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中方否决俄罗斯方案,中俄的能源命脉,必须掌握在中国人手里!
Ta途说

前言

原定在去年年底就开工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项目进度一拖再拖,然而就在近段时间,中方终于给出了一个准信。

根据俄罗斯卫星社的报道,日前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在出席欧亚石油天然气论坛的时候表示,经由哈萨克斯坦向中国境内运送天然气的方案“并不现实”。

在国际能源博弈的这个棋盘上,不难看出中国已经展现出越来越强的主导权意识,这当然是好事,并且我们还主动提出了直连中俄边境的新路线构想,这说明了什么?

恰恰能够直接证明,中俄能源合作的命脉必须掌握在中国人自己手里,这件事没得商量!

分歧

很多人好奇,一条天然气管道,中俄居然谈了6年还没有敲定路线,那么横在双方之间的分歧到底是什么?

一方面是经济账,另一方面也是中国对于能源安全主导权的一次强势宣示和表态,而且,一次放出这么大的信息量其实本身就是很特别的信号。

先来说说大家最关心的路线问题,自从2019年年底西伯利亚力量1号建成之后,2号管道的建设立刻就被提上日程,当时双方一开始考虑的就是途经第三国,也就是分别过境蒙古和哈萨克斯坦。

一段时间后,经过中俄双方的协商和讨论研究,最终定下途经蒙古的方案,这一消息传到蒙古总理耳朵里的时候,不敢想象他会有多志得意满。

谁都能看得出来,一旦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建成,光是过路费就够蒙古偷着乐了,可问题是,路线的问题暂时解决了,真正的问题浮出水面了:天然气定价问题。

其实过境蒙古的话,优势是管道建设成本低,并且距离中国东部能源需求中心更近,然而弊端就是因为他们近些年来和美国不断加强军事以及稀土合作,很可能会对管道构成威胁。

换句话说,一旦西方介入的话,或许会出现“勒索过境费”的情况,加上蒙古此前一直在要求高额的过境费用以及附加低价购气的条件,因此这件事一直没有进展。

无能为力

在了解这件事的新闻以及各种分析后不难看出,中方对于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期许,是希望它能够在2030年之后发挥重要作用

原因很简单,因为咱们已经跟卡塔尔签订了未来27年的天然气供应合同,与此同时,中方和中亚各国的天然气合作也在不断扩大,也就是说,中方需要西伯利亚2号不假,但是并不急迫。

相较之下,俄罗斯天然气公司巨亏68亿美元的情况下,他们迫切的需要中国从俄采购大量的天然气以弥补其失去西方市场的损失,还一再表态希望中方可以预付,足见其急迫心理。

这种背景下,中方肯定是牢牢掌握住了议价权,至于双方到底谈到了什么样的价格咱们不清楚,但一定比俄罗斯给中方的28%的折扣要低很多。

因为价格问题,中国和俄罗斯一谈就是两年多,这个时间里蒙古自然失去了耐心,他们在去年九月的时候就放出消息称,已经将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项目排除在未来5年的经济规划之外

然而,让蒙古总理万万没想到的是,俄罗斯很快就找到了哈萨克斯坦谋求合作,并且哈方的态度很积极,考虑到建设成本以及地形条件等等,俄方始终更倾向于通过蒙古或者哈萨克斯坦将天然气运往中国。

可问题是如果由哈萨克斯坦向中国输送天然气的话,就需要重新修建一条管道,这条方案对于中国来说并不经济。

在明知道中国认为不可行的情况下,俄罗斯方面仍然在尝试推动中俄哈管道,不过是想也要借此机会确保国民对于国家经济的信心,但抱歉,这一次,中方无能为力。

中方提出新的路线

如今,中国外交官罕见的把问题摆到了明面上,就是希望通过这一举动让俄罗斯方面打消不切实际的想法,而是要尽快解决分歧。

中亚管道已经再给土库曼斯坦等国家的天然气让路,这种情况下再让俄罗斯天然气来抢走为数不多的份额,无疑是在动摇中国能源多元化战略的根基。

因此,张汉晖大使这一次的表态就是在对外界释放信号,把中国要牢牢握住能源命脉的态度暴露在世人面前,与此同时,我们也提出了新的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路线。

在不途径第三国的情况下,直连中俄,从东北边境直接进入中国境内,值得一提的是,张汉晖大使还提到了后贝加尔斯克,这是紧邻中国黑龙江省的满洲里。

诚然,中俄是“无上限伙伴”,只是在能源谈判这张桌子上,双方各有各的算盘,“北溪”管道被炸事件无形之中给中国敲响了警钟,要想不被人卡脖子,就必须要管控风险,推动多元化进口渠道。

因此中方大使这一次的表态很罕见,但也合乎情理,翻译过来就是,西伯利亚力量2号管道的合作可以继续,但是必须要按照中方的核心关切来,在中俄能源合作中,中国才是拍板的一方。

你们觉得,俄罗斯方面最终会同意中方的提议吗?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