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案|编辑:法拉
关税战把全球搅得天翻地覆,特朗普一手高举关税大棒,一手却给欧盟、东盟抛橄榄枝,唯独对中国下狠手。
想拉盟友一块对抗美国,结果发现,朋友比想象中少得多,越南、印度,甚至老欧洲,都忙着跟美国握手言和,背后全是自己的小算盘。
中国的处境看着有点孤单,可这棋局,到底谁能笑到最后,难道我们在关税大战中,就没有真朋友吗?

4月,特朗普宣布对全球加征关税,声称要“公平贸易”,但没过几个小时,他就来了个急转弯,说要给大部分国家90天的“缓刑期”,只对中国继续加码,关税直接飙到125%。
这一招像是给中国下了个套,你想拉着大家一起对抗美国,抱歉,门都没有,欧盟这边,冯德莱恩立马表态,要跟美国好好谈谈,争取在90天里达成个双方都能接受的协议。

中越关系其实这些年走得挺近,2023年两国还升级了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但在关税战里,越南却成为了第一个向美国低头的。
因为他们的经济命脉,跟美国绑得太紧,去年,越南对美出口占了它外贸总额的30%以上,从电子产品到服装鞋帽,美国市场对越南来说就是个金矿。
相比之下,跟中国合作虽然重要,但更多是在供应链和投资上,远没有美国市场那么直接的吸引力,更别提,越南还在南海问题上跟中国有分歧,选边的时候,自然更倾向于那个能给它更大安全感的玩家。

东盟那边,经济部长们也赶紧放话,说绝不跟美国硬碰硬,要“坦诚对话”,就连越南,这个刚刚跟中国签了战略合作声明的国家,也没犹豫,直接向美国示好。
这画面看着是有点刺眼,我们前脚还在跟各国呼吁合作,分享发展机会,后脚就发现,“战线”还没成型,就已经散了架,特朗普这一手,看似让步,实则精准地掐住了中国的节奏。

他用暂缓征税的甜头,把潜在的盟友一个个拉回了自己的轨道,表面上,美国的关税政策不得人心,但实际上,愿意跟中国站在一起的国家,却少得可怜。
但国际关系从来不是讲义气的地方,更多时候,它像是个算计来算计去的生意场,欧盟为什么这么快就跟美国谈和,因为美欧的关系根深蒂固。

从二战后到冷战结束,欧洲一直是美国的后院,北约、美元体系、跨大西洋贸易,这些纽带不是说断就能断的,2024年,欧盟对华投资总额虽然突破了2000亿美元,但跟美国的市场相比,还是小巫见大巫,冯德莱恩心里清楚,跟美国翻脸的代价,欧盟承担不起。
东盟的立场也好理解,过去十年,东盟国家一直在中国和美国之间玩平衡术,RCEP2022年正式生效后,中国成了东盟最大的贸易伙伴,2024年双边贸易额更是逼近1万亿美元。

但东盟的算盘打得精,中国是大市场,美国却是大靠山,美国的军事存在、美元的金融霸权,还有对东盟出口的巨大需求,这些都不是中国能立刻替代的。
所以当特朗普抛出“暂缓征税”的橄榄枝,东盟毫不犹豫地接住了,他们嘴上说“对话”,其实就是不想选边站,宁可两头不得罪。
而其他国家也是心怀鬼胎,他们本质上还是在乎自己的利益,印度想要超越中国,拿下“世界工厂”的位置,日本、韩国,甚至一些东南亚国家,都在中美博弈里看到了机会:美国要是把中国压住了,他们就能顺势接盘一部分市场、技术,甚至是地缘影响力。

其实这局面让人有点唏嘘,中国的经济体量、全球化的影响力摆在那,为啥拉盟友这么难,原因其实不复杂,国际舞台上,国家之间只有永远的利益,没有永远的朋友,想要在国际上站住脚,可以与别国合作,但归根结底还是靠自己,强大了才有说话的权利。
而美国虽然四处挥舞关税大棒,但它依然是全球经济的火车头,2024年,美元在国际结算中的占比仍然高达50%以上,美国的科技、金融、军事优势也不是短期能撼动的,其他国家就算对美国不满,也不敢轻易站到对立面,因为跟超级大国硬碰硬,风险太大。

更现实的一点是,很多国家把中美博弈当成了自己的机会,他们不希望美国彻底倒下,也不希望中国一家独大,欧盟想保住现有的国际秩序,日本想借机重振影响力,印度和越南则盯着中国的市场份额和地缘空间。
不过,事情也没那么简单,虽然盟友不好找,但这些国家也并不是对美国死心塌地,越南打算与中国进行军事活动,欧盟也打算对美国出击,对他们的科技巨头征税。
而且印度,日本和韩国等国家,在考虑事情的时候,必定会先考虑自己,考虑有没有利益,一旦向美国示弱无果,也有可能反水。

中国也不是只能被动挨打,这些年,中国的外交和经济布局一直在往前推,2023年,“一带一路”倡议覆盖了150多个国家,贸易和基建合作让中国在亚非拉的影响力稳稳上升。
2024年,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AIIB)的成员国增加到110个,成了全球多边金融的新支点,RCEP的红利也在持续释放,2024年中国对东盟的出口增长了12%,比对美出口的增速还高。
这些动作说明,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并不是孤军作战,而是用实际的合作在打开局面。

关税战只是博弈的一部分,特朗普的策略确实让中国短期内吃了点亏,但从长远看,中国的底气还在,2024年,中国的制造业增加值占全球的31%,新能源、人工智能、5G技术都走在了前列。
经济上,中国有足够的韧性去应对外部压力,外交上,中国也在用开放和合作换取更多的空间,就像过去几十年一样,挑战从来没少过,但中国总能找到自己的路。
这场博弈还没到下定论的时候,全球的棋局还在变,特朗普的关税牌能打多久,谁也说不准,各国现在忙着算自己的小账,但未来的风往哪吹,可能还得看中国怎么出招,国际关系这东西,从来都是冷暖自知,朋友少点没关系,关键是走得稳,走得远。

资料来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