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点推荐
热门图文
想要在中国呈现“过量饱和”的防晒市场里杀出一条血路,似乎越来越难。从最基本的肤感质地来讲,几近“封顶”,像乳液、似精华,在相同的价位里面“好用”已然不是一个显著的选择标准。防晒力呢?SPA和PA已经只能算“标准”了,对通勤族来说,SPA30、40和50的区别并没有那么大。于是,红光、蓝光纷纷成为市面上新防晒产品争相对抗的方向。
1
抗蓝光,优等生做附加题
不得不浪费一些笔墨,来说点我个人觉得“好像也没那么重要”的事情。
大多数人能把UVB、UVA防护好,几乎已经可以打99分了。而红光、蓝光、可见光……这些,属于优等生(品牌)做的附加题。都是一些在防晒霜领域几十年“独孤求败”的状态下,只好自我挑战,探索人类未知,于是就有了这些新发现。
借用德系大佬优色林产品详情页的一张图做科普,一看就懂。

看起来很吓人,略有危言耸听之嫌。这个“400-500nm”的所谓“高能可见光”,你的皮肤并不会时时刻刻对着去照,真要说危害,首先应该担心下自己的视力,因为它们普遍存在于各种电子产品中,手机、电脑屏幕、LED屏等等。

优色林
控油清爽防晒乳
一般认为,真正有害的是400-460nm的短波可见光,大多数电子产品其实都有做相应的防护。而防晒产品,在“外防”的这个角度,也就是防晒剂层面,290-400nm封顶了。对抗蓝光,普遍用的是“内防”,也就是通过活性物来提高皮肤对这些光损伤的抵御力。优色林的防晒小橙伞用的是甘草查尔酮A(胀果甘草根提取物)和甘草亭酸。

IPSA
白瘦子防晒
IPSA今年春天色全新升级的白瘦子防晒,也把防晒面扩增到了蓝光和红外线。运用硫代牛磺酸抵御蓝光引发的皮肤氧化问题,薰衣草花提取物来对抗红外热损伤。功效和体验感上本来就几近满分的“白瘦子”,在这道“附加题”的加持下,更加完美。果然,高手最终挑战的都是自己。

HACCI
Bright C Serum UV
既然讲到抗蓝光了,那就再提一个牌子——HACCI,很多年前搞养蜂场起家的小众品牌,现在人家不小众了,风还挺大,防晒霜这几年在中国市场也很出圈。今年3月新上一款Bright C Serum UV也有抗蓝光的功能,用的是“欧洲越桔叶提取物”。不过,比起抗蓝光,这支防晒核心配方更加值得关注——6大VC成分(精纯VC与5种VC的衍生物)来实现抗氧化、抗光老化及美白。
做个小结,理性看待“全光谱防晒”这件事情很重要,不要迷失在尖子生的“附加题争夺战”里不能自拔,大多数人能考个80、90分已经很好了。

兰嘉丝汀
银杏防晒
科学的探索是没有尽头的,COTY2008年就发了专利,他们家的银杏防晒可以防护250nm-1400nm波长的光,那才是真正的黑科技、全能防护啊(详见去年写的文章)。
对于一支要立马杀入中国市场进行“战斗”的防晒霜来说,仅有上述这些“基本要素”显然不够,除非价格特别亲民。那么,抗老和美白功效,就成了中、高价防晒产品决战的关键。尤其是与防晒息息相关的美白功效,在近两年的防晒新品中愈演愈烈、刮起一股“特证风”,拥有美白特证的防晒霜成了一项可以傲娇的资本,乍听之下确实厉害,但所谓物依稀为贵,当越来越多的“双证防晒”出现时,我们就不由得去思考,这件事情还有没有那么“特”?是特殊的特,还是特别的特?
2
双特证,底层逻辑看什么?






淡斑美白类化妆品和防晒产品都属于特殊化妆品,想要在中国一般贸易市场进行销售的话,就需要获得中国药监局颁布的“特证”,在产品的中文标签上常见“国妆特字XXXX”或“国妆特进字XXXX”。
能在市场上销售的防晒霜,不管有没有美白淡斑功效,都是特殊化妆品;而在此基础上,有能够证明自己具有美白淡斑功能的实验检测报告,则可申请“美白特证”。“双证防晒”就是这么来的。
证书嘛,就这么回事;如我们从小到大,谁没几张证书一样,但真正的工作、生活,谁拿证书出来说事儿?
所以,美白这个事情,说到底,得看技术、看配方。当然,在对化妆品的宣传审核愈加严格之下,一些但凡能大胆拿出来说的词汇,背后肯定都有一厚沓的支持性研究成果文件,让我们可以剥洋葱式地层层去看透“真相”,找到自己所需。

兰嘉丝汀
白金防晒
比如,这支我用了很久的兰嘉丝汀白金防晒,除了手握双证以外,今年还祭出了“光电项目官配”的大旗,大胆声称可以“延长项目美白效果28天”。这个结论,即便不看那些人体功效测试数据,我也是相信的。夏天出门户外访古的时候我必带这支,心里就两个字,安心。一是它配方中防晒剂的组合足够全面(9重防晒)。二是它护肤配方体系也足够全面,3%精纯烟酰胺,外加12种抗氧化、保护胶原的活性成分,与防晒形成强强组合。Lancaster出品,能有“光电项目官配”这样的“结果”是一点也不意外的,也对得起它的售价。

ORBIS
银盾防晒
另外一支也用了很久的美白淡斑双特证防晒是ORBIS的“银盾”。号称“小POLA”(统一集团,运用了很多专研技术),肤感没话说,美白抗光老化的专利技术的没得话说,抑制黑色素生成与抑制胶原分解,在美白的各个通路上狙击黑色素。
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还特地去看了眼产品资料,公开声称的内容今年有更新,有了“汗液强化科技”(大致意思也是遇水则强)在出汗后,遇汗防晒力会提升34%。
如果说,高端“双特证”防晒主打一个不计成本地“主动出击”抗光老化。那么,相对平价的通勤防晒(或者称之学生族翻晒)更重“稳住”皮肤——不红、不敏、尽量少黑。这个很好理解,十几、二十岁充满胶原的年纪,确保不被晒伤就行了。

薇诺娜
修白防晒
看,薇诺娜就“胆子超大”,新防晒霜打出了“皮肤学级美白防晒”,以及还有“28天晒不黑”——这点我持保留意见,个人觉得,没有什么防晒霜擦了之后是晒不黑的,得看你怎么晒(军训这种,顶多就是晒不伤),实验室数据与实际情况还是有区别的,把话讲得太绝对,容易误导小孩子。
但薇诺娜这个“持双证”新防晒的思路理念还是不错的。要晓得,他们家就是专做敏感肌起家,马齿苋、青刺果等舒缓防御屏障成分都是久经考验的品牌专利,加上一组8重物化广谱防晒组合,和一系列的美白、抗氧化组合拳,尽可能地把晒伤、晒黑问题扼杀在摇篮里。根据介绍,这款防晒霜对“成膜”的技术也进行了更新,防摩擦,更持久。
防晒霜美白不美白、淡斑不淡斑的,只能算个加分项。薇诺娜这支,它的核心还是在预防敏感肌因晒“失控”,把“危险”降到最低。在这个基础上,用一点温和的美白手段,把皮肤慢慢养起来。这个思路,很适合一些爱长痘、皮肤有炎症、常常容易过敏、有前几年刷酸后遗症的年轻皮肤(这些问题往往都是一连串发生的),不用做得太多、太过激进,也不必考虑抗老,稳,是第一位。
那么,像理肤泉今年新上的“B5特护防晒”思路一致,也很适合这个群体,不过注意了它没有美白淡斑效果。

理肤泉
B5特护防晒
号称要挑战“通勤防晒天花板”,以及“16倍延迟防晒黑”(你看这个就说得委婉得多了)。以麦色滤为代表的7种防晒剂组合就不多说了,整个欧莱雅的防晒标志。重点还是在以B5为核心的“维稳组合”。尤其是一组矿物成分,PCA钙、葡糖酸镁、葡糖酸锌,将对皮肤的屏障强韧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敏感肌,向来是防晒和美白类产品“必争”的重要消费群体之一。不管开架还是贵妇品牌,都拿出了“走钢丝”、挑战高难度的勇气。虽然,我还是要尖酸刻薄地问一句,真有那么多敏感肌吗?但偶然看见一些“没有困难、创造困难,也要完成挑战”的新品,还是觉得挺有趣的。
譬如讲,MISTINE蜜丝婷今年竟然出了个“次抛防晒”,真的足够“弹眼绿睛”!

蜜丝婷
次抛防晒
当然,没有足够的深入研究,目前还不能否定它次抛的必须、必要性,但公开的新闻稿上是说,“为了精准解决消费者对于防晒产品涂抹不足或过量的痛点。尤其是对于敏感肌而言,一次一支的用量不仅可避免频繁打开产品所导致的防护失效或肌肤负担,更能保证养肤成分的活性锁鲜”,嗯……略牵强。
不过,从这个新品的技术配方介绍上来看,确实很有噱头。
核心成分是品牌联合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瓦谢尔教授研发的光生物防护成分“御光滤”,靶向性富集光生物防晒因子,使光生物防晒因子御光多酚提升97%,实现较之前更强的防晒黑和抗光老化效果。还有抗蓝光——与原料公司巴斯夫共创专研成分“岩蔷薇抗氧素”,可减少43%蓝光直接损伤,并降低92%由蓝光诱发的自由基损伤,实现从表层防御到深层防护的全波段光防护。以及美白功效,据介绍“577pro复合焕颜成分”焕白效率是377的13.2倍,是光甘草定的233.6倍;同时其吸收效果比577高3.19倍,也比光甘草定高2.77倍……(把当下防晒市场的脉搏把得很准!)
总结几句
作为消费者,我们不一定能有“火眼金睛”,但一定要有“辩证思维”。
产品介绍看多了,要会总结、分析、思辨。
什么意思?
你看,上面这些,归纳总结起来是不是——
N重防晒剂+美白淡斑成分+抗氧化组合+修红舒缓抗敏+……+抗衰老……




是只要能拿出这个公式的,就一定是好的防晒霜吗?
答案在你们心中。
就像“持双证”者普遍添加“烟酰胺”作为美白成分,但效果都一样吗?除了浓度、纯度,还有配方搭配,所谓失之毫厘、谬以千里。(展开说就是攻击,点到为止)
所谓“思辨”,第一要素就是不要掉进某个牛角尖里。看整体,不看局部;不跟风,牢牢关注自己最关心的点。换句话说,如果都有“双证”,那么,所谓的美白功效也不妨“忽略”吧。
3
一年四季的防晒宝库
以下这些是多年来在防晒市场中屹立不倒的经典品,也是我一年四季持续轮流使用的防晒单品。以前或多或少都写过,就简单进行介绍罗列。

黛珂多重防晒乳
有3个选择,我最喜欢的是SPF30那款,因为市面上现在真的不好找30的防晒。两款SPF50的,其中一个防水。另外还有3个修颜款(素颜霜)用途也很广泛,通勤几乎天天用。
妮维雅630防晒
美白防晒霜里必然有它一席之地。因为是跨境贸易,所以没有什么“双证”。哑光型乳霜,用起来特别舒服。


ALBION修护防晒
日系中高端防晒中的“隐藏款”,30+的皮肤(说40+其实也不过分)用上它会有很不一样的感受,心领神会为何防晒要用贵的,因为年纪到了!
雪肌精谧雅
臻护防晒霜
说实话,在开篇写了3000字新品后,我很难归纳这支防晒的与众不同之处。但也必须承认,它就是好用,每天顺手的习惯骗不了人,至今已经默默地用掉一支半。维持一整天皮肤表面不干燥、有光泽的能力,令人吃惊。


TiZO素颜物理
防水防晒霜
似乎是最好用的纯物理防晒霜?不不不,我的清单里还有很多。但SPF40令我非常满意,贴合感、细腻度、微微提亮,一切都刚刚好。
Dr.G绿色防晒
十几年前就开始用了,还专访过创始人博士本人。我证明,这是一支油皮、混油皮非常适合的防晒霜。


艾天然多效
防晒隔离霜
又是一个日系的隐藏款,给你一份妆前的细腻的精致感!
其他的,诸如巴黎欧莱雅、兰蔻、资生堂集团这些大佬家的防晒,自不必多说了,谁都知道好。还有诸如阿玛尼黑钥匙防晒、VALMOMT防晒这些近千元的单品,东西是真的好,但价格过高,也就不写在合辑里头了。
*以上图片均来源于品牌官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