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贸易战之下市场慌了,不妨看看股神巴菲特的“神操作”
智谷趋势

作者|千淳 老肥

最近股市波动很大。前几天一个关税的消息出来,市场先砸了一下又弹了起来,很多人问我们是不是要开始抄底了?

我们的建议很简单:

1、先别急着抄底。现金留够,有节奏地动手。

2、更重要的是,盯好巴菲特什么时候进场。

这两条建议,我们一条一条说。

先别急着买

现在不管是美股、A股,还是港股,走势都不算清晰,说白了,就是看不出要涨还是要跌,方向感不强。

先说说美股的情况,看起来像是跌完弹了一下,但背后的问题还在。

首先,美联储不松口。简单说,美联储的掌门人鲍威尔现在最在乎的是“抗通胀”。什么意思?就是物价太高他要压,压物价就不能太早降息。对股市来说,不降息就不算利好,资金成本高,企业难赚钱,股市自然也涨不动。

其次,美国国债利率升得很快。10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已经涨到4.5%。

(美债高利率使政府的付息压力进一步加大)

这听着专业,但可以这样理解:

政府借的钱利息高了,还起来就更费劲。现在美国一年光利息就要还8000多亿美元,钱都拿去还债了,搞刺激、发红包的能力自然就差了。

另外,特朗普的政策空间被卡住了。最近他的民调在往下掉。如果选情继续不好,他就更难推出一些有利股市的政策。也就是说,政治上他可能也“腾不出手”来救市了。

(特朗普支持率从3月10日已经开始逆转,反对占比超越支持占比)

我们总结一句话:外部不确定的事多,内部信心又不够,这种时候别冲动。

所以,我们给出两个建议:

第一,可投资金的现金比例控制在50%以上,别轻易all in。

第二,剩下的资金,可以考虑分批建仓,但节奏一定要稳。

具体怎么做?我们建议用“阶梯式建仓法”

1.拿出可投资资金的1/3~1/2,只买宽基类ETF,比如沪深300、标普500、纳指100;

2.每下跌5%,买一笔,最多买4笔;

3.买完就躺平,不折腾,不追涨。

为啥这样做?两个原因:

1.不赌点位,也不会因为短期涨跌影响判断;

2.留了空间给后手,如果行情再往下走,还有机会补仓,而不是一开始就冲光。

说白了:不是现在不能买,而是不能乱买。

这个阶段,最重要的是管住手、管住情绪,别一激动抄在半山腰。

盯紧一个人:巴菲特

众所周知,现在市场上最“有子弹”的人,是巴菲特。而现在市场上,最有耐心、最有底气的人,也是巴菲特。

截至目前,伯克希尔·哈撒韦账面上躺着 3,342亿美元现金。这是历史最高位,超过了疫情前、甚至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

这个数字有多夸张?我们简单对比一下:

在标普500指数中,排名第23位的家得宝市值3529亿,巴菲特手上的现金可以买下家得宝后面477家公司的任意一家。

全球绝大多数主权财富基金的短期流动资产,估计都没有这么多;

哪怕在当前高利率环境下,这笔现金每年也能带给他数十亿美元的利息收入。

换句话说,他不仅能随时出手,而且也等得起。

而在过往经验中,巴菲特每次真正动手,都具备三个特征:

第一,整体估值被砸到“超跌”区域。他从不追高,而是等别人失去信心、估值回归底部时才会考虑进场。

2008年9月,高盛市值腰斩,股价暴跌50%以上,他投了50亿美元;同期GE等巨头股价腰斩,巴菲特持续增持;他在公开信中写道:“在别人恐惧时贪婪”——是信条,更是操作逻辑。

第二,市场情绪进入“冰点”区域。他不看K线,但很看“恐慌指数”(VIX)与市场氛围。每当散户割肉、基金清仓、媒体唱衰,他反而会静静看盘,等待机会。

当前美股的VIX指数还在20出头,远未触及历史恐慌区间(如08年时突破80,2020年冲上60),说明市场还未真正“绝望”。

换句话说,巴菲特还在等,说明“机会窗口”还没完全打开。

第三,他很低调,动作只藏在细节里。而这才是我们建议“盯紧巴菲特”的核心原因。他入场时,动作很少张扬,但在财报中能看出蛛丝马迹:

是不是突然增持了某个板块(比如之前疫情期间悄悄买了苹果);

是不是把现金比例从70%降到50%;

是不是又和哪家大银行谈融资配股了……

这些动作,往往才是真正有“信号灯”价值的部分。

学不会巴菲特的仓位结构、估值模型没关系,至少可以学他的节奏。

但现在的重点是:他还没出手。

如果巴菲特开始加仓,那基本可以判断:美股差不多到底了。

换句话说,他是一个非常靠谱的“见底信号”。

不要为了“捡便宜”而冲动

这时候会有人问:那究竟什么时候,才是真正可以抄底的时候?

智谷趋势内部研判的判断是——现在还未到,但可以开始守候机会。

接下来,有几个关键变量,可能会成为拐点信号:

1.美联储是否松口,哪怕只是语气转软;

2.巴菲特是否开始动手,而不是继续观望;

3.中美政策是否出现同步宽松的窗口期。

美股可能仍有一跌,而其他地区股市则难以完全脱离美股,持续走出独立行情。如何决策?

决策来源于你的认知,认知的来源于你的信息,想要抓住机会,就得掌握更深层次的内幕信息。

这正是智谷趋势研判存在的意义。

过去十年,我们一直做一件事:拆解事件背后的逻辑链条,揭示趋势里的真实动因,带你在表象之下,看见更清晰的未来。

如果你也希望在混乱中看清方向、在波动中守住钱袋子,欢迎订阅我们的趋势研判。很多我们不能在公开文章里讲的问题和深层逻辑,我们都会在趋势研判里给大家深入解读。

限时开放30个名额

299元立减100元

三天后窗口关闭

扫码入圈,智谷30多位研究员一起为你分析每周全球经济、政治、商业、资本市场等大事件传递的信号,帮助你建立一套有效的认知决策系统。

现在下单还将加赠全年12场闭门答疑直播,助你少走弯路不踩坑。

写在最后,智谷趋势创始人严九元的话:

我们想做的事,就是用内容这个魔法,去尽数触达想找到的人,并给予认知和决策的服务。

这些洞察的背后,是一个始终在一线深耕的团队。

借这个机会,介绍一下我们趋势研判的IP:

S博士,北大国政博士,我心目中媒体里最懂地缘政治的人,其他任何知识也无所不知,手到擒来;

黄汉城,应该是书记市长转发其文章最多的财经作家之一,对爆点极敏感,对宏观和区域钻研甚深;

路口大爷,才华与颜值兼具,但我还想说她看世事时局的通透,与她的年龄有如此大的反差,每每让人赞叹;

严九元,我自己,请放心我的判断力,我的所有判断会放在投资或现实中去检验,如果厚颜无耻一点说,对于政策逻辑的理解,国内比我强的没有多少。

我们是一个持续学习、彼此激发的研究团队。还有更多的研究员和研究成果,我们在圈内等你。

199元锁定研判一年的权益,仅50个名额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