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读褚时健的书籍和报道时,发现晚年的褚时健其实对人性的期望很低,他不纠结和别人是否真心敬重他,也不计较员工背后的小算盘。

在经历过那样一遭之后,他在接受人性的弱点,在利用周围的一切,抓大放小,避重就轻,顺势而为。
或许也正是从云端跌落的反差,让他明白:人性经不起考验,期望越高,失望就会越重;与其依赖他人的善意,不如修炼自己的生存法则。
后来,褚时健在自传中写道:“人在顺境时,看到的都是笑脸,只有在逆境中,才能看清人心。”
真正击垮他的不是刑期,而是人性的背叛,曾经鞍前马后的下属为了自保,在法庭上提供不利于他的证词;一些所谓的朋友在他落难后避之不及......
在狱中,褚时健深刻反思后才知道:人性经不起高估,期望越大,反噬越狠,人做事的出发点,无非是利益和情分,但情分太脆弱,利益才是永恒的。

1、褚时健的传奇经历:入狱、丧女、背叛,看透人性
褚时健曾是亚洲烟草大王,却在71岁被判无期徒刑;女儿狱中自杀,妻子入狱,家破人亡;保外就医后,74岁的他带着糖尿病和一身伤痛,在荒山种橙子.......
褚时健的巅峰时期,红塔山品牌年创税收991亿元,成为地方经济支柱,但后来他落难时,曾经围绕他的追捧者瞬间消失,他回忆道:“出事时,那些平时巴结你的人,连电话都不接了。”
吃一堑长一智,晚年的褚时健在种植褚橙时,用的是一套人性经营法则,他主动给果农制定激励机制,每户年收入三四万元,远超外出打工。

有人质疑:“农民为了钱才听你的,不怕他们偷懒?”褚时健却轻描淡写地答道:“只要他们完成任务,我管他是为钱还是为情?”
别管别人的出发点是好是坏,只要有益于你就行,用利益捆绑取代道德约束,才是最稳固的关系,有私心又如何?得利的人始终是他褚时健。
在管理果园时,他也不纠结果农的“小心思”,有人偷偷摘次果充数,他直接砍掉3.7万棵树,用质量门槛倒逼果农自律,他避重就轻地说:与其盯着人性的恶,不如用制度引导善。
世界那么大,要学会接受人性的弱点,你要指望的人是你自己,对别人的期望低一点,否则内耗的人是你自己。

保外就医后,褚时健隐居哀牢山,拒绝所有烟商邀请,安静地坐着喝茶,褚时健说:“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先管好自己,别人的事随缘。”
放低对他人的期望,实则是在保护自己,也是成全别人,人生活得寡淡一点也没什么。
2、翻盘策略:整合资源,包容弱点,万物皆用
那么,我们要如何学习褚时健,用低期望的思维,来实现人生翻盘呢?那就是不内耗,接受私心,抓大放小。
他给果农的工资是当地收入的10倍,但要求严格的质量标准,农民为保住金饭碗,主动摘掉次果,这种模式让2400亩荒山变成聚宝盆,农民年收入从2000元跃升至5万元。
在管理果园时,褚时健发现有些工人会偷偷把橙子拿回家,他没有大动肝火,反而在每月工资里增加水果补贴,与其让他们偷偷拿,不如光明正大给,这种对人性弱点的包容,反而让工人更愿意遵守规则。

面对别人的质疑:“种橙子周期太长”时,他表示自己80岁还能等6年挂果,年轻人急什么?他砍掉与核心目标无关的枝节,专注提升橙子糖酸比,甚至抓鸡粪研究肥料配比。
褚橙爆红后,经销商争相代理,有人趁机抬价牟利,他顺势而为,抓住他们想赚钱的弱点,他们赚得多,才会更卖力推广,这种利他即利己的思维,让褚橙迅速占领高端市场。
褚时健晚年说:“主动靠近你的人,不管目的是什么,只要对你有用,就是资源。”这种强者思维,让他即便在低谷期也能吸引王石、柳传志等大佬支持。

3、结语:降低期望,接受现实,强大内心。
活得通透的褚时健,早就放弃了完美人性的幻想,真正的强大,不是对抗人性,而是利用人性,褚时健的逆袭不是偶然,而是他对人性的精准把握。
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挫折时,或许可以学学褚时健,降低对他人的期待,把注意力放回自己身上,用价值创造吸引资源,用灰度思维处理关系。
或许这才是真正的强者思维,看透人性却不困于人性,历经黑暗仍信光明,放低期待,才能轻装上阵;包容弱点,方可海纳百川。#发优质内容享分成##褚时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