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最近,商业圈又热闹起来了,刘强东带着京东强势进军外卖领域,这无疑是向美团的王兴公然“叫板”,瞬间点燃了战火。
大家不禁要问,刘强东葫芦里到底卖的什么药?他为何要如此大费周章地挑战美团,在外卖市场的霸主地位?
刘强东,这位从江苏宿迁农村走出来的商业巨擘,一路走来充满了传奇色彩。1992年,他以宿迁高考状元的身份,考入中国人民大学社会学系。
大学期间,为了赚取学费,他做过各种兼职,还自学编程,靠参与政府部门信息化改造项目和编写餐饮管理系统,赚到了人生第一桶金。
后来,他拿着这笔钱和借来的资金,盘下一家餐馆,却因缺乏经验导致餐馆倒闭,负债累累。但刘强东没有被挫折打倒,进入一家日企从仓管做起,潜心学习企业管理方式。
1998年,怀揣着仅有的12000元积蓄,他来到北京中关村,租下柜台,创立“京东多媒体”,开启了创业之路。在中关村假货横行的环境中,刘强东坚持只卖正品行货、明码标价且开发票,逐渐赢得了用户信赖,公司规模不断扩大。
2003年非典爆发,线下业务遭受重创,刘强东被迫带领员工转战线上,意外开启了电商之路,并在2004年正式创办京东多媒体网(京东商城前身)。
此后,他力排众议,做出自建物流体系、坚持正品策略、为快递员缴纳五险一金等重大决策,一步步将京东打造成如今的商业帝国。
刘强东曾在内部发言中,直言不讳地表达对美团外卖业务的看法。他指出,餐厅经营本就艰难,可美团作为搬运餐厅商品的平台,却靠着外卖业务赚取巨额利润,甚至创始人王兴都因此成为首富,这种模式存在严重问题。
在刘强东看来,美团如同“吸血”的资本公司,其高佣金政策压榨了商家的利润空间。不少中小商家利润微薄,美团一抽成,一大半利润就没了。为了维持经营,商家要么提高菜品价格,把成本转嫁给消费者;要么降低菜品质量,最终损害的,都是消费者的利益。
不仅如此,美团还将外卖骑手外包,不为骑手提供社保等福利,出了事故也概不负责,这让骑手们的权益得不到保障,在高强度的工作下却缺乏安全感。
如今,刘强东带着京东闯入外卖领域,首要目标便是打破美团在外卖行业近乎垄断的局面。美团长期占据外卖市场的大半壁江山,手握绝对话语权,上述种种弊端在其垄断地位下愈发凸显。
刘强东正是看到了这些痛点,决心以京东的入局改变现状,为商家和消费者创造更公平、优质的环境。
从京东自身发展战略来看,布局外卖领域是极具前瞻性的一步棋。京东原本以电商业务为主,尤其在3C数码等领域优势明显,但电商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增长逐渐触及天花板。
而外卖属于即时零售范畴,是高频消费业务。京东切入外卖领域,可借助高频的外卖业务,大幅提升京东App的流量。用户以往可能仅在购买电子产品、生活用品时打开京东App,如今有了外卖业务,打开频率将显著增加。
京东强大的物流配送能力也是一大优势,通过达达集团的配送网络,能实现 “最快9分钟送达”。京东可以整合外卖业务与自身电商业务,例如通过外卖配送带动 3C 数码等产品的即时零售,构建更为完善的生态体系。
刘强东的这次“硬刚”,还体现了他一贯坚持的价值观。他多次强调“克扣兄弟血汗钱是耻辱”,此次宣布为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便是这一理念的生动实践。
这不仅有助于提升骑手的归属感与工作积极性,进而提高配送效率和用户好评率,还对整个外卖行业起到了示范作用,倒逼其他平台重视骑手权益。
当然,京东要想在外卖领域彻底撼动美团的地位,并非易事。美团经过多年发展,已建立起庞大而稳固的生态体系,拥有海量的骑手、商家资源和忠实用户,在配送效率、智能调度等技术方面也积累了深厚优势。
面对京东的挑战,美团迅速推出“反内卷”组合拳,公开算法、优化骑手规则、加速闪电仓布局,并延伸至即时零售领域。但京东也有自身独特优势和坚定决心,其“百亿补贴+0佣金+骑手五险一金”的组合拳,已在外卖市场激起千层浪。
刘强东硬刚王兴,背后是一场关乎行业未来走向、企业发展战略以及社会责任担当的深度较量。刘强东凭借其过往的创业经历和独特的商业眼光,试图以京东的入局打破外卖行业的垄断坚冰,为行业带来新的活力与变革。
这场大战最终结果如何,我们拭目以待,但无论怎样,竞争的加剧都将促使外卖行业朝着更健康、公平、高效的方向发展,让商家、骑手和消费者从中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