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优师计划与公费师范生的核心区别
1、就业区域限制
优师计划:
国家优师专项:毕业后必须到四川省内68个脱贫县(原集中连片特困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的中小学任教,服务期内(6年)不得跨县流动。
地方优师专项:定向到四川户籍所在脱贫县的中小学任教,且服务期内需在县域内工作。(68个实施区域)
公费师范生:
国家公费师范生:可在四川省内双向选择就业学校,服务期内允许在城镇与农村学校间流动,部分可进入省会重点学校。
省级公费师范生:需到户籍所在县(四川143个县,见文章末尾)任教,但服务期内可申请调岗至县域内其他学校。
2、培养院校与招生要求
国家优师专项:由教育部直属6所师范大学(如北京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等)培养,全省考生均可报考,无户籍限制,至少达到一本线以上。
但实际上,这几年国家公费师范生的分数逐年上涨,没有620以上,很难录取。像东北师范,在四川招生,至少都是620分以上。
地方优师专项:由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等省属院校培养,要求考生户籍连续3年以上在68个脱贫县,高考成绩需达到省属院校对应批次线。
公费师范生:国家公费师范生由6所部属师范院校培养,省级公费师范生由省属院校培养,需本省户籍限制,需要在实施区域以内。(如果专业没有录满,再面向全省范围。)
3、政策支持与约束
教师资格证:优师计划毕业生免试直接认定教师资格证;公费师范生需通过学校考核考试,基本上也不需要再单独考试。
违约后果:
优师计划违约需退还费用并记入征信档案,影响考公、考研。

二、四川优师计划的实施区域
国家优师专项和地方优师专项的定向就业区域为四川省68个脱贫县,具体包括:
凉山州(11个县):木里、盐源、普格、布拖等。
甘孜州(18个县):康定、泸定、丹巴、九龙等。
阿坝州(13个县):汶川、理县、茂县、松潘等。
其他地区:如泸州叙永县、古蔺县,绵阳平武县、北川县,广元昭化区、朝天区等。
就业学校类型:主要为脱贫县公办中小学,部分初中和高中可能位于乡镇或农村地区,教学条件相对艰苦,但政策保障编制和基本待遇。
具体实施区域见文章末尾
三、优师计划的未来定向就业情况
1、就业保障:
优师计划毕业生全部“有编有岗”,由教育部门直接分配或通过双选会签约。若未自主选岗,则由上级教育部门统筹安排至定向县中小学。
2、职业发展:
服务期满后可优先攻读在职教育硕士,部分县市提供职称评定绿色通道。四川省“优师帮培计划”为脱贫县教师提供名校跟岗、培训补贴等支持。
3、收入与生活条件:
基础工资与当地教师持平,享受乡村教师生活补助(约1000-3000元/月)及艰苦边远地区津贴。
周转宿舍、租房补贴等生活保障逐步完善,但偏远地区交通、医疗资源仍有限。

四、优师计划如何报名?
1、报考条件:
国家优师专项:四川全省考生均可报考,高考成绩至少一本线以上。
地方优师专项:考生户籍需连续3年在68个脱贫县,高考成绩需达省属院校批次线。
2、志愿填报:
批次:均在本科提前批填报,四川25年新高考,在提前批B段填报,与A段的军校、警校等批次不冲突,可以同时填报。
材料准备:需提供户籍证明、高考报名表、定向协议等,地方优师专项需额外审核脱贫县户籍。
五、优师计划优缺点
1、优点:
经济压力小:免学费、住宿费,每月发放生活补助(约600-800元)。
就业保障强:直接入编,避免教师招聘考试竞争。
政策红利多:考研加分、职称优先评定等。
2、缺点:
地域限制严格:6年内无法离开定向县,偏远地区生活条件较差。
职业发展局限:优质教学资源少,进修机会有限。
违约成本高:影响征信,未来考公、贷款等受限。

六、报考建议:适合哪类学生?
1、适合优师计划的学生:
户籍在脱贫县,家庭经济压力较大,愿意扎根基层教育。分数处于一本线边缘,想规避教师编制考试竞争。
2、适合公费师范生的学生:
希望留在城市或家乡县城工作,追求职业灵活性。分数较高(如超一本线50分以上),能竞争部属师范院校。
张老师建议:
优师计划需要扎根基层教育,报考前,一定要考虑清楚,自己是否能够接受以后的工作环境等,一旦选择,就要走下去。
适合家庭条件一般,希望毕业就能就业的考生,而且还要有教育情怀、能适应艰苦环境。
结合孩子分数、户籍、职业规划等综合选择,也不要盲目报考!

附实施区域:
四川省省级公费师范实施范围县(市、区)名单
(共143个县、市、区)
成都市(6个):邛崃市、金堂县、郫都区、大邑县、蒲江县、新津县。
自贡市(2个):荣县、富顺县
攀枝花市(3个):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泸州市(4个):泸县、合江县、叙永县、古蔺县
德阳市(2个):中江县、罗江区
绵阳市(7个):江油市、安州区、梓潼县、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三台县、盐亭县
广元市(7个):利州区、昭化区、朝天区、剑阁县、旺苍县、青川县、苍溪县
遂宁市(3个):蓬溪县、射洪县、大英县
内江市(4个):东兴区、资中县、威远县、隆昌市
乐山市(7个):金口河区、犍为县、井研县、夹江县、沐川县、峨边彝族自治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南充市(8个):高坪区、嘉陵区,阆中市、南部县、西充县、营山县、仪陇县、蓬安县
宜宾市(10个):翠屏区、南溪区、叙州区、江安县、长宁县、高县、筠连县、珙县、兴文县、屏山县
广安市(6个):广安区,前锋区、华蓥县、岳池县、武胜县、邻水县
达州市(7个):通川区、达川区、万源市、宣汉县、开江县、大竹县、渠县
巴中市(5个):巴州区、恩阳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
雅安市(8个):雨城区、名山县、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天全县、芦山县、宝兴县
眉山市(4个):仁寿县、洪雅县、丹棱县、青神县
资阳市(2个):安岳县、乐至县
阿坝州(13个):马尔康市、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源县
甘孜州(18个):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州(17个):西昌市、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德昌县、会理县、会东县、宁南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冕宁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
四川省原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县和原国家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名单
(共68个县、市、区)
泸州市(2个):叙永县、古蔺县
绵阳市(2个):平武县、北川羌族自治县
广元市(6个):昭化区、朝天区、剑阁县、旺苍县、青川县、苍溪县
乐山市(2个):沐川县、马边彝族自治县
南充市(4个):仪陇县、阆中市、南部县、嘉陵区
宜宾市(1个):屏山县
巴中市(5个):巴州区、平昌县、通江县、南江县、恩阳区
广安市(2个):广安区、前锋区
达州市(2个):万源市、宣汉县
阿坝州(13个):汶川县、理县、茂县、松潘县、九寨沟县、金川县、小金县、黑水县、马尔康市、壤塘县、阿坝县、若尔盖县、红原县
甘孜州(18个):康定市、泸定县、丹巴县、九龙县、雅江县、道孚县、炉霍县、甘孜县、新龙县、德格县、白玉县、石渠县、色达县、理塘县、巴塘县、乡城县、稻城县、得荣县
凉山州(11个):木里藏族自治县、盐源县、普格县、布拖县、金阳县、昭觉县、喜德县、越西县、甘洛县、美姑县、雷波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