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加载中
  • 推荐
  • 要闻
  • 财经
  • 娱乐
  • 时尚
  • 情感

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ROS1肺癌一线用药是关键,好药先用,活得更长!
生活事全搞定

“已经有脑转移,该吃哪款靶向药?”

“如何延缓接下来会出现的耐药问题?”

“有没有进入医保的,降低经济负担?”

在我国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ROS1融合阳性的发生频率相对较低,为2%-3%[1]。但对于这些患者而言,治疗的挑战不仅在于寻找有效的治疗方案,更在于如何应对疾病复发以及脑转移的风险,这是影响患者长期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此外,治疗费用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许多家庭不得不将大部分的生活开支用于支付医疗费用。

但令人欣慰的是,ROS1阳性患者也有自己的“救命药”!

在2024年5月,瑞普替尼(商品名:奥凯乐®)在国内上市,为ROS1融合阳性患者增加了治疗新选择[2]本次瑞普替尼的获批,也得益于其发表在著名医学期刊《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的数据结果研究表明,瑞普替尼作为一线治疗药物,用于治疗ROS1融合阳性患者时,患者的中位无进展生存期(mPFS)最高可达近3年[3]

图源:《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目前,瑞普替尼已经可以在指定机构或药房购买啦~(文末附购买渠道)

01

近80%患者经一线治疗后肿瘤缩小,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近3年!

在众多患者选择靶向药物的过程中,许多患者倾向于将所谓“好药”留待后期使用。然而,实际上瑞普替尼在一线治疗中的数据表现极为出色,能够为患者带来良好的临床用药体验,显著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TRIDENT-1 是一项全球多中心的Ⅰ/Ⅱ期临床研究,主要目的在于评估瑞普替尼针对局部晚期或转移性ROS1融合阳性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3]。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客观缓解率(ORR),而次要终点则包括缓解持续时间(DoR)、无进展生存期(PFS)以及安全性。值得注意的是,Ⅰ期和Ⅱ期的患者均被纳入了疗效分析之中。

根据TRIDENT-1的研究疗效数据显示,对于初治的ROS1-TKI人群而言,接受瑞普替尼一线治疗后,患者的确认客观缓解率(cORR)高达79%,中位缓解持续时间(mDOR)达到了34.1个月。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初治患者在此项研究中位无进展生存期长达35.7个月

不难设想,若患者将瑞 替尼作为一线治疗方案,或许能够为自己延缓耐药的时间,赢得更长的生存期

02

脑转移恐成肺癌治疗的“拦路虎”?别怕!这个靶向药帮助近90%患者实现颅内肿瘤缩小!

对于ROS1融合阳性的患者群体来说,脑转移的治疗构成了另一重大挑战。中枢神经系统(CNS)是这类患者常见的转移部位[4],超过三分之一的ROS1阳性患者在初次诊断时便已出现脑转移情况[5],并且在治疗过程中有40%至58%的患者可能会发生脑转移[6]。非小细胞肺癌(NSCLC)伴有脑转移的患者通常面临较差的预后,未经治疗的情况下中位总生存期(mOS)仅为1至2个月[7]

基于ROS1融合阳性患者对脑转移担忧,TRIDENT-1 研究在基线时也纳入了脑转移人群,旨在改善脑转移患者的预后。

TRIDENT-1的研究疗效数据还显示,在未经治疗且伴有脑转移的ROS1-TKI人群中,瑞普替尼的一线治疗实现了89%的确认颅内客观缓解率(icORR)[3]。同时,对于基线时未伴随脑转移的人群,瑞普替尼也展现出了延缓脑转移发生的能力,其24个月颅内无进展生存率(icPFS率)高达86%。这进一步证明了瑞普替尼在改善脑转移患者预后方面的重要作用。

03

安全可耐受,

患者获得更好的用药体验

当患者面临靶向药的选择时,他们所考虑的因素是多方面且极为慎重的。疗效无疑是首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之一,安全性也是患者在选择靶向药时会着重权衡的重要方面。即便知晓靶向药的不良反应通常较化疗轻微,且多数可通过饮食调整及药物治疗得以改善和控制,部分患者在面对不良反应时,仍会产生不安情绪,甚至会考虑是否要减量或停药。

那么,瑞普替尼的安全性究竟如何呢?

TRIDENT-1的研究安全性数据,瑞普替尼在治疗期间所引发的不良事件,经过严谨的数据统计和分析后发现,大多处于1-2级的水平。这一数据结果清晰地表明,瑞普替尼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是在可预防以及可控的范围之内的[3]

具体而言,在众多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中,神经毒性是较为常见的情况。比如,许多患者通常在用药前2周出现头晕症状,这是因为瑞普替尼具有较高的颅内渗透性。其次,瑞普替尼除了抑制ROS1以外,还能抑制原肌球蛋白受体激酶(TRK A/B/C)。TRK家族在中枢和周围神经系统的发育、维持及功能中起关键作用。药物对TRK的抑制可能直接干扰神经元信号传导,导致神经毒性(如头晕、感觉异常)[8]

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在大多数实际发生的案例中,这些反应的程度相对较轻且是可逆的。临床研究的数据也显示大部分头晕为1-2级,没有由于头晕导致的停药发生[3]。通过专业的医疗团队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用药管理方案,例如调整用药剂量、优化用药时间等,这些不良反应便能够得到有效缓解。

图源:瑞普替尼说明书

因此,觅健科普君提醒,患者如果出现副作用,一定要及时咨询医生。

更为重要的是,这种合理的用药管理并不会对瑞普替尼本身的药物疗效产生任何负面的影响,从而确保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既能最大程度地减少不良反应带来的不适,又能保证药物对疾病的治疗效果。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瑞普替尼能够具备高效低毒这样显著的优势呢?这无疑要归功于其独特且精妙的作用机制。

04

一把锁配一把钥匙,

瑞普替尼特异性靶向肿瘤细胞

瑞普替尼具有独特的结构特点,其小分子量的大环结构使其能够高选择性地靶向ROS1和TRKA-C,并且对这些靶点具有很高的效力。这种高选择性和高效力的结合,使得瑞普替尼能够与活性激酶构象有效结合。同时,经过优化的刚性三维结构,避免了瑞普替尼与多种耐药突变形成空间干扰,有效克服和延缓耐药的发生,进而长效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想象一下,瑞普替尼就像是一个精心打造的神奇小钩子,它的身形极为小巧,仿佛是为了完成一项特殊使命而量身定制的精密工具。这个小钩子有着独特的结构设计,其小分子量大环结构就如同一个经过大师巧手雕琢的艺术品,每一个细节都蕴含着无尽的智慧和力量。

在我们的身体这个复杂的“城堡”里,有一些隐藏在暗处的“锁”,它们就是癌细胞里的ROS1、TRKA-C等靶点。这些“锁”是癌细胞生存和增殖的关键,一旦被打开,癌细胞就会像脱缰的野马,疯狂地生长和扩散,给人体带来巨大的伤害。而瑞普替尼这个神奇的小钩子,就像是一把特别为开锁高手定制的小巧精致的万能钥匙。

当瑞普替尼进入战场后,它凭借着自身独特的结构优势,开始了它的“开锁之旅”。它能够高选择性地精准定位到ROS1、TRKA - C这几把“锁”,这种精准度就像是拥有一双透视眼,无论周围环境多么复杂,都不会迷失方向。而且,它对这些靶点具有很高的效力,比其他任何“钥匙”都要更有效率,仿佛是为这些“锁”量身打造的专属钥匙,轻轻一转,就能顺利开启,最终成功地抑制了肿瘤细胞的增殖,为这场与癌细胞的战斗带来了希望的曙光。

结语

ROS1阳性肺癌较为罕见,但患者并非无药可治。瑞普替尼作为新一代ROS-TKI,在一线治疗中展现出显著疗效:

生存期显著延长:对于初治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期可达35.7个月,近3年病情无进展;中位缓解持续时间达到了34.1个月,一旦缓解,能够持续缩瘤,维持较好的生活质量;

脑转移控制强:即使癌症出现脑部转移,89%的初治患者肿瘤也能实现缩小;

副作用相对轻微:常见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等,但大多数情况下程度较轻、可控,不影响治疗进程;

根据最新数据,瑞普替尼展现出了其作为一线治疗首选药物的显著优势,而非仅限于后续治疗阶段使用。自2025年1月1日起,依据最新的医保政策调整,ROS1阳性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小细胞肺癌(NSCLC)成年患者在购买瑞普替尼时可享受医保报销福利

值得注意的是,鉴于瑞普替尼作为进口药,运输较为耗时,当前的市场供应相对紧张。为确保所有符合条件的患者均能及时获取药物此药,可以通过本文提供的联系方式或访问官方渠道完成购买流程,切勿错失这一延长生命的关键机会!

图源:瑞普替尼购买渠道

肺癌

参考文献

[1]Kohno T, Nakaoku T, Tsuta K, et al. Beyond ALK-RET, ROS1 and other oncogene fusions in lung cancer. Transl Lung Cancer Res. 2015;4(2):156-164.

[2]NMPA官网.

[3]Drilon A, Camidge DR, Lin JJ, et al. Repotrectinib in ROS1 Fusion-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 Engl J Med. 2024;390(2):118-131.

[6]Zhang Q, Chen K, Yu X, Fan Y. Spotlight on the treatment of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with rare genetic alterations and brain metastasis: Current status and future perspectives. Int J Cancer. 2024;155(12):2117-2128.

[7]Rossi S, Marinello A, Pagliaro A, et al. Current treatment approaches for brain metastases in ALK/ROS1/NTRK-positive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Expert Rev Anticancer Ther. 2023;23(1):29-41.

[8]Han SY. TRK Inhibitors: Tissue-Agnostic Anti-Cancer Drugs. Pharmaceuticals (Basel). 2021;14(7):632.

内容制作

温馨提示:本文中所涉及的信息旨在传递医药前沿信息和研究进展,不涉及诊疗方案推荐,临床上请遵从医生或其他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意见与指导。

封面图片:摄图网

相关推荐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