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洵(1846-1915),字子渊,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编修。活跃于清末民初的书法家,其艺术生涯跨越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
汪洵以楷书、行书见长,尤精于楷法。其楷书融合了唐代欧阳询的峻峭结构与颜真卿的浑厚笔意,形成刚柔并济的风格。行书则可见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脉络,笔势流畅而不失法度。


清末碑学兴盛,汪洵的创作可能受到碑帖融合思潮的影响,但其具体取法路径仍需更多作品佐证。部分学者推测其或涉猎北碑,以增强线条力度。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汪洵(1846-1915),字子渊,江苏阳湖(今江苏常州)人。光绪十八年进士,授编修。活跃于清末民初的书法家,其艺术生涯跨越了清朝末年至民国初期。
汪洵以楷书、行书见长,尤精于楷法。其楷书融合了唐代欧阳询的峻峭结构与颜真卿的浑厚笔意,形成刚柔并济的风格。行书则可见二王(王羲之、王献之)脉络,笔势流畅而不失法度。
清末碑学兴盛,汪洵的创作可能受到碑帖融合思潮的影响,但其具体取法路径仍需更多作品佐证。部分学者推测其或涉猎北碑,以增强线条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