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话说青岛餐饮三大名楼
青岛城市记忆

老青岛三大餐饮名楼,许多年以来一直热度不减,其中还一直有四大名楼一说,而关于它们的历史,乃至于到底是哪几座饭店,常常是人们不时忆起的话题。其实这些说法并没有官方的任何记载,以及正规的史料佐证,应是当年著名文史专家鲁海老先生所创。但也让这些老饭店为后人所记住,说起几大楼争论也是兴趣颇高。

20世纪30年代,青岛的餐饮业聚集了多种菜系与异国风情的餐馆饭店。该时期评出的中菜馆的等级,共有11家菜馆名列其中,按顺序分别是顺兴楼、亚东饭店、聚福楼、春和楼、东华旅社、大华饭店、厚德福、三阳楼、公记楼、英记楼、奇园,顺兴楼成为公认的餐饮第一名楼。如果一并参考这些饭店持续到40年代的发展状况,切合实际的来说,鲁老先生的说法还是比较中肯的。顺兴楼、聚福楼、春和楼、亚东饭店、东华旅社,这五家饭店都有实力占据前三的位置。

邹勇收藏老照片

1927年创办的亚东饭店,位于原河南路60号,一楼为大堂,二楼为雅座。饭店平时多承办大型酒席,没有特殊情况很少接待一般的散客,这可能只是比喻,但也能想象到亚东饭店生意的红火。它也与北京路上的顺兴楼一样,于青岛解放前的1949年初停业如今店址早已拆除建成了多层的居民楼。

东华旅社

1920年创办的东华旅社,位于原天津路39号,曾是青岛由中国人开办的最大的现代化旅馆,也是老青岛最有名的一等饭店之一。装修高档、设备齐全、菜品精致,虽价格稍昂,但仍宾客满堂。东华旅社直到解放后的50年代初才停业,如今旧址仍在。

还有一种说法是,青岛解放后,因顺兴楼的关门闭店,台东的聚福楼、天津路的春楼、沧口下街的三盛楼被称为新的三大名楼,现在来看也是比较符合民意。另外还看到有将英记酒楼列为老四大名楼之一的介绍,这就有点超高了,英记楼的出名源自于粤菜和糕点,也有康有为在此用餐后回家暴毙的噱头,但说它是粤菜第一名楼绝没问题。

英记酒楼(红圈处)

1917年,英记楼在当时的中山路170号,劈柴院中山路门洞南侧正式开门纳客。英记楼的面积不大,一楼是大厅,二楼几间雅座。除了纯正的粤菜,还有北方人难得一见的粤式茶点,食客不仅可以堂食,还可以打包带走。在一份20世纪30年代英记楼菜谱中,可以看到其菜品相当丰富。青岛解放后,50年代中期,英记楼与几家粤菜馆合并组建了广州食堂(后来的广东饭店),店址也一同搬到了潍县路,中山路上的老店址还在。

80年代的聚福楼

1924年,聚福楼在即墨路12号开业,聚福楼与顺兴楼相似,菜品最初都是平津口味为主,后来均为烟台福山人掌理,形成了鲁菜的特色。1940年聚福楼东记在台东西二路30号开业,东西呼应一时无双。1943年青岛市餐馆公会会员名册中,聚福楼的店员人数已是近百人。青岛解放后,西记闭店,东记到了50年代中期更名为台东饭店,归青岛市饮食服务公司所属。后来几经变更,20世纪90年代末因城市改造而闭店,店址在新世纪初拆除。

创办于1912年的顺兴楼,位于原北京路13号,谦祥益西侧,清朝遗老、大书法家王垿投资并题写匾额,10年代就已名扬岛城,在20年代登记的店员就有三十多人。晚年移居台湾的大文学家梁实秋一直深情怀念自己在青岛的生活,更是多次提到了顺兴楼。青岛解放前,顺兴楼关门闭店。如今店址仍在,只是外观已变了样子。

关于传说中的餐饮名楼,如今只剩春和楼和三盛楼,其他均早已消失,成为一段段历史的传奇故事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