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蓝莓价格大跳水!中国农业杀疯了,蓝莓海外垄断彻底崩了?
小志一直说

许多此前有点贵的水果品种,这两年都出现了价格下跌、量大管饱的奇特现象。过往的例子包括草莓、葡萄和车厘子,最新的例子则是“花香蓝莓”。当育种公司研发出的顶级商业品种,出现在发展中的种植大国,会发生什么?



"以前上百元一斤,现在8块9一盒!"最近,不少人惊喜地发现,曾经的"贵族水果"蓝莓,价格突然变得格外亲民。

更让人期待的是,业内人士预测,到五月份,蓝莓还将迎来新一轮降价。这颗小小的果实,究竟经历了什么,才让"蓝莓自由"变得触手可及?


经济学里有个简单的道理:当供给大幅增加而需求相对稳定时,价格必然下降。数据最能说明问题:2024年中国蓝莓产业发展报告显示,过去两年,国内蓝莓种植规模和产量呈现爆发式增长。


全国种植面积同比增长44%,产量更是飙升197%。其中,云南作为主产区,种植面积增长186%,产量直接翻了5倍多;辽宁、吉林、江苏等传统产区的产量增幅也都超过200%。

产量增速远超种植面积,新品种的普及功不可没。以今年大火的L25品种为例,它的单位面积产量是老品种的2倍以上,而且成熟早,2-3月就能上市抢占市场,收购价还能达到普通品种的3倍。这样的"优等生"自然备受种植户青睐,也直接推动了产量的井喷式增长。


国产蓝莓的崛起,直接冲击了进口市场。2022年,秘鲁向中国出口3.59万吨蓝莓,到2024年这个数字暴跌到几千吨。如今的进口蓝莓,只能靠8-11月国产蓝莓的供应空窗期勉强维持,否则根本挤不进市场。

在广州的水果专卖店,125克装的蓝莓售价普遍在10-15元,最便宜的8.9元就能拿下一盒,算下来每斤价格在40-60元。有消费者感慨:"以前论克卖,现在按斤卖,而且还有本地蓝莓可选,口感一点不差!"



蓝莓价格变得"亲民",离不开质优价廉的国产蓝莓崛起。广东某生鲜超市采购负责人透露,以前市面上的蓝莓大多依赖进口,今年则以国产为主,采购成本下降了20%,售价自然也跟着降,销量更是比去年翻了一倍。

国产蓝莓的逆袭,靠的是技术革新。传统的地栽蓝莓上市期集中在4-9月,进口蓝莓则在6-12月。但现在,依托现代化种植技术,广东等地实现了"反季节"种植,1-4月就能收获,成功抢占消费黄金档。


蓝莓原产北美,但在中国,它找到了新的"生长沃土"。2020年,国产蓝莓总产量就已超越美国,跃居全球第一。截至2024年,我国蓝莓栽培面积达143.82万亩,比2020年增加44.38%;总产量78万吨,增幅高达197%。


山东、吉林、辽宁、贵州、云南等地纷纷掀起规模化种植热潮。其中,云南凭借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早晚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土壤酸碱度适宜,成为全国蓝莓主产区。市面上热销的蓝莓,大多产自这片"蓝莓福地"。



蓝莓价格的下降,不仅是供给端的变化,也反映了消费市场的转型。如今,蓝莓不再是少数人的"专属水果",而是逐渐成为大众日常消费的选择。


电商平台的数据很能说明问题:今年开春以来,蓝莓盆栽销量一路走高,仅3月份就卖出超过100万株,过半买家是25-35岁的年轻人。这些年轻人不仅爱吃蓝莓,还热衷于自己种植,享受"从枝头到舌尖"的乐趣。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高价水果"加入降价行列:车厘子跌破20元一斤,阳光玫瑰青提进入"十元档",草莓售价低至个位数...曾经的进口高端水果,如今纷纷实现"国产化",出现在国产水果区,让消费者有了更多选择。


这场水果价格变革的背后,是中国农业的转型升级。从品种选育到种植技术,从冷链物流到市场销售,整个产业链的不断完善,让曾经的"贵族水果"走进寻常百姓家。

展望未来,随着种植技术的进一步提升和市场竞争的加剧,"蓝莓自由"或许只是开始。下一个实现价格"平民化"的水果会是谁?值得我们共同期待。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将成为这场产业变革的最大受益者,用更实惠的价格,享受更多样的美味。


本文来源@商业就是这样

#财经##社会百态##经济##社会##蓝莓#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