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事简直离谱到家了!美国这边和我国打关税战,而另一边,美国竟然又想出了损招,拿出了一张已经泛黄甚至稍微一碰就直掉渣的欠条,扬言若中国不偿还百年前的债务,美国也将不承认欠华8600亿美元
一张泛黄的"大清欠条",竟成了美国议员勒索中国的道具?这出跨越世纪的荒诞剧,把全球金融市场变成了黑色幽默剧场。2025年3月20日,美国媒体《国会山》扔出了一篇让人瞠目结舌的文章,说如果中国不还清百年前的旧债,美国就打算不认现在欠中国的8600亿美元。

表面上看,美国是想翻旧账给中国施压,但这事儿真要细究起来,里面门道可不少。
为啥会扯到清朝的债?因为19世纪到20世纪初,清朝政府在外国列强的枪炮下被迫签了一堆不平等条约,欠了一屁股债。后来新中国成立了,直接把这些债给废了,理由是这些都是不公平条件下搞出来的“恶债”,没道理还。

而美国现在真的是越来越嚣张了,他现在不仅没有偿还中国的美债,而且还宣称我们倒欠美国 1.6 万亿,本来是美国欠我们 8600 亿,现在特朗普上台以后,已经准备彻底跟我们翻脸了。
历史上的大动静有时会让人忽略眼前的烦恼。最近,美国媒体老是说中国还欠着清朝的钱,这与其说是真的关心过去的事,不如说是他们现在遇到了麻烦。把一百多年前的旧账和现在的金融较量扯在一起,这出戏的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目的呢?

他们想借这个由头在经济上占便宜,或者以此来给中国施加压力。也可能是想转移国内对自身经济问题的注意力。
19世纪后半叶,西方国家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强行打开了清朝封闭的大门。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清政府接连战败,被迫签署了一系列不公平的条约,赔偿了巨额的款项。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南京条约》要求清政府赔偿高达2100万银元,并且割让了香港岛给英国。巨额赔款给当时的清政府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压力。这笔巨额赔款对于当时财政极其困难的清政府来说,简直是雪上加霜。要知道,清政府一年的收入才四千多万两白银,这笔赔款无疑是天文数字。
为了凑齐这笔钱,清政府不得不走上借钱的道路,开始向外国银行大量借款。这种拆东墙补西墙的做法,就像滚雪球一样,让清政府陷入了越借越多的困境,彻底走进了恶性循环。1856年到1860年,英法联军再次发动战争,逼迫清朝政府签订了《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导致赔款金额进一步增加。英国和法国各自索要800万两白银,沙俄也趁机侵占了中国东北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

为了偿还巨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继续借钱,欠下了越来越多的债务。1894年甲午战争的失败更是让情况变得更糟,《马关条约》规定的2.3亿两白银赔款几乎耗尽了清政府的全部家底。为了凑齐这笔巨款,清政府不得不向英德银行贷款1.6亿两白银,年利率高达4.5%,还款期限长达36年,经济负担十分沉重。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后,清政府被迫签订《辛丑条约》,国势衰败至极。《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需赔偿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总额近10亿两,分39年偿还,年利率为4%。为了支付这笔巨额赔款,清政府不得不再次向外国银行借钱,这无疑是雪上加霜。比如,1905年清政府就向英国汇丰银行借了500万英镑,年利率高达5%。

这些借款进一步加剧了清政府的财政危机,也让中国背上了沉重的债务负担。除了支付战争赔款,清政府还通过发行债券来筹集资金,用于铁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其中一个例子是1911年,为了修建湖广铁路,清政府向英、法、德、美四国组成的银行团借了600万英镑,约定年利率为5%。
这种名为“湖广铁路债券”的借款,如今却被一些美国人当成“证据”,他们以此为理由要求中国偿还所谓的“历史债务”。这项举动引发了人们对历史债务问题的关注。然而,这些债券的背后,是列强的巧取豪夺,是清政府的无奈妥协。

1911年清朝灭亡,民国政府接手了一些债务,但并未全部还清。1949年新中国成立,毛泽东主席宣布废除所有不平等条约,不再偿还这些“恶债”。这符合国际法中“恶债不偿”的原则,也纠正了历史错误,表明新中国不承认之前的不合理条约和债务。
这是合理且必要的行动,体现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立场,维护了国家利益和人民的尊严。1950年,中国和苏联签订了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并且成功收回了旅顺和大连的主权,这都充分体现了主权原则的重要性。

更进一步地说,1982年美国法院审理的“湖广铁路债券案”也印证了这个原则,法院判决清朝欠下的那些债务属于“恶债”,也就是不合理的债务,因此新中国没有义务替它偿还。
但是现在美国媒体现在重新翻出清朝债务来说事,背后的原因其实很简单:美国自己的经济遇到大麻烦了。美国欠了一大笔钱,而且要付的利息越来越多,压力很大。

具体来说,到2024年10月,美国总共欠了超过36万亿美元,这个数字相当于美国一年生产总值的138%,每年光利息就要花掉1万多亿美元。
更重要的是,现在越来越多的国家不用美元结算了,大家都开始减少购买美国国债,想把外汇储备分散投资到别的地方。中国是持有美国国债的大户,中国减少购买美债,对美国影响很大。

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中国持有的美国国债降至7590亿美元,与历史最高点1.3万亿美元相比,下降幅度接近一半。面对这种情况,美国一些媒体和政治人物又开始老调重弹,炒作清朝时期的债务问题,意图以此转移国内民众的不满,减轻自身的债务负担。
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来阻止中国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维持美元的霸权地位。这反映出美国对自身经济状况的担忧以及对中国经济崛起的警惕。他们声称使用“百年复利”计算,把当初几百万英镑的欠款,算成现在高达1.6万亿美元,实在离谱。

这种算法既不符合基本的金融原理,也找不到任何国际法支持,根本站不住脚。他们这样做的目的很明显,就是想制造混乱,让大家产生误解,把自己的经济问题推到中国头上。这纯粹是转移视线,不解决实际问题。
美国有时会不讲道理,但很多国家并没有跟从。国际法专家的普遍观点是,清朝欠下的债务是不合理的,新中国没有义务偿还。联合国国际法委员会很早就明确表示,一个拥有主权的国家可以不偿还那些不公平的旧账。这意味着在国际法的框架下,新中国有充分的理由拒绝承担清朝遗留的“恶债”。

就好比美国自己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后,战胜的联邦政府明确表示,不会承担南方邦联欠下的债务。这意味着南方邦联的债务就此作废,不再由联邦政府负责偿还,这是一个历史上政府不承认前政权债务的例子,为大家所熟知。我们可以把它当作一个参考。
金融分析师认为,美国的举动实际上是为了减轻自身的债务负担,同时也想遏制全球范围内减少使用美元的趋势。近年来,中国持续增加黄金储备,同时减少外汇储备中美元资产的占比,这些做法都显示出中国降低对美元依赖的决心。

可以说,中国正在采取措施,逐步减少美元在其经济中的作用。欧洲和日本等国家小心翼翼地观察着美国,尽量避免卷入美国和中国的冲突。俄罗斯则很高兴看到美国遇到的麻烦,并且积极地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许多发展中国家都在观望,他们不太赞同美国总是翻过去的旧账。这些国家可能认为,解决当前的问题比追究过往的责任更为重要。中国坚定地保护自身利益,坚持不偿还过去的那些不公平债务,并且大力推动人民币成为国际通用的货币。

2024年,人民币跨境支付系统(CIPS)交易额非常庞大,达到175万亿元,已经覆盖全球180个国家和地区,这对目前美元的主导地位构成了不小影响。
信息来源
