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私兔”爆火背后:一场陪跑收费近万元,真能躺着赚钱?
杭州小伙朱晓龙刚刷完手机,满屏都是“私兔”的帖子。
他笑了笑,顺手点开一张香港马拉松的照片——那是去年他陪跑的场景。

30公里处,赛道突然出现两个陡坡。
身边的跑友喘着粗气,脚步越来越沉,嘴里念叨着“不行了”。
朱晓龙一秒没停,一边盯着配速表,一边扯着嗓子喊:“别低头! 调整呼吸! 你练了半年就为今天! ”
最后3公里,他几乎是用话“推”着对方冲过终点线。
跑友瘫在地上哭,他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心里却比自己破纪录还激动。
这就是“私兔”——马拉松赛道上的私人教练,最近被炒成“月入4万”的神仙职业。
但真相,可能比你想的刺激得多。
一、陪跑不是带路,是玩命
朱晓龙的背包里常年装着三样东西:能量胶、盐丸和急救证。
这个90后国家二级运动员,8年跑了58场全马,最快成绩2小时52分。
他说:“没‘破三’的本事,根本不敢接3小时目标的单子。 ”
去年上海马拉松,他接了个“VIP套餐”:赛前三个月定制训练计划,比赛日全程跟拍,完赛视频剪辑。
客户是个45岁的企业高管,目标冲进4小时。
开跑前一周,朱晓龙每天盯着对方吃早餐——两根香蕉、半片全麦面包,多一口都不行。
比赛当天,他像个人形挂件:腰包装着8根能量胶,左手握着两瓶运动饮料,右臂挂着GoPro。
跑到35公里,高管突然腿抽筋。
朱晓龙一秒没犹豫,掏出喷雾剂喷完肌肉,架着人走了200米。

最后2公里,他举拍视频,嘴里还在喊:“笑! 对镜头笑! 你老婆孩子看着呢! ”
这样的服务,报价8000元。
但客户不知道的是,朱晓龙为此提前三天飞到上海,把赛道坡度图背得滚瓜烂熟。
二、天价账单背后,是拿命换钱
打开社交平台,“私兔”广告明码标价:江浙沪赛事6000元起,白金标赛事1500美元。
但高价背后藏着魔鬼细节——去年带香港马拉松,朱晓龙报价近万元,光机票酒店就花了5000。
更扎心的是“职业周期”。
马拉松旺季只有春秋两季,三四月和十十一月能接三四单就算运气好。
2023年全国办了超1000场马拉松,但像北马、上马这种顶级赛事,中签率比抢演唱会门票还低。
朱晓龙的朋友圈里,兼职“私兔”的教练们最怕下雨——去年杭马突降暴雨,他带的客户因失温退赛,3000元定金直接退了一半。
“这行看着光鲜,其实是高危职业。 ”他说。
今年3月宁波马拉松,有“私兔”为抢时间抄近道,带着客户踩进绿化带,两人双双摔骨裂。
合肥马拉松更出现过“流氓兔”——没经过培训的陪跑员混进赛道,举着自制配速牌干扰其他选手。
三、买的不是服务,是安全感
35岁的叶文掏出1000元定金时,手都在抖。
这个设计公司的总监,全年无休加班,唯一愿望是跑进厦门马拉松4小时。

她说:“我不是偷懒,是真没时间试错。 ”
像她这样的客户正在变多。
2025年春季全国30万跑者涌向赛道,有人为商学院戈壁挑战赛特训,有人想刷PB(个人最佳)发朋友圈。
杭州某跑团统计,约15%会员买过陪跑服务,最贵一单花了1.2万——包含出国跑柏林马拉松的全程指导。
但安全感不便宜。
朱晓龙接过最棘手的单子,是个50岁的阿姨,目标只是“完赛”。
赛前体检时发现她心率异常,他硬着头皮劝退,结果被投诉“服务差”。 他立了新规矩:不接没体检报告的单,不接临时加价的急单。
四、行业潜规则:说话比跑步累
“做私兔最累的不是腿,是嘴。 ”朱晓龙说这话时,灌了半瓶润喉糖浆。
去年带无锡马拉松,客户是个首次跑全马的网红博主。
前半程博主对着镜头比心,后半程哭喊着要退赛。
朱晓龙全程开启“话痨模式”:从高考鸡汤讲到育儿心得,最后连自家猫绝育的故事都掏出来了。
更离谱的遭遇在郑州马拉松。
客户跑到25公里突然emo(情绪低落),非要听他唱《孤勇者》。
吗? 战啊! ”沙哑的吼声惊得路人侧目,但配速表显示:每公里误差没超过3秒。
这些奇葩经历被写进他的工作日志。
8年陪跑20多人,有人完赛就拉黑他,也有人每年生日准时寄来跑鞋。

最暖心的客户是个单亲妈妈,冲线后抱着他哭:“十年了,我终于证明自己不是废柴。 ”
五、暴富神话? 醒醒吧
看着“月入4万”的热搜,朱晓龙直接笑场。
他亮出手机账单:今年三月接了两单,毛收入1.3万,扣掉机票酒店只剩6000。
这行真正的“顶流”是退役运动员——有人专门带企业家跑波马,6天行程收费5万。
但普通人想入行? 难如登天。
国家二级运动员证是门槛,还得自费考急救证、买高额保险。
杭州某体育公司招聘显示:全职“私兔”每月基础工资5000,接单另算提成。
更残酷的是淘汰率。
朱晓龙认识的小年轻,有人为接单狂刷PB(个人最佳),结果半月板跑废了。
“这行吃的不是青春饭,是经验饭。 ”他说。
现在他带徒弟时总念叨:“记住,客户摔了你要当肉垫,中暑了你要会抬担架——我们是教练,更是保镖。 ”
翻完朱晓龙的朋友圈,最新动态是今早5点的西湖晨跑。
配文写着:“第四年陪老张冲上马,他说这次再不过就回家继承工厂。 ”
评论区有人问:“这么拼图啥? ”
他回了三个笑哭的表情:“可能图冲线时,有人喊我一声大哥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