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济与文化的差异,会让某一些人对另一些人的所作所为,迷惑不解!
自进入2025年以来,由于大量扑杀感染禽流感的母鸡,导致欧盟和美国双双进入了鸡蛋荒。
据美联社报道,2025年3月份,美国超市里一打鸡蛋的平均价格创下历史新高,高达6.22美元,平均每个约0.5美元,合3.5元人民币。美国人每次去杂货店都会承受巨大的经济压力。根据消费者价格指数,自2024年初以来,一打A级鸡蛋的价格已上涨了惊人的84%。

在欧洲国家中,进入3月以来,鸡蛋价格也涨到了十年来的最高,以一打常规鸡蛋为例,根据 numbeo 网站的数据,瑞士约为 6.73 美元,法国约 3.93美元,英国约 3.76 美元,德国约 3.37 美元。
而与此同时,我国许多地区鸡蛋零售价一打不到1美元。
为解鸡蛋价格不断攀升之忧,美国开始从本地区之外的国家加大进口鸡蛋。
美国农业部长罗林斯在3月21日证实,美国已开始从土耳其与韩国进口鸡蛋。
但这两个国家虽然承诺向美国出口超过4亿枚鸡蛋,但对于美国超过10亿枚的缺口,仍是杯水车薪。

有读者一定会问,既然能从太平洋彼岸的韩国进口鸡蛋,那美国为什么不能考虑从中国进口呢?
中国是全球最大的鸡蛋生产国。 2023 年,中国鸡蛋产量约为 6128.3 亿枚,是美国的6倍,而且中国鸡蛋价格便宜,质量安全近年来也有提高,出口到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应是一个最优的鸡蛋供给国。

欧美不进口中国鸡蛋的理由有很多,如贸易政策和关税战影响,除此之外,也有一些食品安全因素。
有些要求我们好理解,如欧美蛋类食品安全标准对农药和生物细菌残留方面要求较高,确保能够直接食用。
但在诸多出口限制中,有一条或许让中国人无法理解。
那就是美国多个州规定蛋须符合 “散养鸡” 标准,且不能使用禽流感疫苗。而中国蛋鸡以笼养为主,并且实施强制免疫政策,这使得中国鸡蛋难以满足美国的进口要求。
而欧盟早在2012 年 1 月 1 日起就全面禁止笼养饲养方式。此外,欧盟要求市场上销售的鸡蛋必须标注 “自由放养” 或 “笼养” 等来源。
虽然欧盟不像美国那样对鸡场使用禽流感疫苗严格限制,但也持谨慎态度,如荷兰为研究疫苗对降低家禽养殖场禽流感暴发风险的作用,于 2025 年 3 月 10 日起为小鸡接种疫苗,但这些鸡产的蛋仅在荷兰国内销售,以免影响国际贸易。

作为中国消费者,或许对于欧美这种视禽流感疫苗如洪水猛兽,对动物福利强调到人为增加成本的举止,感到可笑甚至匪夷所思。但这或许就是消费文化的冲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