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各省市2025年1季度GDP,已经开始公布了。

▲虽然说,1季度全国GDP增长率是5.4%,完美达成年度目标。但碍于4月初的关税战,真正的考验是2、3季度。
而在各省市的1季度数据中,数据最亮眼的莫过于北京,增量达1578亿,名义增长了近15%。

▲看到这里我禁不住感叹,北京不愧是北境王者,一出手就是王炸,一城之力,抵得上整个安徽的GDP,王者气象无出其右。要是北京这个名义增长能维持下去,那别说深圳小弟了,上海也不是对手。
北京如此强大,感觉整个北方的经济都在振兴,特别是环渤海一圈,辽宁的GDP也追上来了,感觉很有戏。
为什么北京这么厉害?
原因很多,这跟北京的政治中心地位有关,但最主要的原因,还在于北京的产业规划很有看点:
北京只玩尖端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是小米、抖音、美团、京东、搜狐、联想、百度等等,低端加工制造业都撵走了,央企也一直在往雄安迁移疏散,别的城市还在为增加人口为荣的时候,北京却在疏散人口。
你要知道,当整体经济上行的时候,北京GDP增加值在全国层面是不明显的,因为经济上行期,低端加工制造、人口增量因素占的经济比重是比较大的;
而当经济下行的时候,褪去了低端加工制造和人口因素的北京,GDP就很抗打,尤其是高科技制造业形成了组团后,北京的GDP底蕴就完全暴露出来了。
事实上,北京这一次GDP暴增这么多,主要归功于小米汽车。北京亦庄是小米汽车的总部及生产中心,小米在此享受税收优惠、工业用地支持,并依托完善的汽车产业链(如北汽等整车企业)快速布局。
同时,雷军也与北京进行了深度绑定:小米是“土生土长的海淀企业”,北京提供了创业沃土和营商环境,雷军多次公开感谢北京的支持。

▲当前,北京亦庄二期工厂已启动双班制生产,目标年产能35万辆,短期内产能需求可通过北京基地满足。
02
除了北京,因为新能源汽车产业而造成GDP暴增的省份,还有江西,其1季度增量575亿,这数字让憋屈了两年多的江西老表们,终于能挺直腰杆说话了。
别的不说,先看数据。今年一季度江西规上工业增加值8.6%的增速,比全国高2.1个百分点。其中新能源汽车产量暴涨53.8%,锂离子电池出口直接翻2倍多!宜春的宁德时代、上饶的晶科能源这些大厂,估计生产线都快冒火星子了。
但是,尽管新能源产业让很多省市都有受益,但当前经济下行,新能源产业也成了很多省市的“救命稻草”——其中最典型的莫过于河南,名义增长率仅1.22%,严重低于预期。
要知道,河南省会郑州,押宝的新能源汽车,前两月还宣布产量暴涨52.9%,充电桩产量翻倍。
但郑州这几年,总逃不过上半年猛冲、下半年泄劲的怪圈。比如2024年一季度增速6.2%,到年底就掉到5.7%;2025年1-2月规上工业增速9.3%,比去年全年还快。
对此,个人认为,这和郑州的产业结构有关。郑州汽车、手机、速冻食品这些郑州老牌产业占大头,上半年赶订单、冲销量,下半年就容易后劲不足(事实郑州GDP严重依托外贸加工,比如生产苹果的富士康,第二季度中美贸易战后,河南GDP可能比一季度更差)。
因此,河南整体名义增速低,一季度增量只有180亿,很明显就是像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救命稻草”产业太少。
毕竟,河南是农业大省,在经济下行的年代,河南广袤的三四线城市严重不扛打。虽与四川、安徽同为中央转移支付大省,但河南的政策主线是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而四川却是新三线主要建设省份,大量的国之重器布局在成都。周边的安徽,除了中央政策红利,还享受着长三角一体化带来的发展机遇。
如今,河南一季度gdp已被四川超越,可能再过几年,湖北GDP都要超过河南了(河南人口几乎是湖北两倍)。
03
最后说说湖北。湖北1季度名义增长接近9%,自然相当不错。
但是,如此高的名义增长之下,其实也潜藏着不小的隐忧。
为什么?我们先来聊聊,湖北今年1季度为什么高增长。
第一,作为中部省份,整个湖北省对外贸出口依赖很小,在2025第一季度经济数据中,湖北省的外贸出口总额仅为1243亿,占GDP总额的10%不到,在经济前十省份中,湖北外贸排名倒数第二,仅高于湖南的759亿。
所以,特没普的关税大棒,对湖北省的直接影响有限,几乎没造成太大冲击。
第二,外贸受影响后,国家进一步推动扩大内需的经济战略转型,湖北中国之中、武汉九省通衢的地理位置,很好的充当了内循环的战略支点,是内陆开放的第一高地。
从今年一季度沿海企业向内地转移的数据来看,湖北武汉成为了最大赢家,企业转移数量全国第一,而这也正是湖北今年GDP大放异彩的重要原因。
但是,“汝之蜜糖、彼之砒霜”,你要知道全国经济一盘棋,尽管湖北依靠内循环赢得了暂时的胜利,但等到外贸经济熄火,湖北的商业竞争必然加大;
其次,湖北的财政是需要中央转移支付的,国家每年补贴湖北4000多亿,广东等沿海省份收入减少,国家就会减少对湖北等中西部省份补贴。湖北财政吃紧,基础设施建设就会停滞,届时别说招商引资了,就连水电气都有可能涨价。
最后,外贸停滞肯定会冲击就业机会,沿海就业机会变少,湖北作为毕业生大省,短暂的内需繁荣不足以带动每年数百万大学毕业生就业。
因此,无论内地还是沿海,贸易战的影响其实都同样巨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