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公布了石家庄东垣古城遗址考古发掘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

东垣古城遗址平面图及2024年发掘区位置
报道提到:遗址内发现的大型夯土基址群,是华北地区目前发现的布局最完整、规格最高的两汉高等级建筑群;揭露的大型建筑基址,是国内目前发现保存状况最好的东汉宫殿建筑遗存,应是侯国宫殿区所在。这些最新考古发现,对于探寻石家庄城市发展演变意义重大。

第二期宫殿建筑细部
一城一河,是时间的记忆,也是空间的延伸。自古以来,我们习惯以“历史的长河”代指时间。有河的地方,就有人类繁衍,古老的滹沱河流域,自古就是冀州之源,黄帝建业之基、先商肇始之地,而到了战国时期中山复国,才建造了一座雄伟而坚不可摧的城邑-东垣邑。
依河建城,到底是在河的南岸建城,还是河的北岸建城,取决于河水泛滥和军事需要,当年中山国建东垣邑,目的是北依恒山滹沱,南防赵国,所以要建在南岸,到了北魏及宋,南方统一,主要是防北方的少数民族,所以把东垣的军事防御功能改到河对面的安乐垒(今天的正定)。
正定能有今天的九楼四塔八大寺二十四座金牌坊,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得益于它的位置是宋辽边境,为防大辽而成为的佛国小镇。
到了 1907 年,卢汉铁路和正太铁路交汇,正定才把接力棒传给了滹沱河南岸的石家庄村。石家庄开始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城市发展进入超速度时代。
从某种意义上说,东垣古城涅槃重生,石家庄续写近代伟业,而正定失去了古代军事防御的地理功能,作为现代化交通发展又不具有区位优势,以致成为一座古镇小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