多年后我们可能会回望这个时刻,这是人类和宇宙生命触手可及的时刻。

宇宙探索的不确定性
宇宙探索的过程中,生命的存在形式是一个令无数科学家着迷且不解的话题。人们时常会对生命的常识产生自我怀疑,比如地球上液态水是生命诞生的必要条件之一,是生命延存不可或缺的物质,但系外行星还会遵守这个自然准则吗?
但随着研究探索的不断深入,生命的适应性也在逐渐刷新人类的认知,一些微生物能在极端温度、压力下继续生存。这也会让人们产生一个思考——在系外行星上,生命的生存方式是否会与人类有所不同呢?

比如火星和木卫二,2008年凤凰号火星探测器对火星进行了访问,并在其地表下几厘米处发现了冰冻水结晶。于是人们猜测,尽管火星表面环境十分恶劣,但地下液态水的存在或许就为生命提供了生存空间。再看木卫二,虽然表面被极厚的冰层覆盖,但冰层之下就或许隐藏一个无边无际的海洋。

最为典型的就是土卫六,这颗卫星的地表、大气特征和数十亿年前的地球极为相似,并且土卫六的大气中富含甲烷。由于土卫六的表面温度达零下180℃,所以甲烷能以液态形式存在,这种环境下甲烷雨和河流形成了全新的生命载体。
在地球上,甲烷只是一种气体。但在土卫六的特殊环境中,它却以湖泊河流的形态存在。环境条件的不同,造就了生命形态的各异,在土卫六上就极有可能存在着能适应极端寒冷和化学环境的生命物质。有时候保持着不同的观测视角,或许能为太空生命探索带来新的可能性。

在观测技术突飞猛进和对生命理解的不断加深下,人们将会不断剥开更多的外星生命谜团。
信息来源:
中国科学报:迄今存在外星生命最有力证据问世
澎湃新闻:这颗“超级地球”真有生命?剑桥团队在系外行星K2-18b发现气体证据
网易新闻:距地球124光年!科学家发现迄今为止外星生命存在的最有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