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南风
编辑|先锋谷影视娱评
高考前突击两个月,考入清华大学。
22岁便有超强赚钱能力,实现财富自由。
参加《最强大脑》仅用几分钟便从520杯水中找到目标。
这位名为王昱珩的“超人”,以一己之力颠覆了世俗对于“天才”的定义。

天才的叛逆与自由
王昱珩的狂,早在很小的时候就已经埋下了伏笔。
1980年代生于北京高知家庭的他,父亲是高级工程师,母亲是大学教师。
按理说这样的家庭环境,应该诞生出一个听话懂事还爱学习的孩子才对。
可是王昱珩却恰恰相反,他成了一个极具反叛精神的小孩。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他就经常和母亲斗智斗勇。
别的小孩最多提前听楼道里的脚步声,辨别是不是家长回来了,然后提前关电视假装学习。
但是王昱珩要做的可不止这些。
王妈的记忆力超群,每次都能记得诸如门缝的宽度、拖鞋的朝向等等细节,然后根据这些细节推测孩子又作了什么妖。
所以王昱珩就被迫开始记忆家里的布局,每次偷玩之后都把布局恢复原样。

或许是长年累月锻炼的结果,也或许是遗传使然,王昱珩的记忆力远超常人。
上学的时候他就发现了,别的同学翻来覆去背不会的内容,他总是看一两遍就记下来了。
与其说他是在背书,不如说那是在“闭着眼睛读书”。
他的大脑里好似有一座“记忆宫殿”,不论大小每一件事都存贮在这个宫殿里。
每当有需要,他就能随时调取这些存储的记忆,回忆起曾经的每一个细节。
所以课堂上老师讲的那些东西,他听一遍就完全记住了,考试成绩自然也是出奇得好。

不过过目不忘的本事带来的也不都是好处。
每天晚上,他都会不受控制地回忆起白天发生的每一件小事,甚至精细到路边的一棵草。
所以很早开始,他就一直有失眠的毛病。
他倒是也没有困扰太久,很快就找到了一个解决办法。
他发现每次上课的时候,老师一张嘴,他就开始犯困,所以上课补觉对他来说是个好主意,反正也不用怎么学习。

但是这样一来,学校的老师可就不是很待见他了。
不管是威逼也好,还是利诱也罢,他都改不了上课睡觉这个毛病。
所以到最后老师直接就把他放弃了,让他坐在教室的最后一排,挨着后门,有时候发卷子都没有他的份。
他倒是乐得如此,上课老师一张嘴他就开始睡觉,睡累了从后门溜出去打球,倒也不会影响其他同学。

1998年,几乎是没有任何悬念,他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清华大学。
他说自己学习并不好,只是会考试而已。
凭借着脑海中的“记忆宫殿”,他发现考试总是有自己的内在规律存在。
有些直接“抄”书本的内容就行,有些根据以往的经验,稍微改改也就是答案。
但不管怎么说,他考上清华了。

他曾经有一个目标,就是一定要在30岁之前“退休”。
但是后来他发现,30岁还是太保守了。
22岁的他就能用一个月的时间,赚够其他同学一年的钱。
然后利用剩下的11个月,尽情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享受“退休”生活。
他在全国顶尖天才聚集的清华校园,依旧是个鹤立鸡群的天才。
大脑就是他的超能力

如果说王昱珩的前半生就已经足够传奇,那么2015年参加《最强大脑》之后,他的人生又“开挂”到了另一个新的高度。
那是一场“微观辨水”挑战,他需要在520杯水中,找到嘉宾所挑选出的那一杯。
所有的杯子材质相同,所有的水都是同一水源,杯子中的水量也都一样。
不要说杯壁上没有指纹了,就算是有指纹,想要找出一杯不同的水也堪比大海捞针。

更要命的是,王昱珩小时候因为眼睛受伤,右眼的瞳孔出现了缩放障碍,无法对焦。
甚至因此他左眼的视力也受到了严重的影响,一路从1.2降低到了0.4左右。
也就是说,这次挑战中,王昱珩是在几乎失去了大半视力的情况下进行的。
这项挑战怎么看都是不可能完成的。

可是王昱珩就是做到了,他就是从520杯一模一样的水中找到了嘉宾选择的那一杯。
每一杯水的观察时间不足一秒钟,几乎都是一扫而过。
他没有选出几个疑似对象以后进行二次判断,而是一眼就认定了心中的结果。
也是在这场比赛过后,他“水哥”的名号响彻了全国。

如果说“微观辨水”是王昱珩的成名之战的话,那“扇面识别”则是他的封神之战。
当时南京的那场比赛中,中国队落后日本队一分,一旦本场比赛失利,就会立刻被淘汰出局。
输给日本队是所有中国人都不想看到的画面,现场气氛一度十分紧张。
那场比赛中,两队选手需要记忆200把风格相近的扇面,然后观察折叠起来的扇子的纹路,找到评委随机挑选的那一把。

这样的难度,让敌对选手都大呼“好难”。
可是就在这样的情况下,王昱珩竟然说“我放弃观察”,便放弃了两个小时的记忆时间。
要知道,对手可是一个能将圆周率背到10万位的记忆高手,放弃观察这种话听起来实在是太过狂妄了。
但谁都没想到的是,王昱珩竟然以3:1的碾压级优势,战胜了日本选手。

大家都在疑惑他究竟是怎么完成这种挑战的,他却说出了一句让所有中国人泪目的话:
如果这是30万把扇子的话会更适合我。我以前看过一把扇子,展开全是文字,合上却是空白。
那把扇子,叫做历史。

如今的王昱珩,早就已经超越了“最强大脑”这个标签。
他玩艺术,搞发明,做科普,甚至还进军了娱乐圈,却始终保持着“山上人”的洒脱。
他说只要是自己想做的事,就没有做不好的。
如果真的做不好,要么就是内心其实并不想做,要么就是自己不该去做。
在他的世界中,赚钱是最简单的事,难的是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

结语
从天才少年到国民偶像,王昱珩的“狂”从未脱离本质,那是一种纯粹的热爱与执着。
当世人追逐“成功模板”时,他则走出了属于自己的路。

正如他所说的:我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世界也休想改变我。
这份清醒与傲骨,或许才是“水哥”传奇最动人的注脚。

部分
采访水哥王昱珩,我被高智商降维打击了…——不普通人类实录
水哥王昱珩:记住是聪明,遗忘是智慧 | 《生命·成长》第三季(第三期)——此念文化
“最强大脑”王昱珩帮警察查案——北京晚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