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第四野战军是解放战争时期的主力雄师,巅峰时期,该野战军带甲百万,兵多将广,猛将如云。尤其是野战军司令员林总,更是我军战争史上一位具备指挥大兵团作战的名将,综合的指挥能力,在全军绝对算是数一数二的。
第四野战军不仅野战军司令员能征善战,就连手下的将领个个勇猛无敌,都是解放战场上,消灭反动派军事集团的骨干力量。
第38军军长李天佑(是第四野战军的头号战将,作战特点,善攻善守,是四野大军中最擅长打硬仗的王牌战将)。
第39军军长刘震(战术能力强,擅长协调指挥,将第39军打造成解放军历史上的常胜军)。
第40军军长韩先楚(战术能力强,擅长出其不意,打敌人一个措手不及,从而赢得了旋风司令的称号)。
第41军军长吴克华,副军长胡奇才(这两位都是四野能征善战的虎将,擅长防守反击作战,同时拥有吃苦耐劳的作战风格)。
第43军军长洪学智(他是一位综合型的军事干部,第43军在他的领导下,打出了铁军,攻歼猛虎军的称号)
虽然,在解放战争时期,第45军不是四野的五大主力,但是,该军的军长黄永胜却是四野的头号王牌战将,个人的战术指挥能力,一点都不亚于四野三虎,甚至更胜一筹。
要知道,第四野战军的五大王牌军长,在解放战争时期,都没有成为兵团司令,只是担任副司令员。
第45军的王牌战将黄永胜,在解放战争后期,接替程子华任职第13兵团司令员。
从这也体现出,黄永胜的个人战术指挥能力,得到了四野总部的认可。
四野的王牌战将,在新中国成立后,都成为军队建设的骨干力量,其中的洪学智与黄永胜任职最高。最先得到提拔的是黄永胜,在1969年,成为广州军区司令员的黄永胜,被提拔为政治局委员。
要知道,此时的黄永胜行政级别已经达到了副国级,超越了大部分的开国上将,成为遥遥领先的四野王牌战将。
在成为政治局常委委员的同时,黄总胜还是军队的重要领导人,任职总参谋长。可谓是,在军政领域都具有一定话语权的开国上将。
洪学智在建国初期任职总后勤部部长,成为后勤领域的骨干成员。
虽然,在1959年庐山事件被撤职,但在70年代,洪学智将军得到了平反,重返部队,投入军队的建设,任职军委委员,总后勤部部长,政委,军委副秘书长等职,军旅生涯迎来了第二春。这也使得在1988年,军衔制度恢复后,洪学智再次获得上将军衔,成为解放军历史上唯一一个六星上将。
在建国后,任职最高的黄永胜与洪学智,军旅生涯都遭到了撤职,个人的政治生涯,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一下高,一下低。
然而,在众多的四野王牌战将中,有一位担任的职位一直很稳,成为军界的常青树。
他就是旋风司令韩先楚。
韩先楚将军从朝鲜战场回国后,先是担任某个军区的副司令,在1955年获得了上将军衔,后于1957年任职福州军区司令,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16年,成为四野王牌战将中,在一个军区任期最久的开国上将。
在那个动荡的时代,四野的很多老牌战将受到了牵连,职位被撤销,只有韩先楚遥遥领先,依然是镇守一方,手握军权的大军区司令员。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当了23年大军区司令员的韩先楚调京任职,当选军委委员,第六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为副国级的开国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